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花新品種對比試驗
對申報云南省認定的紅花新品種,進行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抗病性和品質鑒定,為云南省紅花新品種認定和區域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選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選育的6個新品種4Y45、4Y46、4Y47、4Y49、4Y50、4Y51進行對比試驗,以彌渡紅花為對照。試驗地在永勝縣濤源鎮,海拔1 238 m,屬金沙江干熱河谷氣候,年平均氣溫20.6℃,無霜期350 d,光照充足。試驗田土壤為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面積9.3 hm2。
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共21個小區,小區面積14 m2,,每公頃約15.4萬株。小區間設寬30 cm排水溝,四周設保護行。
記錄參試品種關鍵生育期,盛花期觀察各品種花色,成熟期每小區取20單株調查植物性狀和經濟性狀,收獲時按小區單收單打,曬干后對各小區籽粒產量進行稱重,并折算成單位面積產量。
2015年10月18日機械整田,施金正大15∶15∶15復合肥34 kg做基肥。10月19日播種。11月4日間苗,10月26日出苗,12月3日進行中耕除草。分別于11月24日、1月16日、2月17日、3月15日、3月28日灌水5次。危害的害蟲主要有蚜蟲、臭蝽象等,用吡蟲啉防治蟲害4次,防治時間為11月10日、12月9日、12月31日、1月20日。未發現病害,也未進行防治。由于試驗點冬季氣溫高,未發生凍害。
4.1 生育期。參試品種中4Y46生育期最短,比對照短5 d,其余品種間差異較小,與對照相差1~2 d(表1)。參試品種均為10月19日播種,出苗期、蓮座始期和莖伸長期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小,分枝期4Y46和4Y47較早,比對照提前了9 d,其余品種與對照相比差異較小。4Y49始花期較晚,比對照推遲了4 d,4Y46最早,比對照提前了10 d,因此終花期和成熟期相應提前。
4.2 植物性狀和經濟性狀。參試品種中4Y51葉片和苞片刺數均較多,且盛花期花色為黃色,與對照及其余品種差異較大,其余品種刺均較少易于采收(表2)。株高4Y46最矮,4Y49最高,與對照相差20 cm以上,其余品種與對照差異較小,在3~7 cm之間。莖粗、單株分枝數、單株果球數、果球直徑、千粒重、種子單株生產力不同品種間差異較小。果球著粒數4Y46最少,比對照少69.3粒,4Y50最多,比對照多47.7粒。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

表2 參試品種植物性狀和經濟性狀

表3 參試品種產量
4.3 產量。參試品種花絲產量4Y47最高,比對照增產4.5%,其余品種均比對照減產,除4Y50外,均減產20%以上(表3)。籽粒產量4Y49比對照減產23.1%,其余品種均比對照增產,4Y45增產1.8%,4Y46增產38.7%,4Y47增產5.8%,4Y50增產9.5%,4Y51增產4.7%。
綜合以上分析得出,4Y47株高適宜,葉片和苞片少刺,易于采摘花絲,花絲產量最高,籽粒產量較高,表現優異,應進一步試驗,并總結出適宜該品種的種植模式,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提供良種良法。
674205 云南省永勝縣濤源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李德安 彭秀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