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西安歐亞學院 陜西西安 710065)
?
微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彭娟
(西安歐亞學院陜西西安710065)
摘要:"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出現,使得微課在教學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提供了一種學校教育與互聯網教育共存的新模式,學生通過課下觀看微課視頻,實現自主、個性化、碎片式的學習,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
基金來源:陜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課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一以《信息技術應用》課程為例”,編號:SGH140885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對教育業滲透力的不斷增加,使得傳統的教育模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翻轉課堂提供了一種學校教育與互聯網教育共存的新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師生間更多的是交往、互動,而不是傳統的講授、灌輸。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更多地通過與教師間的討論交流,共同研究和解決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而獲得對教學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1]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那些記憶、理解性的知識,這些知識、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看視頻(如:微課、慕課),閱讀電子書,查閱網絡資源,與別的同學在網絡上討論等途徑主動地去獲得。因此,微課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做用。尤其是近兩年來,“碎片化學習”方式的出現,進一步促使了微課的盛行。
微課,包含兩種基本含義:一是”微課程“(Micro-course),二是”微課件“(Micro-lecture)。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微課“主要是指”微課件“,就是基于微型教學而設計和制作的電子課件。[2]
”微課“的核心組成部分及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視頻。除此,微課還包含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的基本特點是:
(1)短小視頻。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微課視頻一般是時長不超過10分鐘的短小視頻,往往以5-8分鐘為最佳。
(2)內容較少。相對于知識點較多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內容較少,重點突出,主題鮮明,往往一段視頻只講授一個知識點,學生更容易掌握。
(3)即時反饋。微課不僅僅強調了教學主題或教學內容的“微型化”,同時,更重要的是強調了微課在模式上實現的即時反饋。
(4)交互式學習。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微課除了包含時間短小,內容突出的視頻,還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途徑,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3]
微課按使用技術分為:PPT和動畫類、屏幕錄制類、錄像類等。從技術設計方法來看,微課目前通常有以下兩種制作方案。
第一種是強調內容的傳遞性,通常先編寫一個簡單的制作腳本,如視頻中的關鍵知識點大綱,再進行錄制。這種微課設計技術實現簡單,一般需要一臺帶攝像頭及話筒的電腦,電腦再安裝上屏幕錄制軟件和演示軟件就可以完成微課的制作。以這種技術方案制成的微課,表現形式通常是畫中畫式,錄制屏幕操作式、或者是幻燈片演示錄屏和動畫等。完成后的視頻可以傳到網絡輔助教學系統、QQ群等,學習者可以通過電腦、移動終端等播放觀看。
第二種是強調內容的交互性。這種微課的制作,在編寫腳本的基礎上,還需要一些硬件設備和特殊的課件制作軟件,制作出來的微課的表現形式和內容相對復雜一些。微課中除了包含視頻,還包含一些交互和反饋環節,對制作者技術水平的要求也比較高。不過,一種被稱為“快課”的設計技術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快課,是一種以模板套件為基礎來設計和開發教學課件的技術方案,它能使教師們在簡單的培訓后設計和制作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微課。
對于第一種技術方案制作出來的“單播式微課“以單一的視頻格式呈現,只允許學習者對視頻進行播放、暫停和重播;而第二種技術方案制作出來的”交互式微課“則以網頁動畫和視頻等多種格式呈現,可以允許學習者點擊、拖拽、選擇、填寫、反饋,它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興趣化的在線學習體驗,因而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這里對微課在我校《信息技術應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的應用做一介紹。
為了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應用》課程的翻轉,微課的設計由代課老師親自完成。由代課老師自己動手來設計和開發教學課件的優勢是,教師可以充分考慮學科性質及特點。設計時,可以將學科知識、教學設計與課件開發密切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實現課堂教學與技術之間的相互整合。第一次設計翻轉課堂時,只是選取了其中的一節進行翻轉。一節翻轉課堂應從課前任務、課堂設計、課后反饋三個環節來設置,課前任務一般包括一些概念、原理的講解及一些操作演示;課堂上主要用于討論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課后為學生提供了一些自測題、課外拓展資料和練習等,以供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在《信息技術應用》翻轉課堂中,微課主要應用在課前任務環節。這種微課在設計時包含了四個環節,一是概念導入,一般以PPT展示或交互式測試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和目標。二是授課視頻,以利用Camtasia Studio錄制的視頻介紹教學內容及操作方法,視頻長短控制到3-5分鐘。三是鞏固測驗,主要以在線測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本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以自動計分等方式來即時反饋,這一點主要利用創課系統的在線測試功能來實現。四是反饋總結,主要以作業練習和實踐操作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內容進行應用性操作,通常采用在線方式提交。利用微課展示教學內容時,注意內容展示和表現的多樣性,輔之以各種互動內容,如討論、作業、測驗等。《信息技術應用》的微課視頻及相關資料均以創課系統為主要平臺和載體進行發布,為了學生觀看方便,通常也使用網絡通訊工具作為發布平臺。
據統計,從2012年到2013年學生借助視頻學習的人數增加了20%,無論是觀看網上視頻還是觀看老師自制的視頻人數都在逐年增加。而微課作為翻轉課堂實施的重要環節,更多的為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在制作微課時,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微課,都必須根據教學目標、課程性質、實際硬件條件及自身技術能力來選擇微課的類型,只有這樣,微課才能真正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并通過翻轉課堂教學來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微課網http://www.cnweike.cn/
[2]胡鐵生.“微課”:區域教育信息資源發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 2011.
[3]趙國棟.微課與慕課設計初級教程[M].2014.
彭娟(1977—),女,西安歐亞學院通識教育學院,研究方向:多媒體技術應用、數據庫技術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