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用心溝通 搭建愛之屋
張 茜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00)
人際交往是大學新生必修的一門課,寢室作為學生相處的最小單位,其融洽狀況影響到每一位學生,并非所有新生都懂得與他人交往的方法、技巧,寢室矛盾也時有發生。本文結合案例,從傾聽、換位思考、懂得感恩和形成主人翁意識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
新生;寢室;人際關系
一天下午課間,班長和小周來到了我辦公室,告訴我最近宿舍總是發生丟錢,還誘發了新的問題——宿舍關系緊張。小周說她的室友懷疑是她拿的,無意間在疏遠她,她覺得很無辜,不知道該怎么辦。
接著,我讓小周的室友來我的辦公室。我先讓她們把丟錢的經過回憶一遍,找到了其他人趁虛而入的疏忽點。我告訴他們開學已經強調多次要提高防范意識,丟錢的同學自己也有責任,沒有保管好財務給非法分子創造了條件,另外,宿舍丟錢最忌諱的就是室友之間互相猜疑,沒有十足證據的推斷會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聽了這些,學生都表示以后會提高警惕,之間不會隨便猜疑。但我覺得還有問題沒解決,她們之間有一個無形的屏障,丟錢不是導致關系緊張的原因,而是矛盾激化的導火索。
我鼓勵他們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在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如果覺得哪里不合理也不要打斷。原來,開學以來,宿舍里多次因為一件小事發生爭吵:誰最后一個關燈、開門時沒注意到另一個同學在門后拖地等。每個人說出自己當時的想法,他們互相聽了之后才發現事情原本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每個人都不是故意給別人帶來麻煩,有的是因為常年形成的性格;有的其實是沒表達出的好意;有的是希望室友多一些關心。
分析了矛盾背后的“故事”之后,她們認識到平時缺少溝通,還應多一些包容。接下來是共同尋找營造良好寢室氛圍的方式。小周是寢室長,我對他提出了要求:一是關心寢室每一個成員;二是多一些擔當,不僅要注意自己處事方式,還要及時調解寢室矛盾;三是組織寢室活動,如生日聚餐、假期活動等。其他同學也要為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做出貢獻。
新生剛來學校時,對新的環境充滿了好奇,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隨著時間推移、認識的深入,每個人身上的小毛病顯現出來,矛盾自然而然產生。對于解決寢室矛盾,我總結如下:
第一,先傾聽,穩定情緒。矛盾發生之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事情中是受害者,內心里慢慢的委屈。在調節時,先讓每個人把事情的經過、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們的情緒得以宣泄,同時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支持。
第二,學會換位思考。大多說寢室矛盾都是由于缺少溝通,常常看到了事情的表面,以自己的方式猜測別人的內心,這樣只會導致誤會進一步加深。我經常給學生分享一個故事:公園的一個長椅上,有一個人躺著午休,這時一個人走了過來,剛巧坐在午休的人身上,如果午休的是你,你會怎么想?我們常常認為走來的人是正常的年輕人,如果走來的人是盲人,你又會如何想呢?學生聽到第二個情景時,都紛紛表示理解,也不會生氣。這就是相同的結果,原因卻不盡相同,我們要透過表面看到背后的原因,試著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寬容。
第三,不以為當然,懂得感恩。學生在家里可以得到父母無私的愛,即使做得不對,父母也不會放心上,形成了將別人的關心當做理所當然。得到別人的幫助是你的幸運,沒有得到幫助是上帝的公平。讓學生明白沒有誰有義務幫助自己,因此,當室友施以援助的時候,要心懷感激。
第四,形成主人翁意識。良好的寢室關系、融洽的寢室氛圍需要每一個人用心經營:思考如何讓寢室變得更加溫馨,積極參與寢室的活動。告訴他們相聚在一起就是緣分,每個人都有珍惜這份緣分,為大學生活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1] 中共北京市委教委工作委員會,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組.輔導員手記[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
[2] 孫玲.論大學生寢室中的和諧人際關系構建[J].百家爭鳴,2016(12).
張茜(1989.09—),女,漢族,安徽人,專職輔導員,研究生,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G444
A
1672-5832(2016)09-02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