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嶺 王振懷 宋學章 郭金龍 孫家強 高才全
歷來“中醫體檢”有觀大便辨疾病之說,糞便是檢查身體健康狀況一個非常好的直觀指標,應用在南美白對蝦養殖管理過程中同樣起到健康晴雨表的作用。
1 檢查糞便的意義
通過對南美白對蝦糞便的外觀、氣味、長度、粗細這四個指標現場檢查,可第一時間了解到對蝦攝食及其腸道狀況,進而發現餌料投喂足夠與否和腸道是否健康的問題,及時做出管理上準確調整和處理,對養殖成功與否具有重要的意義。
2 糞便獲得的方法及時間
不同的養殖模式糞便獲得的方法不同,如池塘養殖可通過料臺獲得,工廠化養殖可用抄網在充氣點附近獲得。糞便獲得的時間為投餌后1~2 h,應結合觀察餌料時間同步進行。
3 正常糞便的性狀
顏色為褐色,結實飽滿,圓潤光滑;用手揉開后聞不到明顯的氣味;依據蝦的不同規格,糞便長度一般在3 cm左右;粗細與蝦腸道粗細接近。
4 南美白對蝦養殖中常見的五種糞便及處理方案
4.1 褐色糞便
褐色糞便性狀見表1。
4.1.1 原因分析 南美白對蝦胃很小,腸道直且短,蝦攝食褐色餌料后,胃部及腸道會呈現出餌料的顏色。餌料通過腸道的時間較快,約為20~25 min,所以正常糞便的顏色應與餌料的顏色接近為褐色。
4.1.2 處理方案 褐色糞便為正常糞便,繼續保持即可。
4.2 黑褐色糞便
黑褐色糞便性狀見表2。
4.2.1 原因分析 黑褐色糞便為非正常糞便,較正常糞便短,一般小于1 cm,表明投料量不足,新的糞便未形成,老的糞便在腸道內存留時間較長。
4.2.2 處理方案適量增加投料量及次數。
4.3 綠色糞便
綠色糞便性狀見表3。
4.3.1 原因分析 綠色糞便為非正常糞便,一般出現在放苗后,水中浮游微生物不足,加上投喂開口料不及時或量不足,蝦苗饑不擇食,攝食池中的青苔、死藻等一些綠色的東西,導致糞便為綠色。
4.3.2 處理方案 及時添加開口料即可。
4.4 白色糞便
白色糞便性狀見表4。
4.4.1 原因分析 白色糞便為非正常糞便,不是蝦攝食食物消化后的糞便,是細菌、藻類毒素、水質、霉菌、藥物等綜合作用導致蝦肝胰臟病變所排出的病變組織、粘液和毒液及腸道脫落的粘膜上皮和增生細胞而形成的。
4.4.2 處理方案 ①嚴格控制苗種放養數量和餌料投喂量,盡量降低、緩解環境脅迫;②定期投喂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等腸道有益菌發酵餌料48 h以上的發酵餌料,并且連續投喂一周;③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等有益菌調節水質,注重藻相菌相平衡。
4.5 “拖便”
“拖便”性狀見表5。
4.5.1 原因分析 蝦糞便夾帶腸粘膜排出體外,或部分蝦腸粘膜沒有和蝦完全脫離而形成拖便現象,主要是因為:①蝦腸道中的菌相發生了改變,菌群失衡,有害菌引起了新陳代謝絮亂;②營養過剩(特別是粗蛋白、飽和脂肪含量過高)造成消化不良。
4.5.2 處理方案 ①定期投喂使用乳酸菌、酵母菌等腸道有益菌發酵餌料48 h以上的發酵餌料,并且連續投喂一周;②前期培育天然生物餌料代替人工餌料,減少餌料投入比例;③選擇消化和吸收效率高的品牌餌料,以減輕腸胃負擔。
(收稿日期: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