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明
(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關于采礦工程專業采煤學實驗課程設置的探討
李傳明
(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采礦工程專業采煤學實驗課在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從教學實際情況出發,分析采煤學實驗課教學中存在的課時少、教學進度不匹配、師生比例不合理和實驗設備陳舊等實際問題,并從增加課時、調整教學進度、優化師生比例和改進實驗設備等方面探討了改進實驗課教學效果的相應對策。
采礦工程 采煤學 實驗課程
《采煤學》是采礦工程專業(煤礦類)的主體課程,也是專業核心課程,幾乎涵蓋了煤礦開采的全部專業領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采煤學》不但內容極其廣泛,同時涉及諸多抽象概念,而且對空間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單純的課堂教學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配套的實驗課程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采礦工程行業的發展及教學環境的改變,采煤學實驗課程的設置出現了諸多新問題,有必要認真探討和解決。為此,筆者針對采煤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深入分析并探討改進對策,以期達到提高采煤學實驗教學效果的目的。
1.實驗課內容多、課時少
由于采煤學內容繁雜,涉及到實驗課的內容較多,但實驗課的課時與采煤學課堂教學相比過少,最終造成大量課堂教學涉及的內容集中于一堂實驗課情況。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教學節奏較快,很難將所有內容詳細講解,指導老師只能選擇部分內容重點講解,往往使學生對很多實驗課內容形成走馬觀花的印象。
2.實驗課與課堂教學進度不匹配
實驗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學生反映實驗課與課堂教學脫節的問題。一方面,由于實驗室負擔實驗課程多,采煤學一門課程的實驗課往往集中于3-4周內完成;另一方面,由于學生人數多、實驗課分組多,全年級學生需要3-4天左右時間才能完成,造成同年級學生實驗課進度不一致的情況。此外,采煤學課程中許多章節涉及抽象的空間概念,需要通過觀摩模型等方式增強教學效果,同時不同知識點的特點又要求實驗觀摩與課堂教學的先后順序不甚相同,導致實驗課與課堂教學進度很難匹配。
3.實驗課師生比例不合理
實驗課不同于課堂教學,相較于課堂環境,實驗課面臨的教學環境是開放的而且更加復雜。因此,實驗課老師要在學生看得見、聽得見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看的明白、聽得明白。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教學效果就必須限制每節課的學生數,但由于實驗教師人數有限和實驗課程較多的原因,目前的實驗課程學生數量仍然偏多,造成了師生比例不合理的問題。
4.實驗模型器材陳舊待更新
近年來,采礦行業技術及裝備發展迅猛,采煤學教材有待更新,實驗室實驗設備和器材更顯陳舊。采煤學實驗課所使用的模型器材大多數涉及采煤工藝、采煤方法、礦井生產系統和采礦設備,而目前的采煤行業在這些方面有了很大改進,目前的采礦實驗器材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對采礦新方法、技術和裝備學習和了解的要求。
1.增加實驗課課時,引入課外自主實驗課
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課程較多、學業壓力大,過多增加實驗課時不現實,可以在適當增加實驗課時的同時,開放實驗室,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開展實驗課學習。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根據課堂教學進度和自己的實驗課學習效果自主進行相關實驗內容的學習。
2.合理調整實驗課進度匹配課堂教學內容
根據采煤學課堂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梳理分類,調整實驗課的內容及其與課堂教學進度的配合。由于課堂教學進度有不確定性,可以將實驗課教學時間設置一定機動時間,根據教學進度適當調整。
3.增加實驗課教師,優化師生比例
改善實驗課師生比例不合理的情況,首先應適當增加實驗課教師,可以增加專職教師或由其他專業課教師兼任;此外應盡可能減少實驗課學生分組人數,以此保證教學效果。
4.改善陳舊器材,購置新型教學設備
實驗器材和設備應該根據行業發展和教學內容的更新及時增添和調整。首先,根據最新的采礦技術和裝備發展情況,增加經費購置新的實驗器材和設備;此外,在原有實驗器材設備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維修改進,以適應新的教學內容和要求。
如前所述,采礦工程專業采煤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受到課時少、教學進度不匹配、師生比例不合理和實驗設備陳舊等限制而明顯影響教學效果,針對這些問題,通過增加課時、調整教學進度、優化師生比例和改進實驗設備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采煤學實驗課教學效果,更好的支撐采煤學課堂教學。
[1]馬文頂,許家林,鄒喜正. “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課程實驗教學的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06:58-60.
[2]常聚才.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及創新能力[J]. 科技創新導報,2009,20:125-126.
[3]張嘉勇,郭立穩. 《礦山壓力》課程實驗教學方法改革[J]. 河北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4:30-33.
[4]華心祝,楊科,涂敏,余忠林,趙光明,張向陽. 加強采礦工程專業本科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對策分析[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3:103-106+113.
[5]張東升,屠世浩,萬志軍,馬文頂. 采礦工程特色專業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3:110-113.
[6]成云海,鮑鳴. 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地下開采空間概念培養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105-108.
[7]高存寶. 《礦山壓力及其控制》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 煤炭高等教育,1997,03:74-75.
[8]王寶學,楊同. 專業實驗教學中幾個有關問題的探討[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2,02:114-116.
[9]“礦業類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實踐”課題組. 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的研究[J]. 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1:104-106.
[10]翟新獻,周英,郭文兵. 采礦工程專業主干課程評估探討[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503-507.
[11]楊勝利,趙光普. 采礦工程專業培養模式與教學方法思考[J].亞太教育,2016,05:295-296.
[12]王寶學,楊同. 關于專業實驗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 中國冶金教育,2001,05:57-59.
李傳明,男,1985年2月生,博士,講師,就職于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采礦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