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暉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高校法學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
——以刑事訴訟法教學改革為例
王 暉
(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湖南長沙 410131)
當前,我國法學教育正處于由規模發展向內涵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已成為了各高校法學教育工作者所應承擔的核心任務。筆者以高校法學教育中的刑事訴訟法課程為例,分析了其課程特點與培養目標,并著重探索了刑事訴訟法的教學改革策略,以期進一步提高高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高校 法學 教學改革 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使法學專業學生能較全面掌握刑事訴訟的程序、理論、概念等內容,熟悉相關法律條文,并培養學生實際分析與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 能力,以便學生在畢業后能更好的適應刑事工作的需要。刑事訴訟法課程具有非常很強的實踐性、應用性與可操作性,然而在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中,過于“重理論而輕實踐”,不僅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而且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也難以得到有效的發展,無法適應社會對復合型、應用型高級法學人才的需要。[1]
為滿足高校刑事訴訟法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滿足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高素質法學人才的需求。筆者認為,在刑事訴訟法的教學中,應當在刑事訴訟法理論教育和實務能力教學方面取得一個平衡,兩者均不得偏廢。因此,筆者對目前我國高校刑事訴訟法的教學方式方法,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議與策略。[2]
1.采用分類分組教學
高校學生對刑事訴訟的教學內容需求,通常較為多元化。如部分需要繼續深造的學生,他們希望教師在課堂中多講授刑事訴訟原理的內容;而有部分需要司法考試的學生,他們則希望教師在課堂中多進行司法考試相關內容的輔導。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兩者不可能同時得到滿足,因此,筆者認為,在進行刑事訴訟法課程講授之前,教師有必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摸底,并開展分類分組教學。
例如,在課堂中講授刑事訴訟的一審程序時,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指導。對于需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重點指導學生刑事一審程序在法理中的重要理論問題,如我國庭審對抗性仍存在不足、先定后審情況仍較為嚴重等,教師可列舉4~5個類似問題,并向推薦學生可供參考閱讀的權威著作和文章;對于需司法考試的學生,則可以重點指導學生在司法考試中存在的重要命題點,如庭審發言順序、庭審突變事件引起的程序變更處理等,并可用PPT等形式將這些重要問題列舉出來。通過在課堂中實施分類分組重點指導的教學方法,能同時滿足學生對刑事訴訟理論學習和司法考試內容學習的需要。[3]
2.強化學生課外學習的指導
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在整個高校法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課程內容與時間的限制,各高校普遍都只給予了該課程一周4個學時的教學時間。為了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對刑事訴訟相關知識點的掌握與遷移應用,除課堂教學以外,還有必要加強對學生課外學習的指導。
以我院為例,刑事訴訟法課程是開設在大二上學期。在該學期學習的幾門專業課程中,刑事訴訟法的知識點內容,不僅在各類法學考試中的權重最大,也是唯一的一周4學時的核心課程。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提升學生對刑事訴訟法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師應建議學生在課外多投入學習時間,并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外指導。例如,對準備參加司法考試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刑事訴訟強制措施、公檢法關系銜接、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再審程序等專題中開展重點學習,并以歷年經典試題為模本,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注意事項進行指導;對課堂知識點沒有牢固掌握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后答疑的方式,對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進行逐一指導。
3.將課程學習帶入專業實習、實踐中
除理論教學以外,為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還應積極采用各種方式,讓學生盡早接觸司法實踐。以我院為例,除了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進行自發的專業實習以外,在學生定崗實習期間,可充分利用我院在省內擁有多家實習基地的優勢,安排學生集中進行法學專業實習。此外,我院還專門開設了模擬法庭課程,通過相關學生活動,以更好的引導學生接觸司法實踐。筆者認為,要實現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的同步提升,關鍵是將刑事訴訟法的教學和這些學生課余的專業實習、實踐、實訓相充分結合。
4.加大對司法考試教學的投入力度
據資料統計,目前各高校每年參與司法考試的法學專業學生占總數的一半以上。為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筆者認為,雖然不能將課堂教學內容完全調整為以司法考試為主,但是為了提高學生司法考試的通過率,建議在刑事訴訟法教學過程中,可適當加大對司法考試輔導的教學投入,用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疑難問題的點撥。
例如,在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每章上課之前,提醒學生司法考試在這一章節的大致出題點。在每章結束之后,也可以通過講解司法考試真題的形式來鞏固所學的內容,講解考題的數量不宜過多,以3~5題為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刑事訴訟法修改不久,學生購買的輔導資料在解答時可能引用的是舊刑訴法解釋,因此教師還應在新舊刑訴法出現重大區別的某些法條內容上,為學生作專門的提示。
當前,我國高校法學教育的人才培養現狀并不樂觀,一方面是法學專業人才的就業率不高,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契合比例不高;另一方面則是應用型法律人才、涉外法律人才、基層建設所需法律人才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基層法院的法官人數嚴重不足。而導致這一結構性失衡問題的最基本原因,就是現有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缺陷。因此,必須通過不斷改革現有法學教學的方式方法,以優化人才的培養模式,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這也是化解當前高校法學教育困境的唯一途徑。
[1]方照明.法學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法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
[2]中山大學法學院. 法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
[3]王春林.高校刑法學教學方法新探[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3):144-145.
王暉、1979.05、 男、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從2003年起長期從事法學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