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生銀
(門源縣第一寄宿制初級中學 青海 門源 810300)
淺談初中學生物理實驗能力的培養
翟生銀
(門源縣第一寄宿制初級中學 青海 門源 810300)
通過各種物理實驗觀察物理現象,參與小實驗小制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都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方法。
物理實驗;物理現象;規律;感觀材料;實踐能力
俗話說“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沒有疑問就沒有思維,積極的思維往往是由疑問開始的,教師可根據教材的內容,結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在教學的關鍵處設置疑問情境,教師創設的情境越新穎,刺激性越強,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和探究的欲望。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思維、實驗技能和實驗能力,促使學生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規律,激勵學生熱愛科學,培養科學素質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會變成很枯燥的事情而難以維持。但如果興趣沒有發展成為穩定的求知欲,學生就不可能對科學真理的追求產生理智感。如在觀察“摩擦起電”規象時,要提示注意:①手帕摩擦過的塑料膜對碎紙屑有什么作用;②手帕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時,會發生什么現象;③把用手帕和毛皮分別摩擦過的兩塊塑料膜靠近些,它們之間會產生什么現象。通過觀察,學生自己得出了“摩擦過的物體帶電及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的結論。又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傳熱的實驗時,把事先準備好的小魚放到試管底部,然后在試管上部加熱使水沸騰時,魚卻在管底沒有什么異樣。學生感到十分驚奇。從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增添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通過對上述物理現象的觀察,不僅成功地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
①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做好初中物理開始階段的實驗,應指導學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實驗,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教科書的好習慣,養成尊重科學的好品質。這個階段主要使學生知道怎樣進行物理實驗。初中階段學生做實驗時,其動機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確定性的,實驗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違反操作規范的事,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及時進行指導,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②創造機會多做實驗,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應貫穿在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讓學生參與。在課堂演示實驗中也要盡可能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如聲的產生中的音叉實驗、摩擦起電實驗等就請學生做;將其中的一些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分組實驗,如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實驗;讓學生參與教師準備和整理實驗器材之中,使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實驗器材的機會,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處理好實驗性的習題,準備好相關的實驗器材,讓學生親自動手做,進行觀察從中得出結論。總之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③用簡單器材做好實驗。做好物理實驗,對于物理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做好物理實驗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實驗器材,但物理實驗有時用簡單的器材就能說明問題,例如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部分內容時,就讓學生通過敲桌子感到手疼來體會。我經常用學生身邊的物品做實驗,如用鉛筆和小刀做壓強實驗,用汽水瓶做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的實驗,用汽水瓶做大氣壓實驗,用小藥瓶做物體的浮沉實驗,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實驗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
學完簡單機械后,就引導學生討論自行車中的力學問題,學生通過對自行車的觀察與分析提出了(1)輪胎為什么要有花紋;(2)自行車下坡時為什么不宜急剎前輪;(3)自行車在正常使用時有幾種摩擦;(4)自行車的輪胎為什么是圓的;(5)自行車是省力機械還是費力機械;(6)自行車上使用了那些簡單機械;(7)自行車的座墊下面為什么要安裝彈簧;(8)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減少后對地面的壓強是增大了還是減小了;(9)普通自行車與比賽用的自行車有什么不同等許多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許多同學都談了自己的觀點,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總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能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智力,促使學生能力全面發展、個性健康發展。通過各種物理實驗觀察物理現象,參與小實驗小制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都是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在傳授課本知識是同時也應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實驗能力。

G4
A
1672-5832(2016)01-0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