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帥
(聊城大學,山東 聊城 252000)
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娛樂性辯證思考
王帥
(聊城大學,山東 聊城252000)
娛樂類電視節目是我國電視節目的重要一類,為吸引更多觀眾,其必定要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藝術貴在創新,節目貴在求精。目前,很多娛樂類節目把娛樂性看得過重,忽略了節目的教育、傳播功能。娛樂類電視節目應該充分并正確發揮自身的娛樂性功能,以更好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
娛樂性;電視節目;觀眾;文化
娛樂類電視節目是以電視為傳播媒介,利用多樣綜合的表現手法,將多種娛樂性元素組合在一起,并在某一階段突出電視的休閑功能,單純地使觀眾精神輕松、身心愉悅的電視節目類型之一。當今,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形態和內容極為豐富。
娛樂由三個角度構成它的完整內涵概念。第一,娛樂是人們自我宣泄的途徑之一,它滿足人們生理、心理上的一些需求;其次,娛樂具有益智的意義;第三,娛樂有美感享受和美育教育的作用,它以高雅清新的格調,讓人從美學享受中獲取藝術上的啟迪,提升精神境界。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新媒體時代山東區域文化資源保護與傳播研究”(項目編號:14CJYJ06)的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王帥,男,山東淄博人,影視理論傳播與研究方向研究生,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代課教師。
(一)娛樂類電視節目娛樂性的優勢
1.節目更加平民化,草根化崇拜顯現。現在,很多娛樂類電視節目都打著“百姓參與,觀眾為先”的口號,確立了娛樂本身的平民性及與受眾進行親密接觸的方向。在傳播學受眾理論的層面上,娛樂節目更為看重受眾的主動參與,增進傳播者和受眾間的交流。這有利于娛樂類節目的生存發展。《超級女聲》的火爆,驗證了輕松準入的方式,使得大眾百姓成了節目的主體,從而引發了“全民關注”的熱潮和“全民同樂”的收視效果。
2.節目更具趣味性,娛樂化傾向明顯。受眾欣賞娛樂類電視節目,在享受其制造的輕松新穎的同時,個人心理也走進虛構世界,暫時獲得了某種輕松愉悅,減緩了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在大眾娛樂與自我娛樂相結合下,娛樂節目的存在和發展是合情合理的,電視節目娛樂化的發展更是無可厚非。《快樂大本營》為中國的電視熒屏提供了一種單純的電視娛樂形態,游戲色彩大大增強,娛樂性得到了強化。
3.節目趨向文化性,突出文化品質。娛樂節目有了嶄新的定位,在表演游戲等環節緊緊圍繞“文化”內涵,在開心歡樂的氣氛中融匯了人文關懷的韻味,將原本空泛的傳統文化轉變為雅俗共賞的精神享受,使受眾在幽默大笑之余,心靈受到教育。《天天向上》便是注重節目文化品質的典范,它定位在傳播中華禮儀文化,傳統的文化內涵搭接新媒體技術,提高了節目的立意和傳播效果。
(二)娛樂類電視節目娛樂性的問題
1.缺少創新,收視期望變失望。許多娛樂類電視節目在克隆與模仿中,缺少了變化與創新,失去了生命力。娛樂節目過多過濫,沒有不斷創新與變化,跟不上觀眾水平提高的步伐。這將導致一大批模仿者迅速枯萎,中途夭折。《非誠勿擾》成功后,各大電視臺相繼推出了相親節目,節目內容大同小異,觀眾因為節目的千篇一律而漸生無奈,審美疲勞,節目自然也慢慢失去了生命力。
2.缺少品味,通俗變為庸俗。很多娛樂類節目在娛樂方向上漸行漸偏,成為單一的搞笑,甚至專門迎合某些較為庸俗的心理需求。娛樂類的新聞并不把視角放在娛樂圈的發展新動向上,而是以名人獵奇、曝光明星隱私等作為重點。越多的綜藝節目也把娛樂性作為唯一的目標,并且把娛樂簡單地等同于搞笑。很多節目形式空泛,欠缺內涵,甚至為了搞笑而不惜走向庸俗。
3.缺少知識,娛樂變為“愚樂”。心理學認為,人性暗存在游戲中追尋刺激的心理偏向,娛樂類電視節目便逢迎這種潛在的心理偏向。但是娛樂并不僅是追求刺激,它還帶有其他屬性。娛樂自身有雅俗之分,娛樂類電視節目的主旨應該是讓觀眾獲得及時新穎、豐富全面的知識信息,升華觀眾的自身境界和審美享受。但現實中,上述問題被逐漸淡化,娛樂類電視節目變成了一臺嘩眾取寵的滑稽演繹,節目評價也僅僅取決于它能引來多少歡笑。
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娛樂性出現,有電視媒體適應受眾娛樂需求的內因,也是電視媒體發揮娛樂功能的外在延伸。正確規范電視娛樂性方向,需要我們用合理合法的觀念,堅持電視媒體職業道德,消除節目低俗誤區,健全文明娛樂文化環境。
用文明合法的娛樂精神指導消除庸俗化的娛樂偏向。娛樂僅是一種傳播要素、一種表現手段,代表的是一種傳播態度或方式。電視娛樂化的趨向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在娛樂精神的指導下,防范“娛樂過度”和“失禮娛樂”,消除低俗誤區,讓娛樂要素逐漸走回理性,促進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文明制作與傳播。
用媒體職業道德健全文明的娛樂文化環境。電視媒體作為傳播媒介之一,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思想立場和文明輿論導向;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提倡電視節目多樣性;制作播出新穎多變的娛樂類電視節目,努力滿足并積極提升觀眾的文化娛樂需求。要特別重視媒體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娛樂類電視節目的立體管理,嚴格把握節目制作播出的各個環節過程,以規范的制度流程保證電視娛樂的健康繁榮和良性發展。同時要弘揚電視媒體職業道德,樹立其社會責任意識,維護自身媒體形象,努力營造蓬勃健康的娛樂文化環境。
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娛樂性是具有兩面性的。我國在創作這類電視節目時,應該盡量避免只注重娛樂性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要充分發揮娛樂性的正面作用。應該把握住節目的傳播、受眾等關鍵,充分發揮娛樂類電視節目的娛樂性元素,在不違背社會效益的同時,讓我國的娛樂類電視節目融入多種形式,走向多元化道路。
[1] 蔣佶成.電視娛樂節目的審美追求與價值定位[J].傳媒觀察,2010(08):51-52.
[2] 姚休,李哲瑩.“電視娛樂化”現象的探析與思考[J].試聽縱橫,2007(05):4-7.
G222.3
A
1674-8883(2016)12-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