韓 勇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淺析獨立院校廣告學專業課程設置的布局方略
——以武漢傳媒學院為例
韓 勇
(武漢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獨立院校的廣告學專業正面臨兄弟院校類似專業的激烈競爭和市場人才需求的急劇變化,在夾縫中艱難前行。廣告學專業課程的科學設置也成了這場競爭中關鍵的一環,武漢傳媒學院廣告學專業課程設置以市場為核心,走出了一條“模塊化科學設置,階梯式循序漸進”的良好生態布局之路。
模塊化;階梯式;生態布局
2016年3月,武漢傳媒學院啟動新一輪的人才培養方案制(修)定工作。我校廣告教研室高度重視本專業的方案制(修)定工作,深入研究本專業的市場行情,深入業界調研,分析比較高校相似專業的課程設置,最后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課程設置模式。
我們將本專業課程進行模塊化打包設計,每個學期細分為3個模塊,分別為學期課題、核心課程+技能課程+支撐課程、集中實踐。
我們具體將每學期的課題作為第一個模塊,課程設置為第二個模塊,集中實踐為第三個模塊,而在具體的課程設置這一塊又細分為三個模塊建構,分別為核心課程設置、技術課程和支撐課程。
以第四學期的課程設置為例,第一模塊學期課題任務為制作影視廣告;第二模塊核心課程為《影視廣告藝術》,技能課程為《電視攝像技術》《非線性編輯技術》和《動畫設計與制作》;第三模塊集中實踐為到影視廣告公司相關專業實習2周。
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以學期課題任務為核心來設置課程,集中實踐來服務課程設置這樣一個封閉的內循環,構成整個課程科學設置的強大內核。同時,我們也將8個學期的課程打包為8個模塊來精心策劃,科學設置。
8個學期的模塊化課程設置,我們遵循的是循序漸進的布局方略,如:第一學期,學科認知;第二學期,創意策劃;第三學期,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第四學期,影視廣告設計與制作;第五學期,網絡廣告設計與制作;第六學期,技能綜合能力;第七學期,廣告公司運營能力;第八學期,專業綜合能力。
因為很多學生填報志愿的時候是盲目的,只是覺得這個專業自己感興趣,但是對于這個專業到底會學一些什么課程,今后自己可以從事什么工作,學生還不是很清楚,所以第一學期我們主要是讓學生盡快熟悉本專業。從第二學期至第五學期,就著重開始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按照創意策劃、平面廣告、影視廣告和網絡廣告這樣一個由淺入深的程序設置。到了第六學期主要是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做一個小結,進行專業匯報。第七學期學生即將走入社會,所以我們安排的課程是一些與廣告公司運營能力相關的課程。第八學期就是對于學生大學四年綜合能力的一個檢驗——畢業創作。
這樣漸進式的課程設置,符合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律,也符合學科的設置規律。這樣學生從初入校園的懵懂無知到最后帶著滿滿的行囊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就完成了一個完美的華麗轉身。
我們極力構建一個以市場為核心的內循環和外循環相融合的、良好的課程生態布局系統。
內循環:指的是每學期課程的設置,三位一體,自成體系。每學期的課題任務為學期的中心任務,所有的教學活動和課外活動都是為其服務的。圍繞學期課題任務,我們的課程設置又分為三塊:核心課程、技能課程和支撐課程。而課程的具體實踐,我們有設置相應的集中實踐活動來檢驗。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有機的互為支撐的體系。
每學期課程體系的構建還體現在打通了學科之間的壁壘上,為了完成學期的課題任務,我們課程的設置有先上和后上之分。那么從第一門課開始,專業老師就要將學期課題任務告訴學生,并明確本專業課程要完成學期課題任務的哪一部分,后上的專業課程教師同樣也要明確本專業課程要完成學期課題任務的哪一部分。這樣在學期所有課程完成的時候,學生的學期課題任務也就完成了,也就實現了專業課之間的有機聯系和互動,打破了以前學科之間的壁壘,有效地杜絕了不同學科有時會出現交叉重復的弊端。
外循環:一是指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按照本專業培養新媒體廣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目標,我們將學生能力培養模塊分為8個學期且各有側重。從入學的對本學科的學科能力的認知,一直到第八學期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構成了一個循序漸進、有機的外循環系統。二是指集中實踐環節的設計也自成體系。關于集中實踐環節的設計我們遵循的是“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的這樣一個規律。如:一學期,了解市場社會調查;第二學期,認知職業成立廣告模擬公司;第三學期,專業實習平面廣告公司;第四學期,社會調查和影視廣告公司專業實習;第五學期,則是社會調查和新媒體公司專業實習;第六學期,專業實習;第七學期,就是檢驗的時候,畢業實習走向市場。
由上可以看出,我們專業的實踐能力課程的設置,一直是圍繞市場做文章,從第一學期的了解市場一直到第七學期的走向市場,以及模擬廣告公司的設立都是如此。模擬廣告公司這一實踐環節貫穿學生在校學習的始終,我們實行“專業教師+班主任+輔導員+行業人士+高年級學生”五位一體立體運營的模式。高年級學生是主力軍,負責帶動低年級學生參與運作,輔導員參與,專業教師和班主任為專業指導,行業人士講座的形式運行。
內外循環融合的生態布局:每學期課程的設置構成一個內循環,而四年八學期整個課程的設置又構成了一個外循環,這樣內外循環一體統一在以市場為核心的架構下,形成了一個內外結合的良好的專業課程設置的生態布局。
[1] 薛雙芬.教育理論研究[J].地方高校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2012(06):110-111.
[2] 陳曉潔,劉冬濤.高校廣告專業基于廣告大賽平臺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5(6):24-29.
F713.80
A
1674-8883(2016)22-0286-01
韓勇,男,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華中師范大學傳播學專業,任教于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長期從事《網絡傳播學》《媒介融合》等課程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