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恩敏 楊秀寬 王清

一座座鐵塔、一條條電線,在巍峨群山間搭起堅實的臂膀,裝點金黔大地。荊棘密布的叢林間,一群電網人用腳板丈量高原,胸前的一枚枚黨徽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一盞盞燈火、一道道霓虹,裝點城市夜空。寧靜夜幕下,黃色的電力搶修車仍然疾駛在喧鬧的街道,趕赴故障搶修現場,車上黨員突擊隊的旗幟在燈光下格外鮮艷。
“全國文明單位”、中組部“亞運保供電先進基層黨組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機關企事業先進黨組”……一個個獎牌、一項項榮譽,勾勒出貴州電網公司黨組的鮮明形象。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貴州電網公司黨組全面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求,始終以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為己任,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使黨建工作與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相融共濟,讓電力優質服務的實惠真正落到老百姓身上。鮮艷躍動的黨旗始終在推動貴州電網科學發展、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征途中高高飄揚。
“‘村電共建實施以前,從家到供電所繳費往往需要奔波一整天,有時候路費比電費還貴。現在我們繳費挺方便的,既節省了時間,也減少了開支。”遵義縣三合鎮長青村村民劉容川在村電共建點繳費時說道。遵義供電局黨委探索出的“村電共建”服務模式,由各縣局黨支部與村黨支部開展聯建,把供電服務點建在村委會,成為擁有“三心”(用電安心、交費省心、服務貼心)服務站、信息前沿哨、電力安全網和黨性教育基地等功能的服務群眾綜合平臺。
說起村電共建,時任遵義縣副縣長徐仲權說:“這是和村民連心的事情,供電部門黨支部、村黨支部并肩戰斗,基層組織得到加強,這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通過支部聯建,村電共建“叫好又叫座”,黨員郭航在幫扶日記中寫道:“看到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亮堂,我由衷地為自己是一名電力人的感到驕傲”。5年來,全省電力系統1000余名黨員在村電共建點開展幫扶,切實幫助群眾解決難題,使黨員在服務群眾中增強宗旨意識、群眾觀念,真正在精神上“補了鈣”。
“快幫幫忙,尖山路62號5樓的何先生家停電了。何先生有肺炎需要吸氧,現在吸氧機用不了。”貴陽白云供電局工作人員接到白云區紅云社區電力服務網格員小李的緊急求救電話,搶修人員立即趕到何先生家,不到半小時就恢復了供電,吸氧機又開始工作起來。小李是“社區電力服務網格”的負責人之一,被社區居民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電管家”。以貴陽市政府城鎮全覆蓋、服務配套化的“社區網格管理”為基礎,貴陽供電局黨委突出黨建搭臺、政企聯手,搭建“社區電力服務網格”平臺,建立“黨工團服務隊”聯動機制,與社區黨支部形成聯建互助的1+N服務保障,彌補了政府社區網格管理的電力服務空白。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為了讓群眾用上滿意電、放心電,貴州電網公司黨組一直在努力。在為民服務創先爭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公司黨組創新實施“村電共建”“社電聯建”等服務模式,推出“共產黨員流動營業廳”“黨員服務地圖”等特色組合拳,建立“申友強服務隊”“苗鄉侗寨電力服務隊”,開展“六走進”、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活動,走進農村、社區、學校、醫院、企業、困難家庭“零距離”開展用電服務……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多彩貴州文明行動”群眾滿意度調查中,貴州電網公司連續4年位列榜首。
一條條發展思路寬起來,一扇扇服務窗口亮起來,一個個基層組織強起來……隨著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貴州電網公司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有一種力量叫脊梁
一個組織有多大的影響力、戰斗力,取決于其內在能量,最終取決于組織中的個體。在貴州電網公司,黨員正是這個組織中的中堅力量,在公司黨組搭建的“三帶三爭當”黨員作用發揮平臺上,傳承并展現著最樸實、最深刻的價值取向,在藍天下挺起貴州電網的脊梁。
他們帶頭攻堅克難、爭當急難先鋒,抗旱斗澇、頂雨雪戰冰凍,揮灑一腔熱血、彰顯一身豪氣。
時間回到2008年、2011年,覆冰來襲、電網告急!漫山遍野銀裝素裹,到處是閃閃發光的冰凌。為盡快恢復供電,全省3000余支黨員突擊隊不眠不休,在刺骨的寒風中、冰冷的鐵塔上持續鏖戰,“險情不除,決不回家”的鮮紅橫幅在冰雪中迎風招展。面對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近1100支黨、團突擊隊、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充分發揮“南網井”“南網渠”作用,積極做好抗旱用電服務。
在望謨縣、石阡縣洪澇災害面前,600余支黨員突擊隊鐵肩擔道、奮力搶險,如期恢復正常供電目標。“我是黨員,讓我去!”在馳援海南風災第一線,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沖鋒在前……“大災當前,責任在先”,他們始終沖鋒在抗災第一線,贏得一次次抗災搶險的勝利,生動演繹了“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的核心價值觀。
他們帶頭創新創效、爭當崗位尖兵,憧憬著電網發展的夢想,迸發著創新思維,蓄積著電網發展的原動力。
電力科學研究院融冰技術研發團隊,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團隊,擁有14項國家專利。南方電網公司高級技術專家趙立進帶領馬曉紅、張迅等5名黨員骨干,把科技化作利劍,用智慧和擔當守護著一方百姓的明亮和溫暖。2008年,面對因嚴重冰凍災害停運的變電站、扭曲毀壞的鐵塔和停電陷入黑暗的城市,他們受命于危難。經過無數次試驗、計算、論證、失敗和改進,終于研發出直流融冰裝置,攻克了電網融冰領域的世界性難題。2011年,當特大冰災再次來襲,貴州電網人交出了滿意的答卷:實現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共計291條線路融冰,基本覆蓋中重冰區輸電線路。目前,這項防冰研究成果在全省9個地區大范圍推廣應用,100%覆蓋全省重要覆冰區段;研制出可保障貴州電網6572條16.38萬公里線路實現快速融冰的融冰裝置,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約7.7億元。
他們帶頭盡職奉獻、爭當敬業典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品味堅守的甘甜。
黨的十八大代表、全國勞模、省人大代表、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在歷史名城遵義,申友強是“明星”級的人物。作為遵義供電局城區分局報修維護中心主任,申友強30年如一日堅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夏冒烈日、冬頂嚴寒,最多時一天處理了近百處故障。他始終和隊員們一起,不分白天黑夜連軸轉。“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電力搶修員,肩上扛著一份責任,我放不下也舍不掉。”這是申友強樸實的告白,在作為全省唯一的基層黨員代表列席了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后,他又立即投入到電力搶修工作中。
王炳益,凱里榕江供電局興華供電所的一名普通黨員,第三屆“感動南網”人物,曾赴京參加國資委舉辦的“一線工人故事會”。一個鈴鐺、一個工具包、一個貨物包組成了他的全部家當。大貨包里裝著為老鄉帶的鹽巴、感冒藥、燈泡等生活用品。每個月,伴隨著清脆的鈴鐺聲,他都要在月亮山的莽莽叢峰跋涉兩三百公里抄表、搶修輸電線路,送去光明的同時,也為老百姓帶去溫暖,這一走就是13年,月亮山的父老鄉們親切地稱他“貨郎電工”。
在海拔2643米的“貴州屋脊”梅花山上,畢節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的25名員工在6名黨員的帶領下,長年在崇山峻嶺中爬冰臥雪、蹚水過河、翻山越嶺,精心守護著3條110千伏輸電線路939基桿塔的安全運行,確保向146萬群眾、35個鄉鎮及4個電氣化鐵路牽引變每天128趟客貨列車正常供電。7年來,這群梅花山上的“光明衛士”無怨無悔地行走在巡線路上,走過一個個春秋冬夏,走過最好的青春年華,用執著和堅守在大山深處踐行著“辛苦我一人,點亮千萬家”的錚錚誓言。
這樣一支優秀的黨員隊伍,來源于貴州電網公司黨組建立的“雙培三好”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黨員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在動力不斷激發出來。公司黨組堅持把骨干培養成黨員,嚴把黨員“入口關”,優化黨員隊伍結構,5年來共發展黨員1734名,其中生產經營一線骨干占82.64%。堅持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以黨員“一帶二”等方式突出抓好黨員黨性教育和技能培訓,開展黨員積分晉級管理,促進黨員把工作做得比以前好、比普通員工好,黨員優良率連續5年達93%以上,用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為公司改革發展凝聚強大正能量。
正風揚帆一路歌
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貴州電網公司黨組依規治黨、依法治企,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兌現“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的承諾提供紀律保障。
“部門:汪家寨供電所。崗位:用電檢查及計量。工作內容:福安煤礦用電檢查。廉潔風險提醒內容:1、不準收受工作對象的禮品、禮金等有價證劵或接受宴請;2、對查出的用電問題,不準未經相關流程審核,先行處理……”
六盤水鐘山供電局汪家寨供電所配網班吳道全在前往福安煤礦開展安全用電大檢查前,收到這樣一份廉潔風險提醒單,警示工作人員應注意的廉潔風險點。“工作前開出廉潔風險提醒單,既確保工作的安全,又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汪家寨供電所營銷班長顏佳說。作為提高員工自律意識的一項新舉措,廉潔風險提醒單已在各個供電局常態化開展,一張小小卡片,時時敲響廉潔守法的警鐘,筑牢反腐倡廉第一道防線。
貴州電網公司牢牢把握企業“服務型”定位,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把直接為群眾服務的一線窗口作為重點,探索出以創建縣級供電企業廉潔文化單位和“廉潔高效、為民服務”供電所為內容的“兩個創建”模式,促進縣級供電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進一步提升基層干部員工遵章守紀意識,切實把優質服務落到實處,讓群眾用上舒心電、放心電。
在凱里市郊供電局龍場供電所,每個員工辦公桌上都有一份廉潔承諾書和廉潔風險提示卡,針對營業班長、安全員等崗位列出廉潔風險點,標注風險等級,給出具體防控措施。在營業廳隨機詢問一位收費員其所在崗位存在哪些廉潔風險點、如何防控,當事人都能流利回答。龍場供電所配電班班長顧銀先說:“‘兩個創建讓工作方向更明晰,對于廉潔風險的規避很有指導性。”
筑牢廉潔“防護堤”,既要抓廉潔風險防控和制度的剛性執行,又要抓廉潔文化建設和經常性反腐倡廉教育。貴州電網公司以加強和改進基層反腐倡廉、提升基層人員廉潔從業意識為重點,全面梳理、分析和查找業擴報裝、電費抄核收等崗位的廉潔風險點。建立起供電所通用廉潔風險庫,明確了14個崗位的91個風險點,僅業擴報裝崗位就梳理出8個風險點,制定了31項防控措施。與此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廉潔文化活動,將“陽光管理”“竹廉文化”“清水蓮花”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和宣傳陣地,拓展到工作的每一個細節,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氛圍。
“小李,多虧有你們在啊,要是這用電設備壞了用不了電,訂單可就真趕不出來,辛苦你們了,來抽包煙解解乏。”赤水供電局鴨嶺供電所“丹霞騎行服務隊”幫助金源竹業有限公司解決好用電問題后,負責人給隊員們遞了一包煙。“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煙您收回去吧,我們還有其他的工作任務,就先走了,要是用電有啥問題,您就說一聲,保準給您弄好,讓您用電不愁。”搶修隊員們相視一笑,收拾好工器具回到所里,將剩下的部分材料放回備品備件室。在為客戶提供快捷、優質服務的同時,服務隊履行著他們的承諾:絕不私拿一分錢,一顆螺絲釘。
廉潔理念規范行為、優質服務溫暖人心,“兩個創建”的開展,為基層注入廉潔基因,使依法經營、為民服務的意識深深根植于全體干部員工心中。目前,全省已有86%的縣級供電企業和87%的供電所達到創建要求。作風一新萬事興。公司系統共有8家縣級供電企業被貴州省紀委命名為全省廉政文化建設示范單位。
“落實‘兩個責任,就是要做到必須強教育、講規矩、糾‘四風、敢自查、發“聲音”、嚴問責的‘六個必須。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形成‘旗幟鮮明抓黨建,從嚴治黨反腐敗,依法治企強保障的態勢。”在與基層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約談時,貴州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唐斯慶這樣說道。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按照中央“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全面部署,肩負上級黨組織的重托,貴州電網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飽滿的熱情,描繪著服務企業科學發展、服務貴州“同步小康”的絢麗畫卷!(作者單位:貴州電網公司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