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柏德
(延邊大學 吉林延吉 133002)
邊疆少數民族大學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探析
牟柏德
(延邊大學 吉林延吉 133002)
民族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教育工作又是既與普通高等院校相同,又有與普通高等院校區別很大的地方。本文首先對少數民族大學輔導員面臨的困難進行了分析,然后針對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適當的解決方法,最后闡明了輔導員應該有的思想意識。希望能為更多的輔導員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
輔導員 少數民族 學生工作
民族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具有特色的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擔負著為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現代化建設培養人才的重任。少數民族大學生是高校校園的一個特殊群體。使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著其特殊性,復雜性和敏感性。輔導員如何立足于本職,扎扎實實、精細化地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成為大學生們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值得輔導員們用心思考。[1]
在各項工作中,最主要的問題有:
延邊大學作為一座民族性大學,坐落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學校內將近一半的學生是朝鮮族,并且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州內的學生多數為朝鮮族學校畢業,因此也就意味了,大多數學生漢語基礎差的問題。而作為一名漢族的輔導員,在與部分同學的交流溝通上也就出現了一道鴻溝,這就使輔導員工作很難傳達和開展。這是一件很難解決但也不得不盡力解決的問題。[2]
因為延邊州比鄰三國,所以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的家人選擇出國打工以供養家庭,這就使得這部分學生常年沒有父母親人的關懷與管束,加上情感釋放場所少,因此這些孩子便養成喝酒、抽煙等壞習慣,酒醉過之后,就會使學生精神不濟,而且也脫離了作為一名學生應該有的正常校園生活。常常外出喝酒也增加了可能出現意外的概率。[3]
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受家庭和民族背景影響,宗教意識較為濃厚。在我國現有的信教人數中,少數民族信教人數所占比重較大。宗教信仰具有其獨特的歷史繼承性和延續性。作為一所民族性大學,不僅僅會是讓文化有更多的交流融合,還會出現信仰差異,而導致學生之間,集體之中出現矛盾。[4]
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大學之前多數就讀于民族專門性學校,因此學習基礎普遍薄弱,存在學習障礙,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不高、方法不當,學習吃力、效果不好,聽不懂課堂內容等。學生的學習目標定位較低是造成學習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表現為上課出勤率低,課堂紀律較差,考試成績較低等。政策傾向過多造成學生心理依賴也是影響其學習動力和投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來就業壓力就很是嚴峻的今天,少數民族大學生學業壓力和就業壓力則更為突出。據調查顯示,“64.82%的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自己最苦惱的問題是就業壓力。”此外,近年來,全國就業形勢嚴峻,少數民族大學生受地域、民族風俗、宗教信仰的限制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親睞,承受了巨大的就業壓力。
當然,在邊疆少數民族大學工作可能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現在,就幾個典型問題談論一下應該有的做法。
1.知曉學生情況。
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是輔導員做好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作為邊疆的一所少數民族大學,作為一名輔導員更要精細化摸清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情況,做好每名學生自身、家庭等情況的登記工作。要從中明確自己工作中可能面臨的挑戰,提前做好應對各種問題的準備。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做一名認真的傾聽者,引導其合理表達
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文化環境、語言文化的差異,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與其他民族的學生或者與學校管理部門往往會出現難以互相理解的情況。這種時候,作為一名輔導員,就要善于傾聽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訴求,要有極大的耐心聽完他們完整的表達,用心理解這些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且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盡可能解決其提出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如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要仔細耐心的講清事由,引導學生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采取極端過激的手段。要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成長成材。
3.定期開展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輔導
針對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存在的生活障礙、人際交往障礙以及生活中的各種陋習等,輔導員可以通過進行心理輔導、日常多交談、對學生進行開導。針對如何開展具體工作,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把握新生入學心理普查這一重要環節,進行問卷等形式的心理普查活動,并總結存檔。二是在新生入學教育中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舉辦系列講座與咨詢,利用同學之間互相交談解決問題和老師及專業人員交談解決問題并行的辦法。
4.澄清模糊觀念,清醒認識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針對學生之間由于民族不同,各自宗教信仰不同等問題進行解決。在少數民族大學民族、宗教等較普通高校較多的背景下,輔導員要尊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宗教信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宗教問題,正確區分民族文化與宗教信仰等。讓所有學生都能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面對生活、面對學習!
面對學習出現問題的學生需要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學習幫扶、建立完善學習激勵機制,激發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行“教師單獨輔導、學生結對幫扶”的措施。而至于就業形勢嚴峻的問題,需要對學生加強職業生涯規劃與輔導。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形成自己人生的奮斗目標,明確自我成長方向和未來職業方向,重視健全人格的塑造,盡可能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
輔導員是學校與學生溝通中重要的紐帶、也是學生在大學期間主要的引導者。因此,作為一名輔導員,應該時刻以身作則,保持正確的思想動態,并且引導學生樹立愛國、愛黨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一名邊疆少數民族大學的輔導員要面對更多的未知與挑戰,需要每一位輔導員用心工作,在正確的道路上引領學生一路前行!
[1]普 春,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分析 [J].民族教育研究,2008 ,(6):60-62
[2]婁春婷,從輔導員視角看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A].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 ( 教育科學版) ,2015.11,(3)
[3]李斗才, 高校新進輔導員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以云南德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為例[N].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4):101-104
牟柏德,男,漢族,1986年6月12日出生,延邊大學,職稱:助教,職務:延邊大學農學院團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