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瑋
(合肥師范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關于兒童讀物版式設計的研究
張佳瑋
(合肥師范學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我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這樣一種感受經歷:當我們翻看一本書或者與一套書面對面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感受,一種通過自身的視覺和觸覺,對書的整體感受,我們會依據這些感覺做出一定的推斷。兒童的感性思維要強于成人,他們會以明確的方式去對待對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東西?,F在電視、網絡游戲發展迅速,兒童讀物亦是經歷著艱難的考驗。于是,作為設計師,我們最初要把內容形式上的物質認知與精神認知了解清楚,用整體感覺去改變并且創新方法,用心去對待兒童書籍設計。
俗話說一見鐘情,在一本書中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書中的內容,而是書籍的設計,而這點在兒童書籍的設計中顯得尤為突出。大多數的兒童書籍是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組合而成的,這是因為兒童的感想思維要大于理性思維,需要更多的具象事物來幫助理解記憶。所以在兒童書籍中圖片和文字,互為補充相互交叉,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一本書的整體設計理念是通過對包括書籍外部形態和內頁板式在內的全部設計所呈現出的藝術和創造性。對于成人書籍的設計概念而言,兒童書籍設計是由設計師的思想用意進行有規律的設計排列,采用印刷或是相應的技術來完成,易于兒童使用和閱讀所提供的一套設計行為活動。出于兒童與其他受眾群體不一樣,內容版式的排版設計與兒童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等是否相符合是設計師值得關注的問題;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書籍設計風格也不盡相同。在兒童的閱讀和審美教育過程中,兒童書籍的這種表達方式相比其他更有影響力,只有同時具備了童趣性、傳達性、教育性和藝術性才是一本優秀的兒童書籍。簡而言之,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不僅要向孩子傳達知識,更要培養他們對美的感悟。
設計師將對兒童書籍設計的發展起到引導作用,創新出新的兒童書籍的形態,讓兒童感受不一樣的閱讀。因此,當務之急的就是要對兒童書籍設計進行改革與創新,這不僅對我國的兒童書籍設計方面有重要的意義,而且他還影響兒童教育領域與兒童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古往今來,兒童讀物不單單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種知識文化的傳遞,它承擔了一定的社會義務和責任,肩負著培養祖國花朵的重任。所以,在兒童的書籍設計中,設計的專業程度、質量的好壞、價格的高低不再僅僅是商業行為,設計者的職業素養以及思維觀念的變化會對社會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和意義。
縱覽當今世界在兒童書籍設計方面,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的是西方國家。兒童書籍始于15 世紀,歐美等國現出了大批具有創意和高素養的兒童書籍設計者,他們嚴謹的態度和前衛的設計理念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我們可以發現在西方國家的兒童讀物中,他們有著多樣的表現性,使用各種各樣不同的形式去表達,鮮見互相剽竊或者類似的現,在讀者面前呈現多元化的設計風格。并且其中的插圖作品也多數是以手繪的方式完成,在創作時盡量使用筆和紙,鮮少依賴電腦,形成了個性化鮮明的作品。由此可見,兒童讀物在國內的設計水平與西方國家依然存在著很大的懸殊。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兒童書籍也是必備要素。好的兒童書籍在設計上也必須有可持續性。二十一世紀是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發展迅速的社會中,孩子們需要什么?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健康、富足的生活。而是需要更多親密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更多與同齡人相處交流的機會以及社會的尊重和保護。所以由此可見兒童書籍設計的基礎是要從內容上、編排上為了兒童的健康成長。
當設計者以獨特的視角和方式來設計圖書時,那么這本書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更好地生存在未來的市場中。兒童書籍大部分是普通的紙質版,在設計和制作的過程會利用各種各樣的手段和材質。盡可能的要選擇健康環保和安全的材料,這也能更好的對紙張的回收利用。
一本書想要變成一個賞心悅目的作品,就需要設計者以非常獨特的個性化方式來設計書本。有時候正是由于設計者對內在成長的有著超于其他人的關注而使得他們對自身更加了解,也能夠更加純粹的表達思想,這種力量運用在書籍設計中會讓作品變的更加風格明朗、個性鮮明。書籍設計的形式變得多樣化,一股新鮮的空氣注入了兒童書籍設計中,兒童書籍成為魅力四射,設計感十足的書籍作品,自由設計在滿是兒童樂趣和充滿藝術性的平面作品中流露出耀眼的光彩。
薩拉·法娜莉的作品以她獨特的設計取勝,她的代表作《匹諾曹》(如圖1)以它的封套設計為特色,當它的書本取出時,那個書套巧妙的延長了匹諾曹的鼻子。而她的另外一本作品《一條狗的一生》(圖2)更是趣味十足,其中插畫采用了繪畫和照片相結合的手法,文字結合手繪字母錯落于圖像之中。最為可愛的是書的環襯了,前后的環襯都可以展開,然后外觀就是一條小狗的樣子,包括連書簽都特地設計成為一塊骨頭。這樣精心設計的書籍怎么能不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呢?
張佳瑋(1992-),女,漢,上海,碩士,合肥師范學院,學科教學美術。
J504
A
1672-5832(2016)08-0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