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爽(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重慶404100)
?
新時期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
張爽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404100)
摘要:高校教育是我國教育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高等人才培養的中心。近些年來,隨著網絡的高度普及,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挑戰。網絡背景下,信息傳播范圍更廣和傳播速度更快,這些信息中不乏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與文化嚴重沖擊著當代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由于大學生處世未深,容易被大環境影響,在這些不良文化熏染下,極易走向偏激道路,高校展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心理健康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重要手段。本文將針對新時期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展開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等教育心理健康網絡教育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時代,網絡已得到了高度普及,人類已對網絡產生了依賴性。現代社會不論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學習中都已離不開網絡,當代大學生幾乎都喜歡上網。因此,通過網絡開展教育工作已成為必然趨勢。由于網絡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所以網絡上著充斥著大量不良文化,如個人主義、暴力、色情、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這些不良文化無不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導致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扭曲,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令人堪憂。因此,各高校應科學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通過網絡對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
自改革開放后,大量外國文化、思想流入中國,使得社會環境日益復雜,人們思想觀念和思考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轉變。當代大學生,思維更具不確定性、多變性、差異性、獨立性、選擇性,很大一部分學生表現出了媒介素養欠缺、個體本位突出、價值觀多元、道德觀缺失、拜金主義、理想信念淡化等特點,許多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心理健康狀態不容樂觀[1]。例如,前不久網絡上的“90后”女大學生欲借兩百萬盡孝的新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名女大學生完全沒有想過通過自己努力工作或努力學習改變現狀,而是想要不勞而獲通過“賣掉”自己的方式,獲得他人資助的二百萬。這很顯然已經是一種思想錯位,價值觀的扭曲。社會學家胡光偉認為“如果她能夠通過努力,憑借自身力量掙錢,毫無疑問是一種孝順。但若想要通過賣掉自己不勞而獲,相信她的父母也會很難接受”。當前我國高校校園網建設基本完成,百分之九十八的校園普及網絡,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學生通過網絡獲取信息資源、調查資料、瀏覽網頁;百分之八十三的學生認為網絡是學習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百分之六十八的學生對網絡極度依賴[2]。網絡的普及雖然給學生校園生活提供了便利,拓寬了學生知識獲取渠道,但網絡不良信息也同樣給學生心理健康帶來了負面影響。俗話說“育人先育德”,學校不單單要教會學生技能與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和處事,高校展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科學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通過前文分析不難看出,高校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校擔負著引正確引導學生的職責,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然而,當前許多高校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往往關注學生成績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這已經偏離了素質教育初衷,各高校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正確認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展開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下面通過幾點來分析新時期高校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
1.引導正確輿論導向
目前大學生對網絡的應用率非常高,網絡具備巨大信息傳播潛力,不僅傳播速度快,范圍廣,且受眾多,往往引導著輿論。但網絡信息傳播具有一定隨意性,這些信息往往包含大量負面信息。因此,高校應積極利用網絡引導正確輿論導向,通過正確言論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媒介道德。另外,學校應加強對校園網的控制,及時屏蔽不良言論,維護網絡文明,提高學生網絡自律意識,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
2.建設網絡輔導員團隊
傳統輔導員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較差,工作開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已不能完全應對當前工作需求[3]。輔導員通過網絡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思想動態,便可及時調整教育策略和方案,提高教育針對性,發揮最大教育職能。但網絡輔導員不僅要具備思想教育技能,還要具備信息技術和信息意識。因此,各高校應加強對輔導員教師的培訓,提高輔導員信息意識,使其具備相應能力,能夠展開有效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3.加強校園網站建設
校園網站是學生了解學校,獲取學校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學校應加強對校園網站的建設,利用校園網站宣傳正能量,舉辦思想教育論壇主題活動,通過活動吸引學生注意力,正確引導學生,規范學生網絡行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另外,還可以利用校園網站樹立榜樣,提高榜樣在學生間的影響力,讓學生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與重視。
4.提供網絡心理咨詢
普通心理咨詢模式,學生不容易打開心扉,溝通效果往往不理想。學校應構建一種網絡心理咨詢模式,通過網絡為學生提供各種心理服務,利用網絡與學生建立良好溝通。網絡心理咨詢具有一定保密性、方便性、距離性,學生更愿意吐露自己的心聲。網絡心理咨詢方式可以選擇視頻、在線聊天、電子郵件等方式,可利用QQ、MSN等網絡聊天工具來展開。
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一個優秀的人才,僅具備知識是不夠的,更要具備健全的心理。如果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未來走入社會將很難立足,甚至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積極開展網絡心理教育教育,科學構建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王志學.論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1,06:76-77.
[2]王奕冉,程族桁,黃麗芬.網絡背景下廣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22:42-43.
[3]岳鑫.網絡輿情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功能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13(11):119-124.
張爽籍貫:吉林省榆樹市學歷:碩士民族:漢族性別:女出生地: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尖山區工作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研究方向:高校教育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