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國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
袁清國
本文分析和闡述了新礦集團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簡要地表述了系統建設的背景、思路及目標,著重地分析了系統總體設計規劃、功能規劃及創新點。通過該系統的建設和使用,進一步提升了新礦集團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了煤炭企業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模型,為煤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兩化融合提供了經驗。
全面 內部市場化 管理信息系統 建設與應用
目前,在企業快速發展及嚴峻的煤炭形勢下,針對企業經營壓力逐步加大的實際情況,集團以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的推廣與應用作為集團公司管理升級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推動市場化管理向縱深發展,推動集團公司企業管理向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方向進步,實現降本增效、管理升級、應對危機、共渡難關的目的,從而繼續保持集團公司全面、協調、高速地發展。
結合新礦集團6級市場化管理模式,切實落實6級市場管理理念,實現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提升運營效率、堵塞管理漏洞和礦井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的需求。系統建成后實現以下目標:
第一,形成一套統一的全面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指導集團各生產礦井及非煤單位的市場化管理活動。
第二,實現從預算管理、日常管控、績效考核、成本分析等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管理。
第三,規范管理過程,從根本上改善管理手段。改變以往手工為主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以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企業管理的執行環境,實現目標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結合的規范性管理。
第四,實現信息互通與共享。通過數據的集中式管理,提高信息的集成度,使管理層能夠全面把握企業運營狀態,及時、準確地做出決策,有效增強集團公司對下屬礦井的管控能力和水平。
(一)業務模型分析
通過對新礦集團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分析,得出煤礦經營管理活動主要包括:預算管理、成本控制、日常管控、工資結算四個核心業務域。
第一,預算管理。預算管理按預算周期分為年度預算、月度預算。年度預算的編制,根據集團公司對煤礦下達的各項生產經營指標,礦對下屬的煤炭生產公司、洗選發運公司、物業公司、直屬部室分別編制材料、人工、電力、租賃、修理、差旅等可控費用預算,以及不可控費用、沖減費用的預算,最終形成礦利潤預算。
第二,日常管控。日常管控,是指日常生產活動管理及為經營結算提供支持的工作量、各種支出費用的日常收集。從費用支出的角度來說主要分為可控費用和不可控費用。這些工作量及費用項目形式多樣,管理模式多樣,參加部門眾多。站在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其只是對數據的收集、確認、使用的過程。
第三,績效考核。根據各職能部門的業務分工不同各部門的考核內容也不盡相同。例如,技術部主要考核文明施工、工程質量、專業罰款、月度計劃完成考核、回收率考核、重點工程考核等;經營管理部主要考核單體租賃、材料費用、風動工具租賃費考核、工區預算差異率考核、材料丟失考核等。
第四,工資結算。結算包括礦對公司、公司對專業、專業對工區、工區對班組、班組對個人的結算。重要的結算主要有兩級:一是礦對區隊工資結算;二是區隊對工人個人工資結算。每級結算對相應的計量、單價、費用支出,根據不同的結算歸集方式,計算出各個結算主體的結算額。
(二)設計模型分析
通過對市場化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分析,抽象出以下設計模型。主要包括:
第一,基礎配置定義。定義市場的主體、客體、市場級別、產品項目、費用項目等內容。
第二,預算管理。其主要是根據每級市場主體的管理重點不同,分別進行各自管控指標的預算管理。
第三,結算管理。根據每級市場的日常考核結果對相應的市場主體進行工資結算。
第四,日常管控。其主要對市場化運作過程中各級市場主體的工作量和費用進行統計收集。
第五,對比分析。通過對將結算與預算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實現事中的控制和事后考核
(三)外部系統接口關系
由于市場化的管理涉及的日常管控數據較多,需要從其他管控系統中抽取數據,所以存在同其他外部系統的接口關系。
例如,材料費、材料維修費從材料管理系統提取;租賃費、修理費從設備系統提取;人力資源有關數據從人力資源系統提取;產量、進尺有關條件及數量、洗出煤量從生產調度系統提取;罰款從獎罰系統中提取;安全考核情況從安全系統中抽取等。
(一)系統管控目標
根據集團六級市場劃分,一、二級市場主要面向集團和礦領導使用,所以將一、二級市場的管理目標定位為收入利潤管控中心,通過各礦收入、支出、利潤的集中展示達到了解全集團收入支出、利潤的宏觀目標。三、四級市場主要為各礦經營考核部門使用,所以將三、四級市場的管理目標定位為成本控制中心,通過考核部門對具體基層單位的日常考核,突出礦對下屬部門的成本控制,實現日清月結。其中,日清是過程控制,月結作為結果考核。
(二)功能劃分
根據上述管理目標,通過業務模型的分析和設計模型的抽象,規劃系統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二級市場應該包括預算管理、結算管理、價格管理、收入、支出、利潤分析功能。并且和財務系統、物資系統、銷售系統等外部管控系統結合,突出收入利潤的分析和統計功能。
三、四級市場應該包括價格管理、結算管理、交易管理、成本預警及分析模塊,突出成本的控制功能。
五、六級市場應該包括班組管理、人員管理、崗位管理、出勤管理、價格管理、班組收入、個人記分模塊,突出精細化管理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公開。
(一)創新點
第一,領域拓展。從生產領域向經營領域橫向拓展,使內部化管理由單純成本中心控制手段拓展到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全面作用的管控手段。
第二,主體延伸。市場一級主體由二級單位向集團公司縱向延伸,使集團職能部門成為企業第一級市場主體。各類節支和增收指標落實到職能處室,按管理要素分類,直線指導,聯責考核。充分發揮職能處室的業務指導作用,提高職能部門的管理積極性。
第三,機制優化。按照量化考核、績效評價、獎罰分明的原則建立科學的正、負激勵機制。對影響企業效益的重點指標從集團處室到基層區隊自上而下地層層分解,推行目標管理和承包管理。
第四,手段提升。實現從預算管理、日常管控、績效考核、成本分析等經營活動的全過程管理,對事前預算、事中管控、事后考核提供了系統支持,提高了管理效率,提升了管理手段。
(二)效益分析
新礦集團2014年在推廣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后,尤其是煤炭經濟形勢低迷的情況下,原煤綜合成本實現了年均5%以上的下降。如果全面內部市場化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在煤炭行業全面展開,將會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單位為山東能源新礦集團通訊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