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斌
(黑龍江省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 黑龍江牡丹江 157100)
探究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鄭 斌
(黑龍江省海林林業局第一中學 黑龍江牡丹江 1571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的信息技術課堂已經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并促進了有效性教學發展。在該教學中,實現了目標導向的教學理念,適合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新標準。在本文中,首先對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分析該理念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并以相關策略進行積極闡述,以促進其教學高效性。
目標導向 高中 信息技術 策略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一種新模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高中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能促進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但在課堂實施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并制約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積極。所以,隨著新形勢的不斷發展,要將目標導向模式作為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主要途徑,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率。
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新形勢教學下提出的一種新模式,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完成,才能明確其中的發展規律。其中,教師要根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特點進行分析,為了提高實際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積極發展,不僅要構建合理的教學目標,還要設計出相對應的教學策略[1]。當前,目標導向的信息課堂教學需要將目標作為導向,并根據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以可行的、合適的課堂教學策略有效執行,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現代教學目標的有效實施。而且,將目標導向利用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還要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執行教學任務,從而保證教學效果的合理完成。
將目標導向應用到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能發揮較大作用,其一,它是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提出的新需要,因為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對信息的處理能力[2]。所以,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下,將該理念貫穿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二,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積極探究,因為該課堂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實現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與合作,所以,該理念應用到教學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三,能夠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創新性,因為目標導向理念具有較強實踐性,在其中能以不同的操作形式,為學生創建不同的操作環境,從而為學生的技能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1.明確教學目標
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形成能通過學習形成良好的預期效果,實現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相互促進,提高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3]。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首先要確立較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將目標導向作為主要的實施依據,從而保證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多種因素都能合理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確立良好的教學目標,不僅能使學生完全掌握信息知識,促進其實踐能力的形成,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優化教學策略
將目標導向理念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主要以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不同內容,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并以合適的教學策略有效實施,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當前教學實施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程序主要為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以及內省性知識,所以在這三種教學目標上,將以不同的教學策略有效改善。
(1)講授法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對于其中的陳述性知識,教師要采用講述法進行教學。該方法的執行不僅能使學生促進信息知識掌握的系統性,還能掌握到信息技術內容的全面性,從而保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知識結構初步形成,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促進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合理形成[4]。
(2)任務驅動法
對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程序性知識,特別是軟件的操作教學方式,教師要執行任務驅動式教學。首先,教師要確定出主要的教學任務,并對其合理設計。然后,激勵學生在完成任務驅動模式下,經過互相之間的分析與討論,發揮其問題的思考主動性,從而以自身能力完成教學任務。該教學方法的形成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及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還能將目標導向作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途徑。
(3)情景教學法
情景式教學方法主要利用內省性知識教學中,該知識的形成主要是教師以價值觀、意識形態等方式形成的。該教學方式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創建一些與信息技術教學相關的教學活動,并引導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能形成一種情感體驗,實現真實的實踐操作教學形式。該教學利用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效率,還能使學生形成一種知識學習認同感,從而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5]。
3.先進的教學方式
高中的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項先進的知識教學,其中包含的課程內容都符合學生的自身興趣,都能滿足學生的興趣。所以,在目標導向理念教學形式下,要將其應用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新的教學方法,如:課堂游戲以及課堂競爭等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供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為了保證該教學目標的有利實現,教師在課后還要為學生留作業,使學生能根據對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準確掌握信息技術知識的利用方式。
隨著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不斷推進,將目標導向教學模式積極貫徹能發揮較大作用。在新趨勢下,不僅要明確信息技術的主要目標,優化傳統的教學方式,還要促進目標導向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的可行性發展,從而提升信息技術教學效率,保證其教學進程的質量發展。
[1] 王曉鴻.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2] 陳輝濤.探討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5(7):361.
[3] 孫美玲.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19):188.
[4] 李建明.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5(17):224,226.
[5] 韓硉.目標導向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東方教育,2014(1):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