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襄陽技師學院 湖北襄陽 441021)
淺談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李 靜
(襄陽技師學院 湖北襄陽 441021)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為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帶來了機遇,但目前各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與課程體系方面差別很大,并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對電子商務崗位的需求。電子商務專業本身的復合性、廣泛性和交叉性的特點也影響了職業院校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從而也不同程度影響了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這種情況很不利于我國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本文結合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體系改革的實際,首先根據電子商務人才崗位需求,將電子商務專業細分為三個方向,并討論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學科設置及實訓體系的建立,提出以就業為導向,以真實項目驅動教學,將項目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全過程。
電子商務 課程體系
隨著因特網和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很多企業已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電子商務專業是一個復合型新興專業,它涉及到技術、經濟、貿易、管理等學科。電子商務的優勢與魅力在于它能夠極大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速資金周轉,提高企業內部的生產、管理、財務和服務水平,增強了企業實體的市場風險適應能力。[1]
1.技術型電子商務人才。這是基礎性電子商務人才,其特點是精通電子商務技術,掌握電子商務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具備足夠的現代商務知識,這類人才善于理解商務需求,懂得如何搭建電子商務平臺,能夠開展網絡建設、網頁制作、程序開發等工作。包括界面開發人員、WEB程序員、多媒體制作人員等職位。
2.商務類方向。這是電子商務人才的主體,其特點是熟悉現代商務活動,充分了解和掌握商務活動的業務流程,同時具備足夠的電子商務技術。包括網絡營銷人員、網站商務平臺維護人員、產品發布等日常更新維護等工作職位。[2]
3.管理類方向,這是高層次電子商務人才,其特點是通曉電子商務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維,熟知各種模式的電子商務理論與應用,能夠從戰略上分析和把握其發展特點和趨勢。包括網站運營管理和企業電子商務系統整體規劃等高級人才職位。
1.人才培養方向的盲目性。許多院校在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設置上,沒有對人才培養方向進行明確的定位。只是將十幾門課程簡單地堆砌在一起。為什么要開設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帶給學生什么收獲,最終所有課程的學習又能將學生們塑造成一個具備什么樣專業能力的畢業生,無法明確。
2.師資的電子商務修養不高。各院校開辦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科背景是不同的,有理工科、文科和經管類學科等。大多數教師不是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又沒有在企業從事電子商務經歷。其理論大多來自于書本,造成了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不高。[3]
3.與職業崗位脫節,實戰性不強。以商務類方向為例,盡管目前各院校加強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實訓力度,成立了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室,但學生為企業拿訂單的實踐效果并不突出,我們就必須考慮將企業真實的電子商務環境引入課堂,以職業崗位和能力培養來重新規劃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
電子商務課程體系的建立應在“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基礎上,根據社會需求確定崗位,根據崗位要求確定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建立適合本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主要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構建“基礎+核心+特色”的課程體系
基礎類課程主要依托于經濟與管理課程,打造學生扎實的經濟管理和計算機理論知識。經濟管理類課程包括:管理學基礎、市場營銷學、網絡營銷等;計算機類課程包括:計算機基礎、數據庫、網絡技術與應用、程序設計等。核心課程包括:電子商務概論、物流配送、網頁制作、網站建設、電子支付等。特色課程主要是商務與技術相結合的特色選修課,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客戶關系管理、IT項目管理等。
2.創建突出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培養,體現綜合素質的實驗課程體系
通過實驗教學體系構建,創建一種科學與人文相結合的,突出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培養,強調綜合素質為特點的,具有不斷優化功能的實驗課程體系。包括基本技能實驗、專業特色實驗、知識創新實驗。
學生剛畢業就失業,最根本的還是學校的問題。如果能夠在學校里開展實戰,讓學生在學校里具有獲得電子商務經驗的機會,使學生能力迅速提高,畢業后就能迅速找到相應職業崗位。
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1)實訓內容與中小型企業項目之間差距太大,學生不能通過實訓體驗職業需求;(2)在實訓中存在仍然按照章節知識點作為訓練學生的主要依據,缺乏綜合性;(3)實訓要求仍然是作業性質,學生感受不到企業要求,沒有壓力,也缺少動力。(4)從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的特點看,其技術方向人才如網站開發人員的要求主要有ASP(或.NET)編程技能、項目經驗和綜合職業素質三個方面,這些要求中項目經驗在傳統實訓中不太容易取得,因為實訓內容的作業特征過于明顯。因此,我們有必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電子商務實戰環境。無論是技術類崗位還是商務類、管理類崗位都要與企業對接。實現工學結合,擺脫過去單一的模擬仿真環境。
要讓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成為“大樹”,成為滿足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的真正人才,那我們就要在校園內制造培養“大樹”的生態環境。而環境的基礎首先是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的建立。課程體系的職業崗位指向明確了,課程的設置合理了,再輔以職業“實戰”環境,電子商務人才的能力培養才會水到渠成,院校才會真正成為電子商務人才的沃土。對畢業生而言,此時電子商務再也不是停留在書面上的理論課程了,而是變成一行行程序代碼和一個個生動的字符,或者在為企業搭建網站技術框架,或者在網上和商家交流。希望更多的院校能夠為學生構建起這樣的電子商務生態環境。
[1]楊晉.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網頁制作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
[2]趙勝. 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第二屆網站及電子商務生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2009
[3]徐忠,張征. 我國高校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J].現代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