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婷婷
(羊城晚報,廣東 廣州 510085)
探討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責任及其策略
沈婷婷
(羊城晚報,廣東 廣州510085)
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在任何時刻都不容忽視,然而網絡的普及衍生出眾多不良的社會傳播內容。文章結合新型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特點,對如何優化主流媒體的引導路徑進行了探討。
新媒體;輿論;引導
網絡的興起對國內乃至全球的紙媒都產生了致命沖擊,傳統媒體開始轉向網絡媒體的運營。論壇和微博首先進入網民視野,作為新媒體的代表,它們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正確發揮主流媒體的引導作用并優化網絡傳播路徑,成為當今互聯網行業的重要課題。
(一)主流媒體的概念
廣大學者對主流媒體的定義異曲同工,總結起來就是具有強大的公眾威信力與粉絲群,對社會意識形態可以摧毀也可以重建的一種媒體。主流媒體分兩種,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傳統媒體就是依靠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實現傳播目的的媒體;新型媒體即通過網絡方式進行傳播內容的媒體,也就是新媒體。以新型媒體為主的主流媒體具有廣泛的受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將一條新聞傳播到百萬受眾的耳朵或者視線里,僅僅是幾秒鐘的事。也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傳播功能,眾多新媒體紛紛興起,競爭日益殘酷。為了博人眼球,一些媒體工作者甚至開始打“色”“性”的擦邊球,將新聞內容惡俗化,從而將大眾文化水平嚴重拉低。
(二)主流媒體作為“意見領袖”所承擔的責任
在新媒體環境下發展起來的主流媒體,由于是傳統媒體的分支,因此仍然具有較強的公信力與說服力。在網民眼里,通過其傳播的消息無疑都是通過權威論證的,具有專業性。考慮到這點,主流媒體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為網民的信任買單。對任何網絡信息的來源都要進行核實論證,對于新聞內容的評論程序也要進行專業性和權威性設置,最大程度上保證優良、健康、正確的網絡風氣。
優化主流媒體的引導路徑必須結合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發揮各自的優勢與長處,對主流媒體的傳播路徑進行優化。
(一)強化傳統媒體的輿論平臺
1.對傳統媒體的報道方式進行創新。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多為單向傳播,受到其傳播媒介的限制,如電視、廣播、紙媒等無法實現實時互動,如網絡媒體新興的“彈幕”則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媒體與受眾之間交流的方式。然而,電視、廣播之類的傳統媒體從各方面都很難實現這一點。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導致觀眾的廣大呼聲無處可發,因此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新型媒體。想保證傳統媒體不被淘汰,需要充分發揮對公民的作用,對政府要頒布的信息和政策進行監督,采集內容時深入群眾,報道內容以表達群眾呼聲為主,發揮其實質作用而并非僅僅服務于政府等官方部門。
2.對傳統媒體內容進行深入報道并發揮新聞評論的作用。對于媒體而言,新聞實事的傳播都是輔助性功能,最重要的是通過傳播內容了解受眾的態度與觀點。充分發揮新聞評論的作用,體現新聞評論的價值,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激活”媒體。例如,對于時政類的新聞欄目,可以增加新聞記者對新聞內容的評價,而對監管類新聞欄目,則需要強化評論隊伍的專業性與權威性。除了專家評論,大眾平臺的建立也要重視起來,為大眾開設專門的評論專欄,傾聽群眾的聲音,對媒體的發展能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對新聞內容進行深入報道的優點體現在兩方面:通過對新聞本質的剖析,便于新聞工作者發現更多的新聞點,對觀眾而言則可以大大拓展其思維空間,加深對新聞事件的認知;其次,深入報道可以對網絡傳播的民生問題進行探討和驗證,并對政府等相關部門公開監督,進而正確有效引導網絡輿論的發展方向。
(二)優化新型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路徑
1.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新型媒體的網絡平臺是一個巨大的搜索引擎,在這個強大的平臺上,任何熱點、事件都無法遁形,甚至每個人的個人信息、資金信息,還有一些連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也就是曾經被傳瘋的“人肉搜索”。因此,可以發揮網絡的這一特質,對新聞信息以及暗藏的新聞線索進行搜索,或者通過密切關注各個新媒體平臺的大V,對其發布的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進行核實之后及時傳播,也能獲取一手資源。其次,對互聯網的各種運行機制進行優化,如應對機制、反應機制和預警機制,以實時監督網絡輿論的動向,保證正確輿論導向的誕生。
2.重視培養意見領袖。每個新媒體平臺都有大V,涉及各個領域,最常見的是娛樂圈。每位明星的背后都有一雙幕后“黑手”,在這雙“黑手”的運作下,一位明星的粉絲少說上百萬,上不封頂。當一位明星發布一個動態,至少會有一萬的轉發量,而一萬人身后的潛在市場將會帶動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蝴蝶效應”原理。因此,一位健康、積極向上、正直、智慧的意見領袖對于媒體的正確輿論導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優化主流媒體的保障體系
1.開發媒體新型技術。當今的眾多互聯網公司已經實現了通過網絡對員工的日常工作進行監控,而非攝像頭。上面已經說過,但凡跟互聯網接觸,所有信息將無所遁形。既然公司對員工的監控可以通過網絡數據實現,那么對整個互聯網的管理也可以通過網絡監控系統實現。研究并開發新型技術對網絡分散的數據進行整個管理,并通過云計算等技術對網絡輿論動態展開監控,及時消除不良言論或者不正的思想觀念,避免其他網民受到蠱惑,形成不良的網絡風氣,進而影響社會風氣。
2.打造良好的互聯網氛圍。健康的互聯網氛圍是保證媒體輿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前提條件,首先需要從網民自身素質入手,提高網民的判斷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其次,對意見領袖應增強其自律性,真切有效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與影響力。
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流媒體對社會輿論的導向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為了保證社會輿論的良性發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網民的判斷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強意見領袖的社會責任感,并通過相關技術隨時監督社會輿論的動向。
[1] 楊易旸.新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輿論引導責任及其路徑優化[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39.
[2] 王悅婷.新媒體環境下的輿論引導[J].新媒體研究,2016,2(5):25+63.
G206.2
A
1674-8883(2016)12-0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