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玫 李 俊
(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泰族民間游戲探析
肖 玫 李 俊
(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民間游戲是傳統民間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默默地發揮著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擁有著獨特的教育魅力。民間游戲是人們在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濃烈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能滿足不同年齡、性別和不同性格的兒童的要求,深受兒童喜愛。它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揚和發展,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已成為我國優秀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游戲承載了民族傳統文化,時兒童群體發展和個體成長特別是社會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價值。由于種種原因,許多民間游戲從它的載體到它所表達的人文精神正瀕臨失傳與流散的情況,我們應該重視如何對民間游戲進行挖掘、開發與利用。
民間游戲;傳承;泰族
民間游戲是指流傳于民間,以嬉戲、消遣為主的娛樂活動。民間游戲包括包括兒童的庭院游戲,成人的助興游戲,以及少年、成人共享的斗志游戲等。民間游戲是一種積極的參與性的娛樂,這里不需要觀眾,需要的是參與。人們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獲得樂趣。游戲的隨意性較強,它雖有一定的規則,但并不嚴格。游戲的品類眾多,形態復雜,但其嬉戲娛樂的主旨不變。它以不追求體能難度和決勝欲望與競技娛樂相區別,以不注重心理與感官的新奇刺激與雜藝娛樂相區別。人們在相對和緩的形勢下“耍樂”,人們比試勝負,但不只以勝負為意,注重的是情感的調試。身心的愉悅,如少兒的青梅竹馬,成人的猜拳行令等。
泰國民間游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史前遠古時期,當人類知道用泥土來捏制器皿的時候,隨著生活用具的第一次使用和發展,可以說民間游戲已經開始萌芽了。孩子天生就有較強的模仿天賦,看到大人用泥土來捏制器具,就跟著模仿。而在泰國,根據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從一些素可泰時期的一些散文和詩句中找到民間游戲的蹤跡。
除此之外鐘敬文現在在民俗學概論中提到民間游戲娛樂密切地聯系著人類生活的實踐,娛樂游戲萌芽的原因有:(一)起源于宗教。原始初民由于對自然缺乏知識,認為一切存在和自然現象中都具有一種神秘的屬性,即“萬物有靈”。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多神崇拜,并有各種各樣的祭祀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自信力日益增強,宗教觀念漸趨淡漠,祭祀活動也日益失去其嚴肅性,由娛神向娛人過渡,最終演變為民間娛樂游戲。(二)起源于巫術。巫術屬于原始宗教的范疇,二者區別在與;宗教通過祈禱祭祀,祈求自然與外界事物的恩賜;巫術則是操控虛構的“超自然力量”,企圖駕馭自然與社會,實現施行者的非人力所能實現的意圖。(三)起源于勞動?!皠趧印?,廣義地理解,包括人類戰勝自己,發展自身的一切生產活動,它是大量娛樂游戲項目得以萌發的源頭活水。(四)起源于兵事。“寓武于娛”的競技項目的形成,大多與軍隊訓練有關。
民間游戲是一種產生于民間,流傳于民間,由勞動人民自發創編的游戲;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并積淀和蘊含著不同地域、民族的審美情結;折射和反映著當地和整個民族所特有的行為、思維、感情和交流模式。民間游戲是傳統民間文化的優秀組成部分,默默地發揮著傳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具有獨特的教育魅力。在民間游戲玩耍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和傳承本地和本民族文化,還能使其感受到本地和本民族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熏陶,讓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親近生活,了解生活,通過模仿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和人物的行為、習俗,會很容易建立起民族認同感,在心理上產生親切感,培養民族情感。民間游戲作為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將其納入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泰國民間游戲可以分為以下大類,分別是:
1.模仿成人勞動時的游戲;2.模仿成人職業的游戲;3.模仿成人尋找食物方法的游戲;4.為了自娛自樂的游戲;5.有規則的游戲;6.沒有規則的游戲;7.有賭注的競技游戲。
民間游戲作為一種傳承的民間文化形態,從產生之日起便根植與神州大地,在傳承中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認為兒童游戲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寓學于樂的過程?!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不同年齡的兒童在富有樂趣的游戲活動中,從剛出生時的一無所知到少有所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這對人的一生有著莫大的影響和幫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原有的來自于民間的玩具卻逐步的被商品玩具所取代。因此,我們提倡讓教育多一些自然,少一些人為,將兒童從工業化中解救出來,將兒童的發展與自然融為一體,讓兒童在豐富的自然環境中游戲,讓自然界中的事物成為兒童天然的“玩具”。然而,作為傳統文化的民間游戲素材,來源于大眾的生活,它生動有趣,自然奔放,雅俗共賞,具有自然的天性?!懊耖g的玩具”讓幼兒在一種自然、和諧的生活中擁有激情的想象與創造,讓兒童在自主的制作、選擇游戲素材的過程中發展自我,在從重新組合游戲素材的過程中學會探究,在與同伴的共同游戲中學會合作與分享。研究泰國民間游戲,有助與人們進一步了解泰國民間的傳統文化生活和逸樂方式,進一步了解泰國人民的性格特征、文化需求,以及協調人際關系的方式。
肖玫(1991—),女,云南曲靖人,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泰國文化。李俊(1992—),男,四川德陽人,云南民族大學東南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泰國文化。
C953
A
1672-5832(2016)06-0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