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枚花(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63 )
?
媒介大發展背景下《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曠枚花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南昌 330063 )
摘 要:現代媒介不斷發展,廣告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專業的重要課程,是一門專業必修課。使學生具備廣告創意能力、廣告的策劃性,熟悉廣告的具體操作程序,是廣告設計課程的主要教學目的。本文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教學環節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討與研究,尋找到更加符合現實需求的廣告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升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廣告設計 教學方法 媒介 教學改革
在現代媒介越來越多的經濟社會,現代教育與現代經濟的本質聯系決定了教育必須與社會市場的需求接軌,教育的本質決定著教學模式需要創新和創意才能讓教育更加的完善,才能更完美的體現教育的實際意義。在整個高校的教學模式中,針對課程的開設及應用將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的體現現代高校教育的意義。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應作為高校重點研究對象,鍛煉學生在高校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能讓他們具有面向社會、面向市場的職前訓練,使學生在校就能獲得理論與社會實踐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才能充分展示高校教學模式的質量,只有將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提高,才能使所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才能充分發揮高校教育的引領作用。
廣告作為現代社會消費者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徑,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信息來源的主體之一,廣告作品的成敗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廣告作為企業宣傳形象的主要表現手法之一,廣告設計的創新性及創意直接影響消費者對企業的總體評價;廣告作為宣傳產品的主體媒介,產品廣告為消費者提供產品相關信息的同時為產品的銷售量提高起著輔助性的作用。廣告作為現代社會消費群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怎樣使學生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掌握廣告設計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社會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清晰的掌握社會的動態,快速的融入社會是現代教育的重點。
1.《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
(1)缺乏課堂實踐能力的鍛煉
現在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模式過于程序化,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遲遲未能得到改變,教師始終占據主導地位,依靠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或者播放一些多媒體素材來想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在教學環節中始終處于被凍結接受的地位,殊不知高校要培養學生藝術創造能力,那么就必須在課堂盡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散學生的思維,現階段這種被動的傳遞與接受的教學模式難以真正培養具有高度創造性和創新性的專業人才。
(2)設計課程間的聯系性
《廣告設計》課程的開設與社會實踐的應用及制作聯系不密切,往往只針對單門課程要求學生按自主的設計構思進行成品制作,設計過程中雖然學生可以掌握各種素材及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但設計作品只停留在制作本身上,沒有參與實際項目的制作,無法針對設計成品的最終效應做出總結,等同于紙上談兵,無法展示作品實際的作用,從而使設計者缺乏實戰的經驗,無法快速的適應職場的需求。
(3)《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傳統的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傳統教學的授課方式有三種特點:一是“教師為主”,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圍繞教材的內容來教授學生,單一枯燥的講授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學生為輔”,以學生為輔,學生的主動性和思考為輔,將學生的創新思維局限其中。三是“缺乏交集”,在講解和制作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溝通,缺少課堂討論環節,無法真正理解學生設計的含義。
(4)《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模式中的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踐能力的鍛煉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對基本技法的一般把握,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無法真正讓學生清晰的理解設計的含義,理論知識的掌握無法同步與設計,從而無法使學生掌握新的設計方法和技法。
1.教學改革理念的不斷加強
將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出發點。本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廣告設計的理論、表現手法和制作流程,提高學生的創新性及創造能力,在設計的制作過程中互相討論,學生可以通過方案討論、形體分析、空間組合形式推敲的重要手段來完成相關項目的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自主、自覺的思考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的設計興趣和創造能力,改變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根據設計方案獨立或協作完成各種設計構思。
在課堂上改革的同時積極推動第二課堂的開辟,提高就業競爭能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在課程的設計上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就業形勢及各個專業人才需求做出科學判斷。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可歸納為以下兩點:首先,從創新思維訓練開始,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能力,開拓創新能力是成功創業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其次,通過分組討論、團隊協作和課堂交流,培養學生的人際協調能力。
2.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措施
(1)加強校企合作
傳統廣告設計教學結構脫離設計與市場。校企合作,是學生能夠盡早參與社會實踐的一種途徑。在企業中,學生可以參與到真實的設計項目中,了解一些書本知識以外的東西,增強對自身專業能力的肯定。在實踐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實踐創新訓練項目,與校實踐基地合作,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相鏈接。
(2)靈活運用學科間的共同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的銜接
專業基礎課程與設計構思制作相互結合,從大一開始訓練學生對創意的理解能力,并促進基礎課程教學的豐富化,也可以讓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與其他藝術類專業課程性質上有所區分。通過專業設計課程與廣告設計課程相結合結合,推進設計的進程,深化設計策略。
(3)推動“因材施教”的具體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謹慎對待初稿及修改階段,尊重學生個性的多樣性,依其個性喜好進行啟發、挖掘出新創意也是“因材施教”的有效方法之一。結合性格特點,揚長避短,學生從毫不起眼的初稿提高到豐富飽滿的完成稿。靈活對待獨特的個體思維表達,通過激發主動性、拓展靈感渠道的“個案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
搬照抄的不良創作風氣,又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增加學生對課程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教師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對設計制作過程中的引導分析是一個關鍵點,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分析和討論制作過程的相關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在把學習的知識原封不動地直接呈現給學生,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給學生創設一個適當的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質疑,鼓勵學生去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教師承擔著策劃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應作為一個經驗的傳授者,通過實際項目引進課堂,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并培養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實際項目引進課堂,從而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實踐動手能力;教學改革在設計思維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啟發培養作用,提高學生對復雜空間的表現和認知能力。教學模式的改革,讓學生學會對設計過程的分析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增強。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應只是注重傳統的“教”。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脫離傳統“填鴨式”的“被動接受”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嘗試、反思、調整、完善、總結等一系列“主動汲取”的實踐環節,理性認清自己的學習進度,促進有效的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