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二中 吉林公主嶺136100)
?
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整合的作用
高遠
(吉林省公主嶺市秦家屯二中吉林公主嶺136100)
摘要: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的應用,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瘜W實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手段,因為實驗對所需的條件要求較高,傳統教學的實驗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完全的實現,多媒體技術使信息短時間內作用于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感受,實驗教學巧用多媒體技術,克服這些方面的不足,提高實驗的有效性,保證演示實驗的安全性,增強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創造實驗操作的條件,充實學生的實驗知識。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化學實驗整合
多媒體包括文本、圖形、靜態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剪輯等基本要素,進行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發揮各種媒體要素的長處,為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習者提供不同的學習媒體信息。[1]
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圖像、解說、文字、音樂信息,學生觀其境、聞其聲、耳目一新,增強學生參與意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習緒言,觀看錄像:高山流水、汽車奔馳、基因解謎、克隆技術、納米材料,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學習“空氣污染”,多媒體課件演示工廠煙囪中排放的大量廢氣;講述原子的構成,播放我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資料;講述金剛石和石墨,播放白居易的詩“賣炭翁”;講述二氧化碳,課件演示“意大利死狗洞”和于謙的“石灰吟”;講述燃料和熱量,課件演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這樣,一系列渲染氛圍、激情增趣、激發求知欲。[2-14]
眾所周知,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抽象的分子原子及原子結構知識是學生化學成績分出的優劣的分水嶺。如果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存在不可解決的疑惑,那么,以后學習——相對原子量、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反應實質、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會形成理解的障礙。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解決這一難題。例如講述《原子的構成》,我們不能用肉眼看見或感知構成原子的微粒,初中學生的立體概念較差,多媒體課件演示三維動畫將原子內部結構。原子核與原子大小的比較,課件演示把原子形象地放大成10層樓房大,原子核隨之放大成櫻桃大小,放于樓房之中,學生輕松地認識到原子內有大量空間,再把電子點擊在這一空間之內,學生認識電子在原子核外的廣大空間作高速運動,不是圓周運動,這樣,知識的講述由抽象變為形象具體,降低了理解的難度。例如: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圖,對于不擅長抽象思維的學生,該圖作用不大,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氧化汞粉末加熱,分解成為許多的氧微粒和汞微粒,每兩個氧微粒結合一個氧分子,許多這樣的氧分子積聚成氧氣,許多汞微粒積聚成金屬汞。不足一分鐘的動畫說明了:分子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是最小粒子,物質由分子構成也可由原子直接構成,原子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這樣,學生利用視覺感官觀察,培養了學生思維想象力,為學生的抽象思維奠定了形象思維,難度大大降低了。
眾所周知,有的化學變化瞬間即逝,刺激感官不明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進行實驗模擬,輕松地放大和縮小,加快和減慢。例如鐘乳石、石油、煤的形成的是漫長的復雜的,學生不可能親自去做實驗探究,課件播放幾分鐘就完成了,不僅如此,還可以在關鍵的地方重放,生動形象、圖文并茂。例如:物質以分子或者離子形式在水中溶解過程、原子彈的爆炸等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錯誤性實驗造成后果的,熄滅酒精燈方法不當的,排水法制氧氣先撤酒精燈,后抽尋氣管,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不檢驗氣體密度的,效果非常明顯。把濃硫酸稀釋,錯誤地把水倒入濃硫酸,動畫模擬及配音得到解決。講述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一氧化碳有毒,根本無法試驗,只能黑板上試驗,講試驗,學生難以接受,學的枯燥無味,多媒體課件演示:“一氧化碳的燃燒”,“三只小白鼠分別在空氣、氮氣、一氧化碳中的情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學生一覽眾山小,一看就明白,記憶深刻。模擬實驗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了解,擴大了演示效果,實驗難度突破了。
初中化學教學進行知識的總結或鞏固訓練運用多媒體技術,呈現信息量大、速度快、圖文并茂。例如進行O2和CO2實驗裝置及相關練習,傳統方法把裝置在黑板上畫,慢而且不準確,用掛圖沒有動態效果,多媒體課件只需一按鍵就呈現出來。復習“酸的和堿”的性質,知識點多、實驗多,傳統的方法教師講述,學生難以接受,課件制作知識網絡圖、例題、訓練題,隨時播放,減輕了師生負擔,訓練密度加強了,這樣,復習的課堂信息量增大了,時間節省了。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生興趣濃、印象深、效果好。
參考文獻:
[1]陳吉哲.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課程整合中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2]霍曉俊.信息技術引入初中化學課堂導入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3]賈大慶,周笑蓉.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探索[J].數字教育,2015,03:68-73.
[4]駱曉紅.多媒體技術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優化[J].數理化學習, 2011,03:59-60.
[5]陳愛華.多媒體與學案教學相整合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效率[J].新課程學習(中),2011,04:169-170.
[6]周建偉.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整合[J].硅谷,2009,10:124.
[7]崔永鵬,石小平,茍英旺,姜龍.初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4:42-45.
[8]伍儀家.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整合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2,09:21-23.
[9]梁靜,田振清.試析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3:124-125.
[10]金玉奎.淺析多媒體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整合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2:149.
[11]嚴宏.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理科考試研究, 2015,04:74.
[12]曹恒山.信息多媒體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整合探究[J].新課程(中), 2014,12:186.
[13]李亞振.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3,11:142.
[14]林讓開.多媒體技術在優化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作用[J].學周刊,2014,18: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