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哲俊(和龍市第三中學 吉林和龍 133500)
?
如何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金哲俊
(和龍市第三中學 吉林和龍 133500)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基礎差,上課不專心聽講,精力不集中、反映遲鈍,接受能力差、平時作業靠抄襲來完成任務,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沒有積極性等等。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教師肩上的擔子很重,因此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詞:學困生 良好 習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基礎差,上課不專心聽講,精力不集中、反映遲鈍,接受能力差、平時作業靠抄襲來完成任務,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沒有積極性等等。這些原因造成學生數學基礎薄弱,知識空白點多,思路狹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低。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教師肩上的擔子很重,因此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問題的關鍵。下面我結合自己的經驗,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及抽象性的學科。
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學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通過直觀性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性質,使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起所學知識的數學模型。例如:在講“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我們可以通過幾組不同長度的三條鐵絲,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問哪幾組鐵絲可以組成三角形,能組成三角形的三條鐵絲之間有何關系?從而引導出上述性質。因此,加強直觀教學可以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
2.注重情感教育。
盡管是學困生,他們的情感都比較豐富,他們需要教師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更多的愛護,更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面前僅是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人師表是遠遠不夠的,更要注意對后進生實行情感方面的教育。要充分肯定學困生的優點,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
3.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教學變得生動、有趣。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的學習情緒,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學困生的學習情緒。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4.緊扣學生期待心理,在數學活動評價中使差生獲得滿足感。
在講評中,學生都有一種期待心理——希望得到好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宜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在教學中對學困生我采用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少步子、多鼓勵、少批評和“少吃多餐”等方法為學困生創設成功的機遇。當他們取得一點微小的進步的時候,我都及時加以肯定,予以表揚,使之發揚光大。
造成學困生學習成績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學習不得法,也是一個主要原因。學困生往往思維不靈活,不會進行預習、復習,聽課時不知道怎樣抓重點、難點,不會記簡要筆記。所以,我在教學中,注意數學課的特點,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如指導學生怎樣提高聽課效率;怎樣培養數學能力等等。
1.我在備課時不僅備教材,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學生的思維,仔細揣摩他們學習的心理,努力體察學生可能發生的困惑和錯誤之處,做到未雨綢繆,估計在先。
2.在課堂上隨時從學生的神態、表情中去觀察、揣摩,盡可能地掌握學生的思維進展程度,并作出相應的對策。
3.大部分學困生學習被動,依賴性強。他們往往對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法則死記硬背。教師在解答問題時,要注意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應用,逐步引導他們自己動腦解答問題。
4.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對待學困生,要放低要求,作業的難易程度要接近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對于布置的作業,要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此外,在課外,我還組織學生開展“好差結對”即“一幫一,一對紅”活動,發動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學習互幫互學,消除了差生的畏懼情緒;用學生自己的語言講解,又便于差生及時提問;學生互教互學,有利于取長補短,增進友誼。
不少學生數學成績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意志薄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優生與學困生的最大區別通常不是天資,而是意志和毅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是跌倒后比別人多爬起來一次的人。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正如波利亞所說:“教學生解題,是意志的教育。”意志是在不斷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鍛煉出來的。學困生中大部分學生對數學中的公式、定義、定理的記憶深感頭痛,對某些計算過程、較復雜的命題一見就頭痛,明顯地表現出缺乏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堅韌意志和信心。為了幫助學困生克服畏難情緒,鍛造他們的意志,我一方面給他們介紹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壯舉”,使學生“看得著,摸得著”,增強學困生信心。
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極其復雜的工作,但我要用我的情、我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我要用我的耐心,我的恒心去點亮學生心靈的迷燈,能讓他們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