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貴忠
(涇源縣民族職業中學 寧夏固原 756400)
探究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姚貴忠
(涇源縣民族職業中學 寧夏固原 756400)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作為新興教學理念與方法,已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學科所接受和應用,同生本課堂、微課等現代教學方式一起,成為教育改革和研究熱點和應用重點。在初中思想品德中,如何有效應用學案導學模式,也成了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對學案導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同時總結實踐教學問題,提出相應對策方法,以期用此種現代教學模式推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水平。
初中教學 學案導學 教學模式 思想品德
作為一種現代的新型教育模式,學案導學旨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是通過發揮案例的載體作用,以導學的方法,強化教師的指導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教師和學生互動配合,最終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同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相比,學案導學方法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水平的提升。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也呈現了新理念和新思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成了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探索開展多樣有效的現代教學模式,已然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對此,本文針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的應用開展討論,針對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并提出對策。
顧名思義,學案導學就是以教學案例為載體,教師以導學為防范,是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完成。這種模式需要教師給學生制造學習機會,通過搭建“自學—討論—練習”的學習框架,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終實現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是課堂角色的一種轉化過程,是生本理念的一種具體應用,對于現代課堂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和實踐意義[1]。
1.重視導學案的核心作用
作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核心,導學案的設計具有至關重要的方式,核心理念是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導學案的設計要以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為基準,考慮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遵循課程理念和課程特點,科學謀劃、精心設計適應學生和課程的導學案。
作為初中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課程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是教學大綱中的必修課程,同時對于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具有綜合性強、意義重大等特點,但是由于其思想屬性,有時候又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受到初中學生的反感,認為思想品德課程內容空洞,沒有實際東西,這也是現代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落后帶來的惡果。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導學案的選擇上,教師要充分主張導學案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將知識、情理、法理有機融合,用案例突出學科的實踐性能和實用功能,充分體現綜合性特點,做到導學案與課程目標的匹配[2]。
2.學案導學與學科特點的辯證統一
學案導學所蘊含的思路和內涵,與初中想品德教育的內容是辯證統一的,所以存在著巨大的應用空間。學案導學就是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對學科的理解性,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要培養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通過對生活和社會認知的培養,提升學生思想品德水平。
對此,學案導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可以廣泛應用。通過對導學案的選取,增強學生的學習代入感,通過典型案例展示,充分還原現實生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這門課程通過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展示,可以契合現實生活,并不與實際脫節,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思想品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和領會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內核[3]。
1.靈活設計導學案
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必須轉變思路,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將學生放在教學的重心上,通過導學案的選取和設計,充分體現生本理念。教師要尊重學生,從學生角度出發思考教學問題,設計出適合學生,受學生歡迎的導學案。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研究課程改革要求和目標,提升研究能力,進行有效的導學案設計,體現時代性和應用性,拉近學生與思想品德教育的距離,消除學生對課程的陌生感和抵觸感,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充分體現課程特點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中,內容涉及道德、思想、法律、社會、心理健康等多種內容,在進行學案導學設計的時候,要充分體現學科特點,提升課堂效率,增加學生的參與程度,也可以開展多樣課程活動,在內容安排上,要盡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
舉例來說,對于初中低年級學生來說,設計案例要盡量體現生活性,通過不同環節的體驗,融入生活知識,開展情境式教學,讓學生在離生活很近的案例中學習知識,而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說,則要注重思想品德體系和知識的建構,為學生呈現全景課程,體現高端思維,讓學生在案例和課程訓練中掌握高階思想品德理論和知識。
3.注重知識總結和升華
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初中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活動性和體驗性,在導學案的引導和實際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會接受到很多不同的理念和知識,但是如何將這些知識和理念有效總結和升華,也是學案導學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提出的現實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引導,引導學生深入思索,讓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細節整理到位,組織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框架,最終達到思想品德養成和提升的目的[4]。
總而言之,開展思想品德教學,是初中階段的重要教學任務,對于學生品德培養和人格的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初中思想品德課要回歸教育的本真,不能流于形式,而其主要方式就是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習理念深入學生的心中,而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正是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徑。要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課堂上實現學案導學的教學方式,并且取得實效,需要廣大教育工作不斷探索,積累教學經驗,并不斷提煉總結,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型,最終指導現實教育工作,提升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水平,真正發揮思想品德課程育德塑人的功能。
[1]姜曉華.試析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2):3.
[2]項光友.冉茂琴.試論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的學案導學[J].考試周刊,2014(37):133-133,91.
[3]王楠.初中思想品德課運用導學案教學模式要六“實”[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7):265-265.
[4]趙霖根.應用“學案導學、以學定教”,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性[J].教師,2015(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