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新形勢,國有企業正進行更深入的改革,處在挑戰與機遇同在的新時期。信息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承受很多沖擊。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時代的節拍,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也要不斷與時俱進,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讓思想政治工作內涵更深,內容更豐富。
1、建立長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首先要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水平。打鐵需要自身硬,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要有與人溝通、善于掌握人的思想動態的能力,還要有率先垂范的榜樣作用。其次要由傳統制度向創新制度轉變。思想政治工作傳統是重形式輕內容,如定期學習、走過場考試、做總結等,屬于布置型、答題式,這樣的制度看似制度健全,實則作用不大,甚至形同虛設。要徹底摒棄這種形式主義,不斷創新制度。要改變黨組織單純工作的制度,發揮黨政工團的合力。這里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黨組織單兵作戰,單向與員工接觸,不能切合實際、切合當前情況,與有關業務部門一起研究員工思想動態,以達到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的目標。這樣的單向工作脫離實際,無法切中員工真正思想動態,以致收效差。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等工作并列。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向的部門工作,諸如技術、財務等,這項工作可以說是靈魂的工程師,也可以說是澆水培土的園丁,解人之心靈深處的困頓,擦去人腦海的灰塵。這樣的工作決不能與其他工作簡單并列,而是要有全融入、全覆蓋的體系保證,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起到激蕩人心、洗刷心靈的作用。再次是要建立起心理疏導和警示機制。要改變以往的思想,有了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便照本宣科地談話,千人一面千人一理。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要疏通人之不通的思想,這就要求企業具備心理疏導機制,如深入訪談,定向、定事的心理溝通等。思想政治工作人員還要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提高溝通水平。預警是事前抓苗頭、事后有懲戒手段。懲戒手段是必須的,它是達摩克利斯之劍,只高懸于上,不輕易斬人,起的是警示和威懾作用。
2、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機制。為適應新時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機制。第一,運用好載體,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動有效。思想政治工作是全方位、全覆蓋的,要建立起黨委為領導、黨政干部為主導、專職政工人員為骨干、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機制。這樣,在領導體制和責任機制上形成了全方位、全覆蓋,在與經營管理的融合中,也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第二,適應新形勢,不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要針對新時期的特點,運用新的工作方法。如創建學習型組織,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近一線員工。可以創建學習型車間、學習型班組等,邊學習、邊交流,既能引起員工的興趣,也會使效果更好。
1、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工作具體的施行者,需要自身影響力贏得員工。第一,要熟知熟記黨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線、方針,并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在工作中不能羅列理論和大道理,而是要結合當前形勢,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摸索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法。第二,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以自身的行為和感染力樹起自身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是用形象說話,而不是以權力壓人。第三,要襟懷坦白,公正無私。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善于與有不同意見的人打交道,能團結難以團結的人。政工師的形象來自親和力和個人魅力,有了這“兩力”,自然和工作對象拉近了距離,員工會掏心掏肺,愿意坦陳自己的心聲,這樣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比空講大道理好得多。
2、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企業的政工師光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不夠的,還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第一,要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當今是信息爆炸、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多樣化、復雜化,沒有相應的知識,就會與時代脫節。政工師要有長遠的學習計劃,充實自己,這種計劃不能好高騖遠、好大喜功,要實實在在地量身定做,必要的文化科學知識和缺什么補什么相結合,有的放矢,邊耕耘、邊收獲。第二,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俗話說的“賣什么、吆喝什么”一樣適用于政工師。企業的業務、技術等政工師不一定精深掌握,但要基本熟知。如果一竅不通,解決員工思想問題,如同隔靴搔癢。
3、創新政工師選拔培養機制。第一,要創造政工師成長的良好環境。企業是創造經濟效益的經濟組織,企業領導往往會把經營、財務等放在重要位置,而培養政工師是附屬工作。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現在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是公有制,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是我們的制勝法寶,這就需要有作風過硬的政工師隊伍。培養政工師,要注重政工師成長的氛圍。企業領導要有政工師也是企業團隊主體的意識,知人善任,做好政工師的“基石”、“人梯”和“伯樂”。第二,要建設充滿活力的選拔培養平臺。根據工作需要,做出培養計劃。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政工干部要當作重點予以培養。對在政工崗位工作多年工作出色的,要提拔到領導崗位。有了這樣的平臺,可促進政工師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成長。第三,要建立和完善政工師業績考核制度。一要建立業績檔案,對政工師的思想道德、政治素質、工作作風、工作實績都要紀錄在案。二要有年中或者年終的考核,考核結果要與職務聘任、獎懲、榮譽等掛鉤,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平公正。
1、把握好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關系。理論指導行動,但任何理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時代的特點進行理論創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要以透徹的理論說服人,以科學態度回答工作對象提出的理論問題,以靈活有效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這就需要嫻熟掌握黨和國家的有關政治理論和政策,并且賦予這些理論政策鮮活的生命力,這就是理論創新。理論創新能促進實踐創新,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不斷發展。實踐又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把理論用于實踐,才能驗證其正確性和科學性。然而,再好的理論束之高閣,并沒有很好地實踐,這樣的理論就沒有意義了。
2、把握好挑戰與機會的關系。企業經營很大程度上受形勢的影響,世界金融危機、我國經濟降速等等,都會對企業有影響。一般說來這是行政領導的事,企業的決策、企業轉型等大事,都需要行政領導分析研究,做出決策,也是純事務性、行政性的,與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太大的關系。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思想政治工作與經營管理須臾不可分割,越是重大關頭,越是關鍵大事,就越是需要思想政治工作。
3、把握好前瞻性與現實性的關系。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太拘泥于眼前,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性把握得當會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前瞻的能力來自對前沿理論的熟習和悟透,不能脫離實際,也不能放眼無限。具有前瞻性是認清發展的趨勢,大體預見大形勢與本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把工作做在前面。沒有前瞻性思想政治工作會很被動,而前瞻性并非是簡單地把以后的事拿到現在做,是現實工作中做好中長期規劃,我國的五年計劃,把五年中的人才需求等等都做了分析評估,然后進行定量培養,這就是前瞻性,它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是前瞻性與現實性的高度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