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輝 田少郁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2)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分析及改善對策研究
余艷輝 田少郁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2)
作為優秀獨立學院,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就業指導工作重要性認識缺乏,就業指導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就業指導內容和形式單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構建合理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師資力量,豐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四條改善對策。
就業 大學生就業 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職業需要,選擇并確定有利于發揮個人才能和實現個人理想的職業;并為就業后發展成才,創立事業提供幫助和指導,使其正確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目前社會和用人單位也希望大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有一個長期合理的職業規劃,具備職業需要的一般素質,能夠在工作中體出現更好的適應性與較強的工作能力。因此,剖析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實狀況,尋找缺點與不足,對于我校發展、大學生就業以及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高校畢業生自主擇業制度建立之后,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也就越來越重要。作為優秀獨立學院,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就業服務體系,形成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院系畢業班輔導員合作的就業全程服務體系,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就業典型和創業學子,在就業指導工作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然而,筆者通過查閱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情況的文獻,同時利用訪談和問卷調查,分析出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1.就業指導工作重要性認識缺乏
目前,我校就業指導工作主要由學校就業中心的相關工作人員和院系就業輔導員合作完成對學生的就業服務工作。學校就業中心從整體上對學生的就業工作進行統籌安排,院系輔導員則是把各種就業相關工作具體落實到每個學生。[2]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您對我校的就業指導部門所提供的服務是否了解”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受調查的198名大學生的選擇依次是非常了解(0%)、比較了解(17.6%)、不太了解(51.5%)、不了解(30.9%)。這說明就業指導機構對就業指導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或者是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參與度不高。我校就業指導工作傾向于將工作的重點放在舉行校園招聘會上或忙于處理事務性的工作,忽略對學生的思想指導工作,而思想指導工作才是就業指導工作實現其主要作用的重點所在。同時,大部分學生并未意識到自己是就業指導的對象。也正是因為學生對就業指導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學生對就業指導各種信息下意識的忽略。學校的重視不夠與學生的忽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相互影響的,學校重視不夠導致學生在進校時沒有形成正確的就業意識,而學生就業意識的缺乏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進而影響到其作用的有效發揮。
2.就業指導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
目前我校主要由畢業班輔導員承擔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而輔導員普遍沒有接受過相關理論知識學習,沒有豐富的求職經驗或創業經歷,所授課程照本宣科,在解答學生的問題時,不夠全面具體,無法在學生中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達不到教學預期目標。另外,輔導員在具體工作時往往傾向于行政管理方面的職能,既缺乏對就業市場的了解和研究,也缺乏對大學生的實際求職動態和需要獲得幫助的內容進行了解和研究。由于對實際情況的不了解,很難為大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在“您認為目前我校就業指導效果如何”,受調查學生的答案依次是作用很大(10.1%)、作用一般(31.8%)、作用很小(49.5%)、沒有作用(8.6%)。在“您主要通過哪種渠道了解就業信息的”一題中,大學生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社會各類職業介紹機構和人才中介”以及“家長、親戚、同學、朋友等社會關系”獲得就業信息渠道占受調查人數的78.3%,而通過“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獲得相關就業信息僅為16.6%。調查顯示的數據也佐證了就業指導工作成效欠佳的事實。
3.就業指導內容和形式單一
我校就業指導工作以信息發布、政策宣講和執行、提供“供需見面會”、戶口檔案、人事派遣、協議辦理等可以具體實施的內容為主。在調查“您最希望學校提供哪項就業指導和服務”中,選擇“職業生涯規劃和職后發展指導以及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占64.6%,說明就業指導與服務在有關職業生涯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就業心理指導等方面的內容相對較少。另外,我校目前雖開展了大學生創業教育,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發布了歷年就業質量報告,但并沒有專門對歷年的各行各業和招聘單位對人才的需求變化進行研究,對歷年畢業生的就業類型和成功率進行總結,對最新的需求情況和就業趨勢沒有進行科學預測,在對學生的指導方面缺乏針對性。
在就業指導工作開展的具體形式調查中,學生對“在校期間,您主要是通過什么形式獲取有就業指導與服務”,選擇“學校舉辦的就業指導課和就業創業講座占”占98%,而選擇其他三項“個別咨詢指導及就業心理咨詢、優秀校友講座、模擬招聘及實踐訓練”僅為2%。這充分說明了我校就業指導千篇一律,缺乏個別咨詢指導、就業心理咨詢、優秀校友講座、模擬招聘、實踐訓練等指導形式。調查表明了我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需要改善和加強。
1.加強大學生全程就業指導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您希望從什么時候開始接受就業方面的指導”時,選擇“從大四開始”占被調查者的51%。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大學生在接受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與服務時存在著一時性行為。對此,學校要開展全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學生的不同階段提供不同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如,大一開展入學教育使學生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就業前景、社會需求等情況。大二要側重于學生自我提升和就業技能的指導,引導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建立符合自己特點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大三要側重于自主創業指導,開展創業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同時開展專業實踐活動和考研、考公務員、出國等就業方式的指導。大四則側重于就業政策流程、制作簡歷和面試技巧的指導,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就業心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期望和訴求,促進學生就業創業。
2.構建合理就業信息服務體系
目前,我校已建立全方位就業指導平臺,如在平臺上分類發布招聘信息與企業宣講會信息,設置了國家政策專欄,增設常見問題欄目等,讓大學生知曉政策的最新動態與行業的前景,找準就業方向。筆者認為,為構建合理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學校可以依托現有的網站平臺,增設校友專欄。通過輔導員、班主任和專任教師等聯系人,組建各學院校友資源庫,邀請校友在平臺上發布就業和實習信息,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成功率。另外,提供留言專區或根據校友意愿公開校友的微信、QQ、郵箱等聯系方式,方便學生與校友溝通互動,實時了解崗位或公司的情況。同時,學校應加強與政府與人單位的合作。學校就業信息網應掌握全國各省各市、縣級的招聘信息,按地區、按類型分塊,各種需求信息都要進行登記制度,統一為大學生服務。畢業生的個人信息也可以按照生源地或專業分塊,并且與各地政府或用人單位等實時共享,建立一個最豐富、最全面的就業信息服務網,實現高校、政府、用人單位共同為畢業生的擇業就業提供方便。[3]
3.建設專業化的就業指導師資力量
大學生就業指導師資力量的專業化是指在高校從事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人員應該具備本專業教師任職的各項要求,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具體包括:第一,具備熟悉的基本理論知識。熟悉國家現行的大學生就業工作相關的方針、政策以及相關的具體規定;熟悉就業指導和生涯發展的內容知識,了解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的職業理論;不斷學習最新理論,掌握職業咨詢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協調管理能力和應變能力,對大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第二、獲取和整理就業信息的能力。為了保證就業指導的有效性,教師一方面應能夠主動了解就業市場,掌握用人市場對就業人員的要求變化;另一方面應具備較強的分析研究能力,對人才市場的供求變化作出一定的分析,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預測與建議。第三、具備基本咨詢和溝通能力。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具備引導學生走出就業困惑并解決就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的能力;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咨詢和輔導;通過畢業生招聘會、學生離校前后的反應,參與咨詢現場了解問題等途徑豐富教師的實踐環節,提高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4.豐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內容
要以就業指導課建設為重點,豐富授課內容與教學方法,完善課程結構,建構科學化的課程體系。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就業指導,通過邀請優秀校友、社會知名人士舉辦報告,增長學生就業創業經驗,引導學生正確擇業就業。通過開展生涯規劃大賽,幫助學生盡早規劃大學生活和職業目標。通過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指導。通過組織簡歷大賽和模擬招聘等活動,提高學生求職擇業實戰技巧。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建設就業創業實踐基地,組織學生到基地就業實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總之,學校必須突出重點、靈活多樣的豐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以期培養學生正確的擇業觀以及終身學習的思想,做好“從學生到社會人”角色的轉化。
[1]劉春景.2014.關于民辦高校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思考[J].網友世界(9)∶172-172.
[2]徐曉穎. 2015.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16):73-75.
[3]李志鋒. 2011.生涯輔導理念下高校就業指導體系構建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