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權
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
□田正權
語文教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涉及文字、閱讀、寫作等多個方面的學科。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是我們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為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
所謂綜合性學習,其所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可以涵蓋語文的基礎知識,聽、說、讀、寫等,同時也涉及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從小學語文教學的多個方面進行研究,從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多個角度進行研究,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來,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中去。而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幫助語文教學達到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的目標。因此,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實效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明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提高活動的針對性
明確目標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非常重要,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有條理、有側重、有目標地朝著目標努力前進,且目標越明確就越容易完成。因此,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制定一個總的目標,該目標必須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來制定,讓學生自主地、發自內心地進行探究性學習,繼而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其次,要將目標進行細化。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科書的每一個章節、每一節課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定要精細,才能具體到實際的學習中去。
2.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
對于小學生而言,創新是一種既能提高思維能力又能激發學習興趣的學習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進行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例如,在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一課時,我們就可以用創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果。
首先,通過課文導語來了解學習任務,即圍繞文章的主題來開展綜合性學習,在引領學生學習詩歌、欣賞詩歌的同時,用心去體會詩歌的魅力。
其次,制定細致的活動計劃:①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通過查找書籍、網絡搜查等多種方式搜集與“輕叩詩歌的大門”類似的詩歌、童謠或者是小故事等;②根據學生查找搜集的結果對資料進行分類,同時進行歸納和整理;③要求學生熟悉自己所搜集的材料,并進行深入的學習,從思想、心靈上領會詩歌的大意,體會詩人的情感;④舉辦詩歌朗誦比賽、詩歌知識競賽等。給學生多種選擇,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
最后,結合課內課外,扎實地開展活動。綜合性學習最大的特點與重點就在于活動。所以,教師要組織學生從課內、課外兩個方面進行搜集材料、訪問、討論的活動。同時,教師還要掌握學生的活動情況。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搜集詩歌,如按題材、按形式等去搜集詩歌,讓各個小組的同學縮小調查范圍,做到有針對性地進行詩歌分類。我們還在課外指導方面設計了簡單的活動表格,跟蹤學生活動的情況,保證學生活動的順利進行。
3.在合作中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
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社會生活,都離不開同學、同事、朋友之間的相互合作。而這一點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提高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應該懂得合作,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妙地運用合作的方式來促進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提高。例如,教材中有很多文本都可以運用課本劇的方式表達出來。課本劇在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不僅生動、形象,還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經過編排、排練到演出的過程,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表達能力。這正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重要表現。
4.在實踐中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不僅要求學生熱愛參與、愿意體驗,更需要學生能夠將學習成果運用到實際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去。所以,教師要定期組織一些具有文化意味、內涵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體驗何為綜合性學習,如何自主或者有組織的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可以在教授學生學習文本的同時,讓學生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如到圖書館、集市、鄉村等去收集資料,再對資料進行整理、分類,根據教師給出的主題,做成班級報刊。在做報刊的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夠得到訓練,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會在不知不覺中發揮自己的能動力。最后,教師可以將班級報刊裝訂成冊,送往學校圖書館。
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能學到課堂上也學不到的東西。有些知識、能力以及體驗只有在實踐中才會有直接的體驗,才會發現問題,并且開動腦筋來解決問題。而這一過程中,學生所體會的、所感受的、所思考的都會讓他們一生受用。班級報刊活動的舉辦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愿望,看到裝訂成冊的班級報刊學生也會有成功的體驗。因此,班級報刊的活動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增強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5.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幫助學生選擇主題
了解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職責,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幫助學生選擇主題更是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教師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之中要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年齡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選擇既有意義且讓學生感興趣的主題作為綜合性學習的課題。但是,教師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個點:首先,教師所選擇的課文內容要符合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所謂的綜合性學習在實際上也是語文課堂學習的一種延伸。同時,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很多文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很強的典范性,意義深遠,教育性強,而這些文章都給綜合性學習的選題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豐富的素材。
6.有效評價,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提高離不開有效的評價。但是,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評價要側重于學生的發展,也就是說在開展完綜合性學習后,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價,在評價中尋找不足,進而提升自己。其次,評價的方法也要多元化,如量化評價、質性評價等。再次,評價的主體也要全面化。不僅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要從學生學習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從而更全面、更有效地提高綜合性學習的水平和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效性的研究,無論是對于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還是對于增強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動力,都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從實踐性學習的角度出發,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使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課堂上,更要與生活、社會實踐緊密相連,在語文教學模式創新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
[1]劉修勤,溫麗.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實效性的嘗試[J].吉林教育:綜合,2009,(12).
[2]鄭文聰.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吉林教育:綜合,2010, (3).
(編輯:楊 迪)
G623.2
A
1671-0568(2016)33-0059-02
田正權,江蘇省泗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