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靜(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幼兒園 吉林松原 131100)
?
深入開展創新教育,社會進步的必然
盧靜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幼兒園 吉林松原 131100)
在知識發展蓬勃興盛的今天,基礎教育已經得到了普及。但是這仍不足以達到令社會質變的程度。卡耐基曾經說過:“素質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那么,提高素質的過程中,創新是素質發展有一個升華,是我們一直研究的問題。
為了深入開展創新教育在創新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做到轉變四種觀念、重視四種能力、突出四種教學。
1.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教學理念轉變為掌握學習方法為主要目的的觀念。在知識“爆炸”及其迅速老化的今天,為了適應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不斷加快的知識更新過程,終身學習以成為必然趨勢,所以要適應這樣的知識時代就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汲取新知識。知識更新靠什么?靠學習方法的掌握。學習方法從何而來?從學校的學習中獲得。這就要求在基礎教育中必須把傳授學習方法作為首要目標。
2.以老師為中心的觀念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創新知識領域的靈魂,知識依賴發展的資源,是新技術、是新人才、新的組織形式,然而這些源于教育,依靠教育,所以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興趣下才能更好地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不可少。
3.把獨學轉變為共學。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的參與合作精神。其實,“同學”就是共同學習,互相學習、相互彌補、相互啟迪、共同提高,這才是“同學”的意義。培養這種能力,才能讓學生適應知識飛速發展的時代,成為時代的接班人。
4.把學習轉變為實踐。我們的基礎教育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忽略知識的運用和發展創新,學生失去了實踐的熱情與機會,這必須引起重視。老師應當努力教會學生把學習的科學知識轉變為實踐的能力。這樣的學生才能在人才濟濟的社會立足。
1.重視科研意識的培養。知識時代需要具備高素質的人才,人才的流動源于教育。我們在開展創新教育中,應有意識進行引導,使學生養成勤動腦,多動手,常開口,一絲不茍,鉆研學問的習慣,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科學研究的意識。
2.重視興趣的培養。愛迪生說:“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力求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它不僅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鉆研問題,開拓視野,而且對個人走向成功之路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基礎教育中必須重視興趣教學,讓學生在興趣下成長,有助于學習效率提高。
3.重視個性培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使學生全面發展,又要強調個性培養,人的個性是自由的,尤其是面對知識飛速發展的現狀,必須培養他們的獨創性合作精神,勇敢冒險的創新精神。
4.重視人才過程的培養。人的一生能否成功,非智力因素十分關鍵,我們在教學中需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多介紹一些科學家的成長過程,誘發學生成才的頑強意志、健康情感、良好習慣等,啟迪他們向這方面發展,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一批特殊的專業人才,才能為知識迅猛發展的時代做大的貢獻,才能使社會真正的進步。
1.突出“玩中學”。基礎教育應重視愉快教學,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厭煩學習,熱愛學習。
2.突出“想中學”。課堂教學的形象化,直觀化,有利于知識掌握,運用圖表、模型、標本以及生動的語言,有利于想象力的發展,要想為未來社會培養更多信息化知識人才,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突出“做中學”。我們要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做每件事的時候,都要把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這樣就把學到的知識變活了,在實踐中更扎實。
4.突出“用中學”。只是需用于實踐當中,用于創新發明改變社會當中,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人類才能在發展。
總之,我認為在知識迅猛發展的時代,開展創新教育尤為重要,值得我們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