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意玲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云南 怒江 673100)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探究
李意玲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廣播電視臺,云南 怒江673100)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媒體領域開始受到網絡的各種沖擊,互聯網已經快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工作內容、信息傳播途徑影響力等都有了巨大的改變。此外,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編輯自身的價值觀念有很大的影響,部分新聞編輯出現職業素養下降等現象。因此,應加強對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這一群體的重視,增強媒介素養,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和道德水平,從而更好地順應社會的發展。
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逐漸提高,自從進入信息時代后,大量的新型傳播媒介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手機、互聯網等。在當今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事業受到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等的影響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在新媒體時代下有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聞編輯這一群體對新聞信息的控制力,改變了傳統新聞編輯的工作形式,從而帶給他們更多的挑戰。在當今數字化、信息化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以往的新聞傳播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新聞編輯這一傳統新聞的“把關人”地位變得毫無意義。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主要就是個人定位、專業技能以及知識結構。
(一)降低了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控制力
傳統的新聞編輯在新聞信息的篩選上,有著極大的控制力,他們有權決定傳播哪些信息、刪除哪些信息。但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不再是以往新聞信息的唯一把關人,其對信息的控制力大大下降。由于傳播媒介越來越多,信息的傳播也越來越簡單,信息不再是以往的稀缺資源,這樣一來新聞把關人就不再僅僅是新聞編輯,而是人人都有權利做新聞傳播的主體,每個人都能對新聞事實進行轉發、評論。
(二)改變了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
以往的新聞傳播都是以報紙、廣播以及電視作為主要傳播渠道進行的,新聞編輯的日常工作內容也就是策劃、設計新聞報道,不需要和受眾進行交流溝通。但是,在當今數字化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成為新聞發布的重要場所,受眾在這些平臺上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從以往的幕后工作轉移到前方來,不僅僅需要有策劃、編輯能力,更要綜合具備“采、編、寫、播、控”多種能力,尤其是和受眾的交流溝通的能力,這也是目前新聞編輯缺乏的能力,導致常常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法很好地和受眾交流,使問題擴大化。
(三)新聞編輯普遍缺乏社會責任感
新聞編輯是新聞信息傳播效果的重要責任人,新聞信息的傳播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受眾對新聞事件有更清楚的了解,二是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傳播的目的能否實現,大量的新聞信息能否對社會進步起到推動作用,這些都是未知的。在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而新聞編輯在新聞傳播上承擔的社會責任越來越少了。
總的說來,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帶來的挑戰和他們自身的媒介素養有關。因此,我們要極其重視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新聞編輯媒介素養的培養。
(一)明確新媒體時代下的定位
在傳統的新聞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新聞信息進行嚴格的把關,其工作目標和動機就是定位。再加上傳統媒體時代下受眾只能被動地接收新聞信息,他們無法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此新聞編輯就不需要考慮受眾的感受。但是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播途徑越來越廣泛,新聞傳播主體有了很大的改變,新聞編輯已經不僅僅是以往的把關人了。所以,新聞編輯應該明確自己在新時代的定位,不僅是媒體信息的檢索者和使用者,更是信息資源的配置者和選擇者,要想留住聽眾、留住讀者,就必須貼近民生,體察民意。此外,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受眾使用的平臺、信息化產品也越來越多,新聞編輯應該不斷明確自己的定位,不斷努力學習,做更好的新聞人。
(二)培養靈活的應變能力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編輯人員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更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但筆者相信只要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練習,新聞編輯就能創造出更多高質量的新聞。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新聞事件,新聞編輯必須具備靈活應變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考慮到事件發生的多方面因素,以便更好地把信息傳遞給受眾。此外,新聞編輯還要靈活地解決受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和質疑。
(三)培養行知并重的素養
新聞編輯在傳統新聞領域中,更多地被稱為“專業型人才”,主要是對新聞內容進行策劃、編輯等。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這樣簡單的工作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需求,而要求新聞編輯有著更加復合型的知識結構。由于新媒體時代下工作形式的改變,新聞編輯自身的行知并重能力越來越重要。總之,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不僅要有扎實的新聞基礎,更要有全面的知識素養。
近幾年,新媒體的廣泛應用使得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導致新聞編輯在某一些領域的影響力,隨著信息的處理方式與傳播渠道的變化發生變化。另外,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很多新聞編輯方面的工作人員的主觀價值也開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職業責任感不斷下降。因此,在如今這個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時代中,我們要求新聞編輯工作者建立起和當今新時代以及新時期相互適應的一種媒介素養,繼而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新聞編輯者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水平,從而真正地做到適應當前新聞時代的發展潮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聞編輯這一群體要想在當今社會中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對自己重新定位,培養良好的媒介素養,成為更好的輿論引領者。
[1] 李新國.基于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的高校外語專業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4,12(5):120-124.
[2] 王沈華.思想品德課提高學生媒介素養的思考與探索[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3):97-101.
G214.1
A
1674-8883(2016)12-0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