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寧
(山東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90)
高校圖書館書籍采購與流通現狀探討
徐海寧
(山東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90)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傳統的書籍采購和流通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的需求,圖書館作為廣大師生服務的陣地,必須改變現狀,搭建新的服務平臺,本文基于“互聯網+”視角,從目前書籍采購和流通面臨的現狀入手,分析其中問題,找出原因,結合“互聯網+”下的新技術,互聯網思維,提出新的模式。
高校圖書館;采購;流通;“互聯網+”
高校圖書館作為科研學習的重要陣地,圖書館建設水平的高低,對學校的發展、教師教學的提高以及學生的培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縱觀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現狀,圖書館的建設比較混亂,使得圖書館的資源不能最大化利用,資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較高的書籍,副本少、更新慢,相比之下,過時的、利用率低的書籍比較多,并且踢舊不及時,占用空間,書籍流通借閱時間不合理,各部門的配合不協調,導致書籍采購和流通脫節,資金投入逐年加大,利用率逐年下降,資源浪費。
1.1 書籍采購存在問題分析
1.1.1 采購缺少系統嚴謹的規劃
(1)采購書目脫離實際 采購書目最重要的一個評價標準是能夠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因為高校師生是主要的服務群體,但是,目前高校的采購書目大部分是依靠采購人員的經驗,忽略了學校的類型,各專業的人數,各書籍的借閱次數等問題[1],沒有形成科學嚴謹的采購書目體系,最終導致書籍不符合用戶的需要,資源冗余或不足。
(2)采購經費分配不合理 在圖書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能夠合理的分配書籍采購經費,盡量滿足讀者的需求,這就需要采購人員采取有效措施。由于有的書籍價格昂貴,有的十分便宜,但是采購為了節省時間,完成任務,忽視經費的合理支出,需求量大的書籍沒采購較少,導致僧多粥少,水漲船不高的局面[2]。
(3)采購數量與質量不統一 書籍采購不能片面的追求數量,但是也不能過度的強調質量,只有數量和質量的有機統一,才能達到最佳效果。但是學校為了學校評估,為了達到評估要求的藏書數量,不顧書籍的質量,大肆采購,新購書籍是前些年圖書資料的幾倍乃至幾十倍[3]。
1.1.2 采購行動大打折扣。
(1)采購方式單一 現在采購方式一般有現購、訂購、郵購、網購等,以前主要靠訂購方式,現在大部分院校靠現購,不定時到外地出版社或書城現采一、兩次,以便擴充館藏,但是有些圖書館,處于領導指示的壓力,為了達到目標,現采時大打折扣,只要查重沒有的書籍全部購買,不管是否有用、是否適用,只要完成任務即可,這樣的做法嚴重違背了書籍采購按需求、按價值采集的基本原則[4]。
(2)采購過程重人輕書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情人脈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書籍采購的過程與書商出版社打交道是必然的,雖然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實行了政府采購的方式,降低了文獻采購成本,提高法律保護,防止糾紛,預防采購過程腐敗行為的出現,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因此,大力提高采購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學習水平,增強采購員的愛崗敬業精神和工作能力十分重要[5]。
1.2 流通環節問題分析
(1)書籍錯架與破損 圖書館的書籍都是按照分類號按序列按種類排列的,但是由于高校采用藏借閱一體化模式,加之讀者的素質不高,有的忘記書籍的位置,導致順序錯位,圖書館書籍數量龐大,人員有限,不能一一核對,導致結束按分類號查找困難[6]。
(2)借還書漏洞 對于借閱,現在大部分圖書館書籍借閱是非人工的,是自動化機器,通過掃描書籍的二維碼借閱,即使掃描失誤或者人為造成,出館有檢測報警設備,這可以保證書籍借閱的安全,但是圖書報警僅僅是靠圖書內部的小磁片,如果被別有用心者拆掉,就可能造成圖書的丟失。
(3)借書證安全問題 現在大部分高校使用校園一卡通,具有消費、借閱書籍等功能,但是在校園卡丟失,沒有及時掛失的情況下,一旦被他人借閱貴重書籍而未還,出現這樣的情況,雖然可以查看監控,但是這樣浪費人力物力,但不能保證一定查到此人,借書機制應該強化安全模式。
(4)借閱時間問題 現在圖書首次借閱時間為一到兩個月,并且可以續借,但是這樣長的時間內,根本得不到有效利用,有的借去根本不看,有的看完忘記歸還,對于亟需此書的讀者只能苦等,借閱此書的作者信息不完善,很難聯系,有些書籍只能在室內進行查閱,也出現了外借的現象[7],導致樣本不全,關鍵時刻誤事。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目前僅靠圖書館傳統的技術已不能滿足當前的需求,也不能解決面臨的問題。以“互聯網+”下的新技術為手段,重新構建圖書館書籍采購和流通模型,以適應當前形勢,使得采購的圖書與流通環節相吻合,為讀者服務,使資源合理化利用,發揮最佳效應。
“互聯網+”書籍采購與流通模式其主要包括采編、流通、技術中心、信息收集、評價五個模塊。關于具體模塊的搭建,在這里不具體探討,這也是下一步的研究目標。
[1] 伍瑾,毛忠行.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模式探析[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133-135+140.
[2] 羅毅.高校圖書館薦購系統現狀與問題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24:46-49+26.
[3] 張子平,霍媛桃.試論高校圖書館的藏書失誤和藏書偏差[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6,02:32-34+31.
[4] 李少貞.新信息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圖書采購工作研究[J].圖書館,2009,04:117-119.
[5] 崔婕.增強讀者服務理念,做好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01:197+204.
[6] 曹偉.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工作存在的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06:123-124.
[7] 張營.淺談如何提升高校圖書館圖書流通管理工作質量和效率[J].科技展望,2015,22:215.
徐海寧(1990-)男,山東科技大學情報學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競爭情報和信息系統工程。
G251.5
A
1672-5832(2016)01-02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