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斯賓塞
2015年秋天,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一個成績優異的學區,負責人戴維·阿德霍爾德給家長寫了一封令人擔憂的信,長達16頁。信中說,該學區正面臨著的一場危機。學生負擔過重,焦慮不安,要同時應付太多的學業和要求。
這封信使美國的家長們陷入了一場大討論中,主題是精英學校對成績的密切關注,以及這種關注是否太過了。

上述這封信并沒有讓學生家庭團結到一起,反倒暴露出美國這個有9700名學生的學區存在的裂痕——一道大致沿著種族界限的裂痕。一邊是像凱瑟琳·弗利這樣的白人家長,曾在女兒就讀的中學擔任家長老師學生協會主席的她認為,該學區讓人覺得越來越有壓力的氛圍不利于學習。“我兒子上四年級。他和我說,‘我不會有出息的,因為我沒有什么東西能放到簡歷上。”她說。
另一邊是像邁克·賈這樣的家長。過去10年,數以千計的亞裔美國上班族搬到了該學區。邁克便是其中之一。他表示,阿德霍爾德的改革相當于讓他孩子的教育“標準降低”。
“這里發生的事情反映出了一種全國性的反智傾向,這種傾向不會幫助我們的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邁克說。

尹海倫是該區一位八年級孩子的母親以及一位幼兒園老師,她說改革會拖累她的孩子的進步
亞裔移民的影響越來越大
從普林斯頓去西溫莎和普蘭斯堡大約需要10分鐘,從紐約市出發需要一個半小時。這兩個地方已經成了頗受創業人士、制藥業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歡迎的居住地。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該學區的公立學校所吸引——在上一屆的三個畢業班中,16名畢業生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這里還頻頻走出科學奧林匹克獲獎者、古典音樂家和SAT高分學生。
該學區越來越受來自中國、印度和韓國的移民家庭的歡迎。2015年,該學區65%的學生是亞裔美國人,而2007年,這一比例還只是44%。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家里第一個在美國出生的成員。
亞裔美國家長熱情地支持有競爭性質的器樂課程。他們也是學區內的高等數學課程的大力支持者。學習該課程的學生中,90%是亞裔美國人。亞裔美國學生是該州一個項目的熱心參與者,該項目允許學生參加夏季校外課程,獲取高中學分。這使他們能夠充分增加自己能修的優等生課程和預修課程數量。
在很多亞裔美國學生參加補充輔導項目的情況下,一些白人家長覺得,為了適應那些學生,學校的基礎性課程加速了。

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校董會的負責人戴維·阿德霍爾德(中),以及校董會主席安東尼弗雷爾(右)在最近的校董會上聆聽家長的講話
白人學生感到壓力過大
近年來,隨著馬薩諸塞州牛頓和帕洛阿爾托等地的學校通報稱發生了連續性的自殺事件,精英學區的學生感到壓力大這個問題備受關注。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近年并未發生青少年自殺事件,但阿德霍爾德表示,他看到了一些令人擔心的跡象。
在前不久的一次美術作業中,一名初中生畫的是一個負擔過重的孩子因為微積分考試只拿到了A,沒有拿到A+而挨訓的場景。畫中的母親訓斥這名學生的話是“真丟人”!
而且新澤西州教育部標出了至少兩篇有關州英語語言評估的作文。學生在文章中表現出了自殺的想法。
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委托進行的調查發現,參加高中優等生課程和大學預修課程的學生中,68%的人反映“一直或大部分時候”對學校感到緊張。
“我們希望恢復一些平衡,”阿德霍爾德說,“大家都不希望等到為時已晚的時候。”

隸屬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的格羅夫爾中學校園外
施行改革使分歧變得更明顯
亞裔美國家庭和白人家庭均表示,過去幾年里,隨著亞裔家庭數量的增加,雙方之間的緊張關系逐步升級。但最近一段時間,隨著阿德霍爾德施行改革,分歧變得愈發明顯。相關改革包括晚上不布置家庭作業、取消高中期中和期末考試以及發起一項“尖叫權”行動,該行動旨在降低學生參加前述音樂課程的難度。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社會學教授、《亞裔美國人成就的悖論》的作者珍妮弗·李表示,第一代亞裔美國家長和那些在這個國家生活了較長時間的人之間經常存在誤解。她說,白人中產階級家長往往不理解,新移民覺得推動孩子躋身中產階級的壓力有多大。

弗利是當地的一位家長。她認為,該學區讓人覺得越來越有壓力的氛圍不利于學習

弗利倡導的“歸還童年”運動制作的徽章
“他們自己沒有同等的機會,讓孩子獲得律所的實習或工作機會。”珍妮弗說,“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必須在學習環境中比白人同學更優秀,這樣才能有在以后勝出的同等機會。”
卡倫·蘇是一名華裔美國母親,她認為,學區內的競爭已經失控了,“已經成了軍備競賽,教育上的軍備競賽,”她說,“我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取得成功。問題是,代價是什么?”(陳亦亭譯)(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