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蕊 翟幗旗
(中國傳媒大學 電視學院,北京 100024)
淺析電視新聞片的意境之美
肖雪蕊翟幗旗
(中國傳媒大學 電視學院,北京100024)
本文主要分析電視新聞片中對于內容的藝術性表達形式和對意境美的應用,闡釋在內容生產方面電視新聞片意境的重要性及實現方式。所謂電視新聞片中的意境,就是通過鏡頭語言將熒屏展現的客觀事件與創作者抒發的思想感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境界,從而達到意境美。基于電視新聞片的影像呈現形式,意境的表達在重要性、可操作性和程度的把握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和方向。
電視新聞片;意境;藝術性
所謂藝術意境,是指藝術形象或情境中出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統一,能夠蘊含和昭示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的至高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說”,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所提到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言有盡而意無窮也。”這種“詩性”在形象之外,又寓于其中。所謂境界,是“生活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的有機統一。
電視新聞片本身有著“客觀性”“時效性”等諸多關于“生活真實”的概念,但基于其影像的表現形式以及受眾的欣賞需求,藝術化的表達成為了電視新聞片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一)電視新聞片藝術化表達的必然性
新聞片的內容創作雖然要求竭盡所能的客觀真實,但是基于其電視的播出平臺以及影像的表達方式,其本身的呈現就是形象大于概念。而蒙太奇的敘事模式是電視新聞片的主要表現形式,這就要求其運用藝術化的表達手段。
(二)電視新聞片意境表達的重要性
意境美能引人入勝,使人如身臨其境,在某種角度上增加了電視新聞片的可感性、真實性。電視新聞片真實地“復原”客觀現實,并傳達生活的神韻、詩性和哲理,此時的真實已非現實本身,而是成為一種審美現象。增強電視新聞片的意境美,能提高電視新聞的藝術感染力和傳播價值,在內容本身和傳播層面上都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電視新聞片基于影像的承載,蒙太奇手法的運用以及聲畫關系的考量都是其意境之美的表達方式,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契合,新聞性和文學性的相對統一。電視新聞片是對生活流程的提純和釀造,在內容制作上要使得其表達方式更加的藝術性,從而展現電視新聞片的意境之美。
(一)電視新聞畫面的藝術化
雖然說電視新聞攝影由于事件的“正在進行、不可復制”,更多的是“抓拍、搶拍”,更注重的是一種時效性,而非藝術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畫面的美感,能夠極大程度地提高影像的質量。另外,對于某些影像一定程度的特意表達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這種藝術化的夸張也有有一定的客觀性和使用限度,始終不能脫離“電視新聞片”這個概念。
1.電視新聞片畫面的虛實相生。虛實相生是意境的重要表現方式,電視畫面不僅是客觀紀錄,也是電視新聞工作者創作意圖的體現。作為一種手段,它必須反映使用者的立場、觀點、藝術水平和創作風格。
2.電視新聞片對于細節的把握。細節可以深化主題,讓新聞變得生動豐滿。電視新聞的故事化表達,是對新聞事實材料的精心選擇和建構,也是對新聞人物性格命運的展示和探索。具有傳播力和感染力的新聞故事,一定是盡量追求個性化、精細化的文本內容。
(二)電視新聞片文字的藝術化
解說詞對于畫面的補充也極為講究,聲畫對位或錯位的選擇,聲畫單一同步敘事,還是多條線索豐富畫面內容,都是藝術化表達的重要途徑。電視新聞既要講究鏡頭語言的藝術性,又要講究電視新聞文字的藝術性。
1.電視新聞片解說詞本身的藝術化。雖然在電視新聞片中,畫面是第一位的,聲音只是畫面的從屬,但解說詞在電視新聞中的作用很大,運用范圍也很廣泛。解說詞據有串聯畫面,整合信息,彌補畫面不足,提升畫面內涵,闡發思想感情等多種作用,其本身的藝術化也是表達電視新聞片意境之美的重要方式之一。
2.電視新聞片聲畫關系的選擇。電視新聞的聲畫關系是以聲畫各盡所長,而又相互融匯的雙主體關系。聲畫要素的完美結合,要達到“兩條腿”走路的理想傳播效果,使畫面聲音各自相對的重要性得以充分顯現,這樣才符合電視新聞的特點,同時也能提升電視新聞的藝術性和可觀賞性。
隨著信息量的不斷放大,聲畫對位的信息量可能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而聲音與畫面關系的把握就可以生成一種審美元素,一種意境之美。
創造電視新聞片的意境美,內容上必須注意顯示靈氣神韻,不說滿,不透底,只求主題的適度點化,側重情感因素的流露,并通過構圖、光效、音響、節奏、解說等多種手段使之得到還原、強化和升華,讓觀眾去想象。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把握其藝術美,使其達到內容與形式的雙美,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相對統一,在有限的內容表達中創造韻味,意境之美。
[1] 張百玲.電視新聞片的意境美[J].科技創新導報,2010,22(1):56-58.
[2] 陳列.蒙太奇是創造意境的獨特手段[J].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02):15-17.
[3] 王濤.電視新聞解說詞的功能和寫作特點[J].西部廣播電視,2015(03):22-23.
[4] 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
[5]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81.
[6] 張天星.淺析影視新聞專題片拍攝的紀實性與藝術性[J].藝術教育,2015(01):74-75.
[7] 張亞敏.電視新聞專題片的藝術化表現[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3,02(1):33-34.
作者簡介:肖雪蕊(1992—),女,山東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電視編導專業碩士。翟幗旗(1992—),女,山東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媒體策劃與運營專業碩士。
G222.3
A
1674-8883(2016)12-01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