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交通作為旅游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對旅游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通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著旅游的發展,交通狀況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現如今,旅游者對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旅游業的發展對交通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代偉人毛澤東在他的偉大詩篇《長征》中所說的“烏蒙磅礴走泥丸”就是現今的昭通。這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濃郁的民族風情、豐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作為云南旅游發展中的后起之秀,昭通將以更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人們面前。
2016年1月12日,記者隨行采訪,當汽車駛進昭通境內時,昔日的羊腸小道變成了寬敞的大道,延伸在昭通大地上,宛如一條巨蟒穿行于密林之中。驚喜之余,不得不贊嘆昭通的發展速度已步入了快車道。
科學謀劃 周道如砥
昭通的發展難點在交通,希望也在交通。中共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在昭通調研時說:“金沙江對內開放合作經濟帶的建設要依托黃金水道,但又絕不止于交通的改善,而是一次發展的升級?!边@話道出了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思路——以綜合交通為重點的“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強筋骨、暢血脈,優化資源區域布局,著力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增長引擎。
為此,昭通把交通作為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關鍵突破口。2015年12月26日,隨著麻昭高速通車,貫穿云南的南北大通道——文山富寧至昭通水富實現全程高速,解決了出滇、進川之交通瓶頸,昆明市民開車至成都、重慶也更加便利了。這條貫穿云南南北的高速大通道猶如一條即將騰飛的巨龍,正引領昭通人民通江達海。而此舉更為深遠的影響是,麻昭高速公路通車以后,云南的高速公路將和水富港聯系起來,整個云南的貨物就可以通過長江進入全國各地。
麻昭高速開通,對昭通市的發展而言是一顆關鍵的棋子,落子后滿盤皆活。同時,就在昭通立交區橋梁下部,一條通往大山包的一級道路,已由云南省公路局承建,昭通旅游將由此而被帶動起來。接近魯甸的一座“貴州威寧立交”,引導來自貴州威寧、六盤水、赫章等地的車輛,與長江第一港水富港對接。在“十三五”期間,昭通將實現縣縣通高速,通往每一個縣的高速,其起點都與昭會、麻昭、水麻高速相接,南北大通道這條巨龍,將帶動昭通經濟一起騰飛。
昭通交通主動適應新常態、自覺擔當新使命,抓項目實施,構筑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邁入新階段。南北大通道全線貫通,昭通結束了中心城區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鎮畢高速全線開工,大山包一級旅游公路開工建設,幾條高速公路即將完成前期工作,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全面鋪開,昭通中心城市南客運樞紐站推進建設,水富港擴能工程做好開工準備,路網運輸通道及樞紐構建進程全面提速。這極大地改善了昭通的發展基礎和發展條件,也使昭通在“十三五”期間建設“一樞紐、一門戶、一走廊”成為可能。這也是昭通“十三五”發展定位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
交通固定資質投資再創歷史新高。 2015年完成公路水運固定資產投資103.27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高速公路、國省道改造完成投資約70億元,成為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的絕對主力。超出年初確定投資目標11個百分點,比2014年高出11億元。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投資增幅逐年收窄的大背景下,公路水運投資為服務全市穩增長作出積極貢獻。爭取部省項目和資金支持再創新輝煌。都香高速、昭樂高速、巧蒙高速、水富港擴能工程、金沙江向家壩至溪洛渡高等級航道建設工程納入《云南省五大基礎網絡發展規劃(2016-2020年)》,沿金沙江高速、國道G356得到部省支持,為啟動綜合交通建設五年會戰奠定堅實基礎。除麻昭高速、昭會高速外,爭取到位上級補助資金48億元,連續三年排名云南全省所有州市前列。 “一事一議”模式開創了農村公路建設新局面。通過開展村兩委“一事一議”實施通村硬化項目試點,縣鄉主體責任得到了強化,基層組織和農村群眾參與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建設成本下降了,建設工期縮短了,建設進度加快了。 “一事一議”模式開辟了一條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農村公路建設新路徑,得到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和鼎力支持。探索7座小型車輛參與班線客運取得突破性進展。主動適應多元化、高品質、定制化客運服務需求,率先在云南全省開展7座小型車輛參與班線經營試點工作。目前,試點工作得到了上級行業主管部門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社會各界好評如潮。下一步,正在繼續鞏固和擴大試點成果,在昭通更大范圍內進行推廣。
昭通交通的極速發展將有力地支撐起富民興滇的夢想。為加快把云南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而麻昭高速的全線開通為云南省綜合交通3年攻堅和“十二五”圓滿收官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絲路旅游 百花競放
“絲路馬幫鈴聲遠,絲路文化永留存”。2015年,為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機遇,共同樹立品牌形象,抱團發展旅游經濟,增強區域影響力和對外知名度,昭通向川、滇兩省的成都、昆明等12州市發出倡議,重塑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生命活力,共同打造和樹立“南方絲綢之路精品旅游環線”品牌。
近年來,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昭通獨特的資源稟賦,為旅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山水、民俗、氣候、生態、文化等差異化旅游度假產品,使得昭通成為省內外游客旅游觀光的重要目的地。大山大水大峽谷孕育了神奇的烏蒙山水,昭通市擁有生態旅游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工業旅游資源、養生旅游資源等眾多優秀旅游資源。昭通旅游資源稟賦高,開發潛力巨大,全國74種旅游資源基本類型中,昭通就有58種,西部大峽谷溫泉、大山包、豆沙關古鎮、扎西會議紀念館、小草壩、黃連河等已經成為省內外游客旅游觀光的重要目的地。昭通文化底蘊厚重,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南夷文化、巴蜀文化在這里碰撞與交融,威信、彝良、鎮雄紅色文化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與2010年相比,2014年,昭通接待海內外游客從591萬人次增至1800萬人次,增長了3倍,年均遞增32.1%;旅游總收入從20.1億元增至85億元,增長了4.2倍,年均遞增43.5%;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從1.9%增至5.07%,首次突破5%大關。
“與昭通秀麗奇異的旅游文化資源相比,目前昭通旅游在昭通全市的GDP占比是不匹配的?!敝泄舱淹ㄊ袝浄度A平指出,昭通旅游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經過多年的旅游產業打造,昭通旅游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基礎。昭通要素體系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體系基本健全,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的旅游接待能力。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宣傳營銷,昭通旅游產品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干部群眾對發展旅游促進昭通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有了普遍的認同感,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在國家建設“一帶一路”和面向西南開發橋頭戰略的歷史性機遇下,昭通正圍繞旅游強市建設的發展目標,大力實施旅游扶貧工程,以推動昭通旅游再上新臺階。
2015年,昭通市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2065.79萬人次,同比增長14.77%;實現旅游總收入113.3億元,同比增長33.3%。完成旅游總投資37.75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30億元的126%。其中,“四個一批”項目完成投資30.008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0.02%。旅游配套設施完成投資2.3億元。魯甸6.5級地震災后旅游項目恢復重建完成投資5.45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26%。
2016年,昭通的旅游工作主要圍繞“一心、兩點、三帶”開展。一心,即昭陽集散中心。把昭陽建設成昭通旅游集散中心,抓好昭陽區的產品、配套以及環境建設。抓好昭陽古城、大山包景區、龍氏家祠、寧邊花海、綠蔭荷花觀光等產品建設,旅游廁所、交通導視系統等配套設施建設,整治昭陽城區臟、亂、差現象,提升昭陽區人文環境,積極倡導旅游企業誠信經營,提升昭陽城市形象。兩點,即大山包、西部大峽谷溫泉兩個引爆點。舉昭通全市之力抓好大山包和西部大峽谷溫泉的開發建設,以兩頭帶中間,全面推動昭通旅游發展?!叭龓А?,即昭水南絲綢古道、水巧高峽平湖、鎮彝威紅色文化三大旅游產業經濟帶。以昭水南絲綢古道和鎮彝威紅色文化旅游產業經濟帶為重點,推進三條大旅游產業經濟帶的規劃策劃、招商引資和宣傳營銷等工作。
“十三五”時期,隨著昭陽—大山包一級景觀大道的建成,都香、宜畢、宜昭、昭瀘、昭樂、巧蒙、沿江等7條高速公路以及渝昆鐵路、隆黃鐵路和昭通機場遷建等項目的加快實施,昭通旅游的通達性和便捷性將進一步提升。昭通將在2016年底前完成大峽谷5A級景區的創建;大山包景區游覽車環湖觀光設施、景區游道、國際翼裝飛行培訓基地、自駕房車營地、游客休息站及集鎮接待服務設施建設, 2016年底前完成4A級景區申報;抓好小草壩景區開發建設,確保2016年4月底前全部建成并對外營業;全力推進豆沙關品質提升工程,確保2016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并完成4A級景區的申報工作。
此外,昭通正在抓緊抓好昭陽古城、烏蒙古鎮、葡萄井彝族文化、龍盧家祠、綠蔭荷花旅游景區、大龍洞景區,魯甸桃源片區伊斯蘭文化,威信灣子苗寨、扎西會議舊址,綏江千年漁村、水上娛樂城等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一批3A級景區。
旅游興則昭通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新思路,建設旅游離不開大手筆。旅游資源是昭通取之不竭的財富,旅游產業的發展必將成為昭通可持續發展的長遠依托。
昭通交通的大發展,勢必帶動昭通旅游的大提速。旅游與交通從來都是利益共同體,“行”是旅游六要素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交通行業的發展將推動旅游市場的發展,而旅游市場開發又反過來促進交通行業的運營。交通是旅游的通道和媒介,是構成完整的旅游功能系統的必要組成部分。昭通以交通為重點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將使高速公路成為串聯景區景點的旅游精品線和豐富游客體驗的一道亮麗的流動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