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跨國文化傳播與節日傳統的傳承:中緬瑞麗邊境胞波狂歡節的案例研究

2016-02-29 15:55:32巴勝超杜迪馬媛媛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1期

巴勝超+杜迪+馬媛媛

摘要:中緬胞波狂歡節,作為一個新近誕生的“傳統節日”,走過了“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經濟、文化搭臺,文化唱戲”——“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搭臺與唱戲”模式的轉換過程。中緬胞波狂歡節的年度實踐,以“和平、發展、吉祥、共歡”的節日主題,儀式性地維護著中緬邦交的期待與愿景,對于緩解中緬局部邊境問題具有緩解、按摩作用。如何平衡“文化搭臺”(文化交流)和“經濟唱戲”(產業表演)的重心,讓節日回歸中緬民眾狂歡、交流的初心,成為當地節日組織者亟待面對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胞波狂歡節;跨國傳播;文化傳承;田野細節;演變

中圖分類號:G12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1-1254(2016)01-0093-08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Study of BAOBO

Carnival in SinoMyanmar Ruili Border

BA Shengchao, DU Di, MA Yuanyuan

(Faculty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

Abstract:BAOBO Carnival in SinoMyanmar Ruili border, as a newlyborn festival, has experienced a threeevolutional process from ‘governanceaided culture as the main content through ‘economyandcultureled culture as the main content to ‘culturedominated economy as the main content. The theme of BAOBO Carnival is “peace, development, auspiciousness and happiness” with the ceremonial and ritual function to maintain the anticipation of the SinoMyanmar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o alleviate the SinoMyanmar local border issues with easing and lubricating effect. The cardinal issue confronted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how to balance between the “culture as a stag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conomy playing" (industrial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bring the BAOBO Carnival back to its original purpose and aspiration of hilarit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s:BAOBO Carnival;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cultural heritage; field work details; evolution

一、中緬胞波狂歡節的由來

“胞波”一詞出自緬語音譯,意為“同胞兄弟”。相傳[1]在很久以前,太陽神的后裔與龍公主相愛,后來龍公主生下了三個龍蛋,一個順江而流,漂到了中國,一位美麗的少女破殼而出,成為了中國的皇后;一個觸地而裂,變成了五彩斑斕的寶石,于是緬甸就有了寶石之國的美譽;還有一個被緬甸一位正在挑水的老人拾起,孵化出來了一個男孩,男孩長大后成為了緬甸蒲甘王朝的始祖。此后,蒲甘王朝的始祖特授中國皇后之子(即其外甥)為“烏底巴”(緬語,“同胞所生”),這就從傳說的角度解釋了為什么緬甸人民稱中國人民為“苗瑞”(緬語,親戚之意)。

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國和緬甸就經常使用“胞波情誼”來形容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胞波”一詞的廣泛使用是在1960年之后。在此之前,中緬邊民共舉辦過兩次大聯歡,一次是1956年1月,緬甸政府在克欽邦雷擊舉辦了緬中邊民大聯歡;另一次是同年的12月16日,周恩來總理同緬甸的時任總理吳巴瑞共同出席了在云南德宏州芒市舉辦的有15000人參加的中緬邊境人民聯歡大會,這可算是中緬歷史上最早的“胞波節”。

隨后,1960年在解決了中緬歷史遺留下來的邊境問題后,“中緬友好年”被記入史冊,兩國的領導人和媒體方面開始頻繁地使用“胞波”來強調兩國如“親戚”般的關系。1960年國慶,緬甸總理吳文瑞率領由文化、電影、藝術代表團組成的400多緬甸文化界人士,參加北京舉辦的“緬甸文化周”;1961年1月緬甸獨立節間,周恩來總理也攜中方530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在仰光舉行的“中國電影周”。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舉辦的是“緬甸文化周”,仰光舉辦的是“中國電影周”,分別在各自國家舉辦以他國文化為內容的活動,更顯兩國水乳交融的情誼和長存胞波之情的誠意。

其實,將兩國關系闡述為“親戚”關系最直接的證據是跨境民族的文化認同。以中緬瑞麗邊境的傣族為例,緬甸居民稱瑞麗的傣族為“中國撣族”,瑞麗居民稱緬甸撣族為“緬甸傣族”。在沒有明確的國界劃分之前,“傣族”和“撣族”生活在同一族群之中,語言互通,習性相似,且可以通婚。1953年在緬甸的華人約有35萬,其中大概40%是中緬混血,但這一比例往往是被低估的[2]。因為即使是現在,依然有很多瑞麗邊民通過多種渠道去買緬甸身份,變成傈僳族,并在緬甸娶妻生子。因此,用“胞波”一詞來形容中緬瑞麗邊境親戚般的關系,是建立在真正的“血緣認同”關系之上的。

1998年,瑞麗市爭創優秀旅游城市,為了配合昆明世博會的舉辦,云南省旅游局策劃了“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旅游局前局長提出了“中緬狂歡胞波節”的創意和具體方案,作為昆明世博會的分會場和主要活動內容之一。從2000年開始,在中緬“四城一區”(中國瑞麗、畹町經濟開發區及緬甸的木姐市、南坎市和九谷市)聯合舉辦“中緬胞波狂歡節”。第一屆中緬胞波狂歡節于2000年4月15日至18日在瑞麗市的東南亞南亞風情園舉辦,由瑞麗市政府主辦,緬甸木姐地區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協辦。中緬雙方對節日最開始的設想是:在中國瑞麗舉辦一年,在緬甸木姐舉辦一年。但是,由于緬甸木姐地區的實際經濟情況、人力物力并不能夠支撐辦節的需求,2001年至2015年的“中緬胞波狂歡節”一直都由瑞麗承辦。

在當地政府的宣傳中,“胞波節”是有檔次、有創意、有組織、有規模、有效應、有影響的節日,它是由中緬雙方組織進行的跨國辦節的嘗試。“這樣高規格、上檔次的節日,在德宏州瑞麗市的辦節史上尚屬首次,是一次跨國辦節的創舉和嘗試。”首屆“中緬胞波狂歡節”舉辦了中緬民族風情巡游、中緬瑞麗江小姐評選賽、中緬民族服飾比賽、中緬民族體育競技賽等中緬狂歡活動。后來,為了吸引更多的中緬游客和商人,發展中緬瑞麗木姐地區的旅游業和邊境貿易,中緬胞波狂歡節的節事對象逐漸鎖定“普通游客”和“商人游客”,加入了很多經貿事項,以節事活動拉動旅游業、商貿活動的發展。

在以下各節中,筆者將檢視圍繞“中緬胞波狂歡節”的中緬跨國節日交流中政治、經濟、文化的信息傳播。這些信息包括中緬胞波狂歡節由最初的民眾文化狂歡逐漸被政府間的經濟貿易訴求占據的過程,年度節日重復并轉換著“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模式;也包括“中緬胞波狂歡節”這個被新近誕生的節日逐漸變成中緬瑞麗邊境的“節日傳統”的敘事。在跨國文化傳播的脈絡下分析這些信息,將有助于了解在“中緬胞波狂歡節”背景下中緬邊境的社會動態。

二、中緬胞波狂歡節中的“文化搭臺”與“經濟唱戲”

在我國各少數民族地區舉辦的民俗節慶、文化論壇、祭拜典禮及各種標榜“民族特色”的活動中,“民族文化資本化”論題[3]在實踐中運用最多的一句宣傳口號便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以某族的某種民俗節慶為由頭,在民族歌舞展示中招商引資,成為少數民族地區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工具。在此理念的副作用下,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一度成為商品經濟的附屬品,而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內容,在一陣熱鬧之后便被擱置。在中國政府對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文化復興政策引導下,為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的共贏,又有了“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的模式。

梳理2000年至2015年共15屆“中緬胞波狂歡節”,中緬民族文化在胞波節上的亮相,是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方式呈現的。歷屆“中緬胞波狂歡節”緊扣“和平、發展、吉祥、共歡”的主題,尊重中緬兩國文化和信仰,突出和諧共歡的民族風情,也逐漸凸顯出“經濟唱戲”的經濟述求。

在15屆“中緬胞波狂歡節”的“文化搭臺”活動內容中,中緬民族風情展演開幕式、中緬牛車彩車選美評選、中緬民族體育競技活動、中緬胞波節大型文藝表演晚會、民族服飾評選賽、“瑞麗江小姐”評選賽、中緬歌手“歌唱瑞麗江”比賽是歷屆“中緬胞波狂歡節”的常設內容。在15屆胞波節的歷史演繹中,還有一些文化元素也會成為胞波節搭臺的內容,如中緬四城一區潑水狂歡、民族焰火(傣族燒白柴)、佛爺摸頂祝福、水燈祝福、景頗族目腦縱歌等活動。將中緬瑞麗、木姐邊境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節日、歌舞、服飾、民俗、宗教信仰等文化元素以比賽、展演、體驗的形式呈現在胞波節的節期中,是胞波節“文化搭臺”的基本邏輯。

2000年,首屆中緬胞波狂歡節和2001年德宏瑞麗第二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文化所搭建的舞臺上,其主角仍是文化,因為這兩屆胞波節的節日內容,主要還是圍繞著中緬瑞麗、木姐邊境民眾的狂歡和娛樂進行的。

2000年,首屆中緬胞波狂歡節的活動內容有:中緬胞波節彩車巡游、緬甸民族風情巡游、緬甸大象巡游表演、瑞麗佛教祝賀隊(含小沙彌隊)、民族表演場中緬歌舞演出、中緬(牛車)選美彩車隊、人象拔河比賽表演、首屆胞波節牛車賽跑表演、瑞麗江上竹筏比賽、首屆胞波節抵棍比賽、首屆胞波節瑞麗江小姐比賽、首屆胞波節傣族刀術比賽。

2001年,德宏瑞麗第二屆中緬胞波狂歡節的活動內容有:中緬胞波節彩車巡游、瑞麗江邊廣場民族歌舞表演、中緬(牛車)選美彩車隊巡游及評選、著名作曲家楊非歌曲集瑞麗首發儀式、齊跳嘎光舞、瑞麗江上賽竹筏競賽、瑞麗第二屆中緬胞波節“歌唱瑞麗江”評選賽、瑞麗第二屆中緬胞波節“民族服飾”評選賽、民間娛樂活動斗雞和民俗藝術表演——葫蘆絲之戀。節日晚會上還舉行了傣族燒白柴、佛爺摸頂祝福、水燈祈福活動。

中緬胞波狂歡節在2002年停辦了一年,2003年第三屆中緬胞波狂歡節上,開始出現了“經濟唱戲”的表征。牛車巡游、民族服飾評選和“瑞麗江小姐”評選均以“冠名”的方式出現。例如:第三屆中緬胞波狂歡節(金融杯)牛車巡游、評選;第三屆中緬胞波狂歡節(通訊杯)“民族服飾”評選賽;第三屆中緬胞波狂歡節(保險杯)“瑞麗江小姐”評選賽。“冠名”,既是政府吸納社會資本舉行節日的做法,也從側面顯現了經濟資本開始介入胞波節的信號。以“民族服飾”評選賽為例,2008年第八屆胞波節民族服飾評選賽揭曉的新聞通稿[12]顯示了“服飾文化”上演背后的“經濟支持”邏輯:

第八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民族服飾評選賽于4號上午在瑞麗江廣場舉行。中方瑞麗華文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選送的26號作品《一縷陽光》(模特黃楠)、緬方緬甸設計師坎九選送的23號作品《景頗族山浪支系》(模特瑪坎久)服飾奪得一等獎;獲得二等獎的是瑞麗金星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選送的9號作品《阿昌盛裝》(模特宋丹丹)和德宏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瑞麗分公司選送的29號作品《綠韻》(模特梁倩);三等獎是丹摩錛民族工作坊設計制作的5號作品《太陽之女》(模特何木蘭)和14 號作品《目瑙縱歌》(模特陳超)、姐告德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選送的21號作品《景頗裝》(模特張玉珊);另外5號作品還獲得了最佳創意獎。

從新聞稿的敘述中可以看到,“絢麗多彩的中緬民族服飾”之所以能在胞波節的舞臺上年度上演,以“地產開發公司”為名的經濟支持是“民族服飾”文化在胞波節上演的幕后力量。在2008年之前,胞波節“搭臺與唱戲”的模式還是“經濟搭臺,文化唱戲”,但當2009年胞波節的冠名從“德宏瑞麗第×屆中緬胞波狂歡節”升格為“中國瑞麗第×屆中緬胞波狂歡節”后,“文化唱戲”的主角地位,逐漸讓位于“經濟唱戲”。“中國瑞麗第九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二屆珠寶文化節冠華珠寶公主暨民族服飾大賽”,這是2009年胞波節活動之一的冠名方式,曾經獨立進行的“民族服飾大賽”,開始被“珠寶文化節”“冠華珠寶公主”等經濟活動所擠壓。列舉2009年至2012年的“民族服飾”評選賽冠名方式,能直觀看到這種轉變:2009年,中國瑞麗第九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二屆珠寶文化節冠華珠寶公主暨民族服飾大賽;2010年,第十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三屆珠寶文化節“滇安佳苑”杯民族服飾大賽;2011年,中國瑞麗第十一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四屆珠寶文化節“金星杯”民族服飾大賽;2012年,中國瑞麗第十二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五屆國際珠寶文化節“潮都國際杯”“霓裳羽衣 多彩瑞麗”民族服飾大賽。

從2008年開始,中緬胞波狂歡節開始和珠寶文化節、紅木文化節、神工獎玉雕大賽作品展等瑞麗年度節慶合并,珠寶、紅木企業開始大規模贊助和冠名中緬胞波狂歡節,其節事活動也開始圍繞著珠寶、紅木和其它商品的展銷進行。中緬胞波狂歡節,開始逐漸由民眾的文化狂歡變為商家的銷售節日。因為“節儉辦節”的政策導向,瑞麗市政府也將胞波節的主要內容交由商家來完成。在諸多珠寶玉石、紅木商家逐利興市的利益述求中,中緬胞波狂歡節徹底變成了“中緬珠寶紅木商家”的節日。比如,2010年開始,中緬胞波節的經典項目“瑞麗江小姐”評選賽,更名為“珠寶公主比賽”和“珠寶小姐走秀”;瑞麗賭石城開業剪彩(中國賭石文化第一城)、南亞紅木家具博覽中心竣工慶典暨展銷會、瑞麗市重大招商項目投資開發建設簽約儀式、中緬胞波狂歡節紅木精品展、神工獎玉雕大賽作品展、“神工獎”紅木家具根雕大賽、瑞麗海外旅游大廈開業、德宏州政府與外商僑界座談會、珠寶慈善義拍暨走秀活動等“經濟唱主角戲”的節日內容,成為中緬胞波狂歡節的重頭戲。

中緬邊境的瑞麗市,在德宏州珠寶玉石文化產業規劃中以“東方珠寶城”著稱。截至目前[4],瑞麗大大小小的珠寶專業市場有18個,從事珠寶玉石產業的企業和個體商戶約有6000余戶,從業人員7萬余人。2013年,瑞麗以珠寶產業為主的文化產業增加值達4.6億元,占全市GDP比重的9.76%。目前,我國70%到80%左右的玉石毛料進口都經過瑞麗口岸;同時,瑞麗還是全國最大的翡翠戒面批發市場。珠寶從業人員和經濟體量規模的客觀現實,使瑞麗獲得了“玉出云南,玉從瑞麗”的美譽,而中緬“胞波狂歡”也逐漸變成了“玉商狂歡”。2015年,中緬胞波狂歡節的節日活動中,官方政府領導出席的與玉有關的活動就有:中緬國際珠寶文化節開幕式暨“神工獎”頒獎典禮、中緬國際珠寶展及寶玉石“神工獎”雕刻大賽獲獎作品展、緬甸翡翠玉石毛料二次公盤。

檢視15屆中緬胞波狂歡節,走過了“政府搭臺,文化唱戲”——“經濟、文化搭臺,文化唱戲”——“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搭臺與唱戲”模式的轉換過程。“搭臺與唱戲”模式,直接將少數民族文化、經濟產業拖入“表演”范疇。在傳統的認知譜系中,“表演”更多地用來表征戲劇、歌舞、影視、雜技、曲藝、時裝等藝術形式中專業演員所呈現的舞臺演繹。如今,表演已經從專業的審美藝術表演,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文化遺產的傳播、傳承展開的文化遺產的博物館展示、旅游展演、傳媒展播等文化事項,均可從“文化遺產表演”的角度對其進行認知[5]。中緬胞波狂歡節“搭臺與唱戲”模式中“文化”與“經濟”的力量博弈,呈現出“文化表演”逐漸讓位于“產業表演”的消長過程。

2015年,筆者調研胞波節期間,參與的民眾普遍反映“今年胞波節不好玩”“人氣不旺”,能直接體現中緬民眾文化交流的“中緬民族體育錦標賽(藤球、扭棍、頂杠)”,因為天氣較熱,臨時轉換比賽場地,觀者寥寥;“中緬牛車彩車評選活動”,也因為“彩車美女”出席了其他活動,僅僅由主持人在另一個歌舞比賽的晚會間隙,宣讀了獲獎名單,并沒有正式的評選流程。與中緬國際珠寶展、中緬國際珠寶文化節的熱鬧(政府領導出席并講話、媒體記者到場采訪記錄)相比,能直接體現中緬民眾文化交流的節日內容卻被冷落了。中緬胞波狂歡節如何平衡“文化搭臺”(文化交流)和“經濟唱戲”(產業表演)的重心,讓節日回歸中緬民眾狂歡、交流的初心,成為當地節日組織者亟待面對的實際問題。

三、中緬胞波狂觀節中的傳統傳承與胞波狂歡

那些表面看來或者聲稱是古老的“傳統”,其起源的時間往往是相當晚近的,而且有時是被發明出來的。“被發明的傳統”這一說法,是在一種寬泛但又并非模糊不清的意義上被使用的。它既包含那些確實被發明、建構和正式確立的“傳統”,也包括那些在某一短暫的、可確定年代的時期中(可能只有幾年)以一種難以辨認的方式出現和迅速確立的“傳統”。如今,每年的“十一”黃金周,瑞麗市都會舉辦傳統的“中緬胞波狂歡節”。

“中緬胞波狂歡節”,已經形成一整套由政府、商家和民眾所接受的實踐活動。以2012年中國·瑞麗第十二屆中緬胞波狂歡節暨第五屆國際珠寶文化節為例,其實踐活動的敘事由以下內容所組成:

主題和平、發展、吉祥、共歡

序幕以10月1日文藝晚會暨珠寶公主選美大賽拉開兩節序幕。

高潮10月2日上午的開幕儀式暨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把兩節活動推向高潮。

亮點1.65輛牛車載美女爭奇斗艷競頭彩。2012年的牛車選美與往屆不同的是,中緬各方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報名參賽隊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了65輛。

2.中緬風情巡游融入時代主題。最能展現中緬兩國民族風情的狂歡大巡游,無論是主題內容還是參演規模都較以往有所突破。2012年的巡游表演還融入了瑞麗各族群眾全力建設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的主題思想。

3.“珠寶公主”選美、民族服飾大賽各放異彩。2012年中緬雙方共有30多名佳麗報名參加“珠寶公主”選美大賽。其中:有11名為緬甸佳麗;有51件中緬民族服飾作品參與“霓裳羽衣”民族服飾大賽的評選,緬方有11件作品參與大賽獎項的角逐。

4.百名玉雕師同臺競技,163件玉雕作品角逐大獎。2012年“兩節”期間舉辦了瑞麗第六屆“神工獎”玉雕大賽暨“天工獎”瑞麗賽區預選賽。“天工獎”首次在瑞麗開設預選賽區,參賽作品較往年相比呈現出在傳統“福祿壽喜”的基礎上,結合了現代元素和邊境民族文化元素。

5.對外交往空間不斷擴大。兩節期間,瑞麗除了與緬甸木姐和重慶市忠縣建立友好城市外,還舉行了中緬政界、商界、僑界會談,加強對外溝通交流。

其他活動中緬藤球比賽、中緬高爾夫球友誼賽、中緬搶柚子大賽、中緬民間美術作品交流展等活動在胞波節期間悉數上演。.

從2009年至今,中緬胞波狂歡節的內容敘事大都參照以上列表的內容進行,最能體現胞波節形式化和儀式性過程的內容,無疑是“開幕儀式暨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以下是筆者對2015年中緬胞波狂歡節開幕儀式和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的進程記錄:

整個開幕式可分為五個部分:第一,舉行中緬兩國升旗儀式;第二,中方領導致辭;第三,緬方領導致辭;第四,中方領導宣布開幕;第五,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牛車、彩車和祝賀方隊巡游。

胞波狂歡節的真正看點是巡游的方隊和牛車美女。其中牛車彩車方塊隊巡游,又分為三個篇章:

第一篇章——共飲一江水。依次出場的方隊是中緬胞波共狂歡方隊,铓養狂歡方隊,緬甸民族風情狂歡方隊。第一篇章是緊扣節日主題的出場模式。當第一方隊出現時,主持人的解說詞中總有一句“每當我們舉起‘開發、開放、吉祥、共歡的旗幟,一年一度的胞波狂歡盛宴就如約而至了”,正好將胞波節的活動主題明確表達出來。

第二篇章——攜手共發展。參與的方隊有:佛教方塊隊;小和尚出家方隊;傣族吉祥物方隊;花傘、趕擺小卜少狂歡方隊;傣族托盤,水罐小卜少狂歡方隊;傣族花環舞狂歡方隊;傣族孔雀舞狂歡方隊;傣族象腳鼓狂歡方隊;景頗族風情狂歡方隊;德昂族水鼓傳情狂歡方隊;傈僳族風情狂歡方隊;阿昌族風情狂歡方隊。第二篇章可以算是“胞波節”開幕式的一個高潮,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方隊依次進場表演,對于觀演者來說是一波接一波的視覺盛宴。

第三篇章——中緬胞波共和諧。第三篇章宣示的是胞波節的主旨,同時,有大多數民眾最為關心的“牛車美女”的評選。巡演方隊有:管弦樂狂歡方隊;中緬體育狂歡方隊;太極方隊;豐收狂歡方隊;青春年華狂歡方隊;青少年哈哈狂歡方隊;惠滇金融狂歡方隊;財富新航線——云南集團狂歡方隊;中緬牛車、彩車狂歡方隊(約有70輛)。作為開幕式的結尾,這樣的表演略顯倉促,尤其是當青少年哈哈狂歡方隊出場時,各種cosplay的造型讓人一頭霧水,事后細想他們可能想要表現的主題是邊境少年與大城市的少年并沒有很大的差異,同樣也是很新潮的。

“被發明的”傳統之獨特性在于它們與過去的這種連續性大多是人為的。總之,它們采取參照舊形勢的方式來回應新形勢,或是通過近乎強制性的重復來建立它們自己的過去[6]。中緬胞波狂歡節的節日事項也是如此。通過胞波節開幕式的儀式化過程,瑞麗和木姐的友好關系,通過每年大同小異的講話內容、歌舞展演比賽、民族風情大巡游、牛車美女巡游評選等具體事項,不斷與中緬的友好歷史相鏈接,以儀式化的重復,不斷強化邊境不同國別的政治共識。

開幕儀式上的“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無疑是中緬胞波節“狂歡”的內容之一,只是此事項是一種“限制性的狂歡”。以筆者調研的2015年中緬胞波狂歡節為例。10月2日一早,筆者戴著嘉賓證,乘坐酒店大巴去往瑞麗江大道(姐崗南路延長線)的開幕儀式現場,原本有些擁堵的街道,因為有交通警察的沿街管制,一路暢通。普通民眾要觀看開幕儀式,只能繞道出行。20分鐘的車程,去到已經搭建好的開幕儀式現場,嘉賓們被有序指引到制定區域就坐。普通民眾則被區隔在開幕式主席臺、嘉賓區的對面,且用一條1米高的印有歡樂吉祥圖案的廣告招貼長布隔離。當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開始后,入場方隊的表演,也多面向主席臺,對面的大量中緬民眾如同在“后臺”進行觀看,一些小孩只能騎在父母的脖頸上,或是將隔離招貼長布劃開一個小口子觀看表演。以維護秩序,方便主席臺、嘉賓區貴賓的觀看為名,使得“中緬民族風情大巡游”呈現出一種等級感。就連為胞波節宣傳推介的記者們,也因為拍照時阻擋了嘉賓們的觀看視線,而被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察所圍擋。

檢視2015年的中緬胞波節,最能體現中緬胞波狂歡之情的,無疑是少數民族歡歌晚會和中緬明星璀璨演唱會。從以下田野日志的體驗式記述中,可以看到一個外來者(游客、胞波節參與者)對胞波狂歡的親身體驗:

胞波節期間,在瑞麗江邊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每天晚上8點都舉行不同民族的表演,一共持續5天,分別是10月1日的傣族歡歌、2號的景頗部落晚會、3號的德昂原生態晚會、阿昌放歌和5號的傈僳族表演。這是政府領導在事先布置給各鄉的任務,而今天表演者多是隴川上章鳳村的農民。因正好是農忙時間,他們每晚都是9、10點之后加緊排練,才完成了這些歌舞。8點左后,傣族歡歌晚會表演開始,總共有11個節目,主題主要圍繞著“8金”:金孔雀(舞蹈)、金嗓子(歌謠)、金葫蘆(葫蘆絲)、金刀子(果雕)、金旺旺(美食)、金剪子(剪紙)、金鼓王(象腳鼓)、金梭子(織錦)等傣族文化元素進行。

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每晚上演的“少數民族歡歌晚會”,是免費對所有人開放的。在晚會進行過程中,某啤酒品牌還在中間插入了一個比賽喝啤酒贏啤酒的互動環節,驚叫與噓聲此起彼伏,與胞波節開幕儀式的氛圍完全不同,呈現出民間狂歡野性的一面。而標榜“中緬明星璀璨演唱會”的娛樂晚會,如果沒有相關的記者證、工作證、嘉賓證,則需要買票入場。許多中緬青年男女都被演唱會熱鬧歡快的燈光吸引,很多人是翻墻逃票進來看演唱會的。

他們伸著手臂和這位叫做L Sai zi的女歌手熱情互動。臺上這位留著中分中長黃發的女歌手,身穿銀色的背心和皮褲,她的演唱掀起了演唱會的第一個高潮。在演唱完事先準備的歌曲后,抵不住觀眾的熱情,她和后面的樂隊商量加唱了一首歌。又一次引起演唱會熱潮的是印度肚皮舞表演,當舞娘身穿紫色紗裙,露著細腰白肚皮上臺時,臺下的男人從來不會掩飾對美女的欲望,他們朝著臺上尖叫,打著口哨,一直到舞娘們退臺。而接下來上場的,一位傣族男歌手巖坎的傣語《趕擺》,并沒有得到多大的互動。

最后出場的緬甸天王級男歌手索版(緬語音譯),將全場緬甸觀眾的氣氛帶到了最高點。我們看見一旁站著的緬甸男青年雙手伸開上下打著節拍,跟著索版附和著唱,眼神沒有一刻離開,一看就是索版的鐵粉。而在場兩邊站著的觀眾大多是緬甸人,他們也一起打著節拍。中間有席位的中國觀眾,聽不懂緬甸語,對這個天王級的歌手不太買賬,其中不少都是像我們一樣有貴賓卡的游客,他們進來不用買票,自然不太珍惜演唱會的內容。直到索版唱起中國觀眾熟悉的《當你孤單你會想起誰》的緬語版時,臺下的中國觀眾才有所互動。中緬明星璀璨演唱會在索版的歌聲中結束,人群散去,用來阻擋無票者的招貼圍擋,被挖出了一個個小視窗,是那些沒有買票也想看演唱會的中緬民眾的杰作。

以“胞波狂歡”檢視2015年的中緬胞波狂歡節,除了歡歌晚會、演唱會,在瑞麗江邊,臨時搭建的一條美食街,可以看做中緬胞波舌尖上的狂歡,沿路的大排檔和擺攤的小吃鋪,蝦蟲、烤豬、撒苤、炸蝦、燒烤,應有盡有。在瑞麗江廣場旁邊臨時搭建的游樂場、臨時商鋪,買賣、娛樂、美食、交友,將胞波節變成了一個臨時的游樂場和露天百貨賣場。

四、中緬胞波狂歡節中的跨國交流與文化傳播

文化從未停止過流動,總是在碰撞,在裂變,在融合,在尋找新的融合。今日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不是天生獨一的,就連民族本身也并不是單一來源的。不過,全球化則使這一古老的現象以其從未有過的速度和規模向我們呈現出新的迫切性和問題性[7]。中緬胞波狂歡節,僅是中緬瑞麗、木姐邊境文化傳播的象征性節日。在這個跨國節日之外,由血緣、親緣、貿易、產業所串聯起來的中緬人口流動,使中緬文化傳播顯現出一種與跨國節日熱鬧、祥和氛圍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番境況。

瑞麗作為中國西南邊疆的邊貿口岸,只是一個三線、四線的小城市,但對于鄰邦緬甸來說,瑞麗是類似“北上廣”的大都市。在瑞麗市街頭,餐館服務員、洗車店伙計、建筑工地工人等服務行業的工種,大多是由木姐過來的緬甸邊民所從事。在瑞麗的緬甸人,也大多是從事廉價的勞動力行業。

而與此相反,進出緬甸的中國人,除了大眾游客,多為經濟實力雄厚的珠寶玉石商人。通過對緬甸翡翠原料的買賣加工,以奢侈品的高利潤成為瑞麗的富人階層。緬甸木姐周邊地區民眾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拖拉機、日用品等,也均依靠瑞麗口岸出關。物質財富的懸殊和生產生活的依賴性,使得中緬民眾在文化心理上呈現一種交流的不對等,瑞麗市當地人一般稱緬甸人為“老緬”,而且瑞麗周邊的中國民眾形成了一種共識。以跨國婚戀為例,中國男人在沒有其他選擇時會迎娶一個緬甸老婆,這對于緬甸女人來說是一種幸運。但是,中國女人大多接受不了嫁給一個緬甸男人的事實,而且也未曾有過這樣的先例。

瑞麗,作為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隨著經濟貿易的逐步發展,也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流動人口,由此帶來的“黃賭毒”問題,在當地也屢見不鮮。如今,單身男人走在瑞麗街頭,仍然可以看到“站街女”吆喝生意的身影,雖然經過政府的大力打擊,“黃賭毒”已經有所收斂,但洗腳、按摩等相關服務業,仍然活躍在這個邊境城市的各個角落,即使是中緬農民工聚居的一些城中村中,依然有廉價的“性工作者”租住旅店從事服務業。

針對民間暗潮涌動的客觀現實,瑞麗市在跨國文化交流方面也正在做著一些積極的努力,“瑞麗市中緬邊境文化交流協會”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10月成立的中緬邊境文化交流協會,下設對緬文化交流部、傣族文化交流部、景頗族文化交流部、宗教文化交流部、圖書音像出版發行交流部和辦公室六個部門。截止2014年12月,該協會在促進中緬文化交流方面主要展開了跨境少數民族文化研討會、聯歡座談活動、政府領導媒體記者互訪、出版物的編撰交流等活動,以期促進兩國的友好交往和文化傳播。協會還促成瑞麗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在緬甸木姐設置了辦公室,與緬甸木姐地區婦女會聯合開展項目幫扶活動。這是中國第一家在緬甸設置辦公室的非政府組織,對于加強中緬雙方在推進邊境地區婦女兒童享有健康生活水平和平等發展機會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五、結論

本文探討了中緬瑞麗木姐邊境“中緬胞波狂歡節”作為一個新近誕生的“傳統節日”在2000年至2015年之間所發生的變化。本文從中緬胞波狂歡節“搭臺與唱戲”的邏輯變遷、節日傳統的誕生與胞波狂歡的田野細節、跨國交流與文化傳播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節日。這些考察,反映著中緬邊境近年來胞波狂歡節的演變。作為中緬雙方政府主導、民間參與的一個跨國節日,中緬胞波狂歡節的年度實踐,以“和平、發展、吉祥、共歡”的節日主題,儀式性地維護著中緬邦交的期待與愿景,中緬民族和平、共歡的節日氛圍營造,對于緩解中緬局部邊境問題具有緩解、按摩作用。中緬胞波狂歡節,隨著瑞麗木姐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其節日的宗教、文化氛圍逐步減弱,貿易、經濟、產業味道愈發凸顯。節日的儀式性主要由官方主導,中緬民眾參與度并不高。中緬胞波的狂歡,主要體現于一些傳統熱鬧的文藝晚會展演上,文化、信息的交流并不明顯。在“胞波狂歡”的節日之外,審視中緬瑞麗木姐邊境的日常生活,邊疆地區的貿易往來,人員流動和雙方政府的交流協作,仍停留在官方或半官方的精英階層的交流互動上,節日之外民間文化的交流與協作,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

人民畫報.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中緬胞波狂歡節[EB/OL].(2010-02-12)[2015-10-22].http://www.rmhb.com.cn/chpic/htdocs/china/201002/news/p12-g.html.

[2]范宏偉.中緬還是“胞波”嗎[J].世界知識,2015(11):18-19.

[3]陳慶德.民族文化資本化論題的實質與意義[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29-30.

[4]王書悅.德宏珠寶玉石產業的文化出路[J].東方珠寶,2015(5):36-41.

[5]巴勝超.表演[J].民族藝術,2014(2):22-26.

[6]霍布斯鮑姆.傳統的發明[M].顧杭,龐冠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1-2.

[7]金惠敏.消費他者: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的文化圖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国产a网站|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精品国产www| 午夜激情婷婷|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 青草精品视频|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青青草91视频|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久77777|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久久大香线蕉|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欧美视频在线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高潮白浆|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 婷婷在线网站| 久久国语对白|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午夜视频www|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999国产精品|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精品|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日韩美一区二区| 97在线免费|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青榴视频|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五月天天天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网| 欧美精品xx|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99视频在线免费|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免费毛片a|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