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婷婷
(嘉峪關市文殊鎮中心小學 甘肅嘉峪關 735100)
好課聽不完 精彩大盤點
——甘肅省第三屆小學數學觀摩課聽課心得體會
夏婷婷
(嘉峪關市文殊鎮中心小學 甘肅嘉峪關 735100)
公開課是一種教研形式,是老師展示教學水平,交流教學經驗的好時機,可以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堅實的臺階。如何上好公開課也是教師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導入 活動 多媒體 練習
在甘肅省第三屆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技能觀摩活動中,老師們對課標把握的準確到位,對教材專研的深刻透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課堂的高度完整,聲音的親和、有力,用詞的精煉、規范,教態的自然、大方,都闡述著他們對課堂的理解;在當場答辯環節,他們都能從容闡述,全面回答;同課異構的教學設計也是形式多樣,有的將知識點用故事情節一個一個的串聯起來,有的將知識點分散到闖關游戲之中,這一切都值得我學習。
在正式上課前開展一些有趣的課前活動,可以快速有效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陌生感,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活動雖然不是教學內容,但卻成為了整堂課的“敲門磚”!
于漪也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什么樣的課前導入才能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孩子愿意參與教學活動?
1.小故事導入法。這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它可以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讓興趣牽著學生一步步走向新知學習,很自然地過渡到相關的學習狀態。
2.創設情境導入。創設情境導入就是恰當、巧妙地利用圖片、錄音、視頻、動畫等教學手段,為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情境,從而用一種饒有趣味、身臨其境的方式達到引入新課的目的。
3.提問引疑導入。提出問題、引起疑問可以造成迫切解決和期待解決的心理,能激起學生探索和追求解決方法的興趣。在新課伊始,適當提出問題、設置一定懸念,便可打開學生的好奇心,將好奇心轉變成好學心,把學生推向思索之路,帶入新知學習的廣闊天地。
4.復習舊知導入。學習數學就像蓋樓一樣,打好地基,建好第一層,才能穩固的修建第二層,數學前后知識是相互關聯的。在教學新知時,從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出發,呈現相關舊知,利用遷移,恰當而又自然地引出新知。
5.開門見山直接引入。教學新知時采用直奔主題的導入,可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新知狀態,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知道課中要解決的重難點,從而簡單直接的集中精神突破重難點。
斯托利亞爾說:“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剪一剪、擺一擺、拼一拼、說一說、畫一畫、量一量、寫一寫、圈一圈、數一數、看一看、做一做等形式,在操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動手實踐。
1.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說。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合理安排時間》一課中,教師出示沏茶主題圖后,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盡快沏好茶水?在學生七嘴八舌發言,爭先恐后舉手的過程中,學生會積極調動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和思考經驗,從而將已有經驗與新學內容進行整合,充實自己的“知識樹”。
2.多種形式的比。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筆算乘法》一課中,教師采用男女生比賽板演計算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并讓競爭的兩組互相挑錯誤,教師給出小結后,再進行第二次比賽。比賽和挑錯不僅讓學生的積極性大爆發,而且使學生的計算更加快速、準確和仔細,部分學生還主動進行自我檢查。
3.主動探索和實踐操作。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操作時間,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不僅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在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一課中,有的教師讓學生擺一擺學具,有的教師讓學生在導學案上圈一圈。擺一擺、圈一圈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學數學,探究數學的過程。
獨立思考是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能力的學習方式。在需要討論的地方采取小組合作、討論,并有一定的展示,在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上一律強調學生獨立思考,并指名回答。只要靈活運用兩者就能發揮最佳效果。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所以課件是數學教學的主要輔助手段,其優點是圖文并茂、動靜結合,使靜態而又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而又直觀。數學書中的主題圖雖然色彩鮮明、內容聯系生活,但都是“死”的,學生很容易感覺乏味,加之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興趣的持續時間較短,課上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如果課中適時出現豐富多彩的聲音、圖畫、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等“鮮活”的事物,就能再次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有效利用課件中色彩反差強烈的文字、形象直觀的畫面,就能將教學重難點以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進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課堂練習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鞏固新知的重要途徑,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的主要手段。當堂練習,既能促使學生將新知加以應用,又能暴露出學生對新知理解及應用上的不足。
1.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總結經驗,對學生常常錯或學生可能會錯的題,設計針對性的練習,幫助學生內化知識。
2.設計練習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狀態,避免單調及重復的練習,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多樣。
3.有意識將練習設計的有梯度。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練習的標桿不能讓學生“夠不著”,在練習的結尾處可以適當設計一些拓展練習,開拓學生思路。
這次的學習,領略了不同地方優秀老師的教學風采,為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實戰經驗。我會把這些出彩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宋波.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方法. 《課程研究.中》,2013年第06期
[2]李甲鳳.小“練習”大“文章”——對小學數學課后練習設計的思考. 《吉林教育》,2012(28):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