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凱峰(涼城縣六蘇木鎮中心校內蒙古涼城 013755)
?
論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穆凱峰
(涼城縣六蘇木鎮中心校內蒙古涼城013755)
摘要:在新教學課改中,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比較廣,接受知識的能力比較強。體育教師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提高自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能力水平,體現服務社會的理念,充分發揮在教學中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體育教師專業性的分析,闡述了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新教學課改體育教師專業性體育教學
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師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業務水平的學習,不斷完善現代知識的基本結構,調整自身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從教師的專業性來說,服務社會的理念是教師專業內在的職責和精神,教師的學術性也要求其從事學術知識的應用活動,所以教師也是一個服務者。根據未來社會發展對復合型人材的需求,體育教師既要不斷提高自身學歷,又要重視教育觀念的更新,更應該重視在教學實踐中的能力水平提高,避免學歷高了,能力仍舊的現象。從教學角度來講,教師應根據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把知識、技術、技能傳授給學生,發展他們的智力、體力、創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幫助學生提高身體鍛煉能力并促進其心理、生理的發展。[1]
體育教師專業性是由教師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和教學作風以及教師的修養所決定的。[2]
1.能力水平
(1)體育教師高尚的內心世界,廣博的知識,全面的工作能力,高超的運動技能,以及廣泛的興趣愛好等對學生有著啟迪和吸引的作用;對學生思想品質、世界觀的形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體育教師須熟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善于發現他們的特長,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3)體育教師須有周密細致的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教學和訓練中,都具有高起點的教育和教學技巧。[3]
(4)教師應具有深刻的全面思維和獨創精神,不滿足已獲得的成績和經驗,不墨守成規,敢于在實踐基礎上提出新技術、新觀點和新的教學方法。要善于吸取不同的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途徑。
(5)體育教師在教授技術時,要注意語言技巧、肢體語言的運用和示范動作的正確性。學生會因為教師的鼓勵增加信心,增添勇氣。相反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壓抑學生的學習情緒,影響師生間相互信任和情感交流。[4]
總之,體育教師的能力水平,是教師得以順利和有效地完成一切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最直接、最基本的本領。教師若有了比較全面的能力,其行為會給學校的體育教學帶來成功。學生就會對教師產生一種敬佩感,從而自覺地接受體育教師的指導。
2.興趣愛好
體育教師在教學時,應做到寓教于趣,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使學習由被動變主動。豐富多彩的學習情趣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疲勞和困難所帶來的消極情緒,保持始終興趣盎然地學習。高效率地進行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要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體育教師必須在對專業產生穩定的興趣上,擴大知識面,進行必要的知識更新,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教學課改的需要。
3.教學作風
體育教師的教學作風,至關重要。教師與學生的聯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與合作的基礎上的。教師的工作如果能夠得到學生的支持,他的工作質量和效率都是比較高的。教師應該教學作風民主,辦事認真,無論學生目前的水平如何,均能一視同仁。上課時教師保持主導作用,學生積極參加活動,他們之間的關系融洽平等,在教法上教師采用啟發式和誘導式,評定時客觀,實事求是,學生之間就能出現團結合作,相互幫助的現象。由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友好,善于用建議、忠告的方式開展工作,而不強加于人,所以體育教師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個人的主動性和特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其信心。這樣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又有利于發展和完善學生的個性。只有教師和學生達到上述情況時,體育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5]
4.教師的修養
通過對新教改形勢下教師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師的角色越來越豐富了,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素質教育,這種新的形勢對教師素質提出了以下要求。
(1)樹立師生民主平等的教學意識
教師必須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識,教師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導”。教師與學生在學習內容的占有上,是誰擁有知識,誰就擁有發言權。教師必須認識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必須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識。
(2)樹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意識
教師角色的轉變,使課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注重學生在研究性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這就意味著對學生的評價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應側重于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個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行肯定的評價。這正是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所要求的。
(3)樹立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意識
“世界各個國家課程改革的核心都是調整培養目標,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發展必備的素質,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使現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民”。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它的時代特征,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其基本理念是培養個性健全發展的人,而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角色的改變。
(4)樹立教會學生“方法”的意識
教會學生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去整合知識,教會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進行自我再創造,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完成知識的內化。教師的職責不只是傳授知識,而且是指導學生學會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處理和解決問題,實現知識的創新。
(5)樹立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意識
未來社會里,學會與他人合作,就意味著成功。“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多實踐,多體驗,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實踐過程進行組織和指導,只有在教師的協助下,學生的探索、實踐活動才能較快地取得成效。
體育教師的能力水平是教師行為中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它對于學生對本課學習的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程度有著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品格特征、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和教學作風等方面都給學生以直接影響,但是教學實踐中的能力水平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
1.在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如何與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能力及知識結構關系密切,建議體育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沖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避免思維禁錮,提出“創新”教學。
2.在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起決定性的作用。在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能力、表率作用,成為鼓舞學生從事體育訓練的動力。教師在安排體育教材內容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一般學習能力、見解和興趣,而且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動機、期望和行為。
3.在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緊張、嚴密、活潑的課堂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要始終給學生開創一個有利于學習的氣氛。學生應該參與體育課,并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運動項目,不僅現在使學生受益,而且對其將來也有益處,幫助學生培養終身體育觀。
4.在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應堅持因人施教的原則,做到人性化教學,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熱情的指導和鼓勵,采取措施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在實施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多樣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經常采用直觀的視聽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對照檢查和共同學習的興趣。
5.在新教學課改中,鼓勵學生平時多參加體育活動,組織一些競賽和非競賽娛樂活動,使他們能將課中學習的技能在實踐中充分表現。
6.在新教學課改中,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新的運動項目充實到教學中去,如將傳統體育、民間體育、新興體育等項目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去,將我國的體育教育發揚光大。
7.在新教學課改中,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一些人機交互型的課件,課堂上,學生就可以在課件的引導下自學了。教師只是適時地“答疑解惑”。學生在此過程中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課堂效果較好。
總之,作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身兼多種角色,責任是重大而艱巨的。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修養,在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中,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發展”,不斷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余武.教育技術——信息時代教與學[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52~55.
[2]張倩葦.現代教育新技術下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電化教育,1999 (6):5~7.
[3]歐陽常青.主體性教育思想下教師角色的轉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1
[4]毛振明,賴天德.論體育教師在體育新課程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中國學校體育, 2007, 11期(11):10-11.
[5]郭權,李濤.論體育教師在體育新課程教學中的職責與作用[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 2009,第3期: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