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敏
?
縣級電視臺的生存現狀與未來發展策略
張翔敏
摘 要:縣級電視臺承擔著連接中央到各省、市、縣以及基層的重要紐帶作用,一方面要擔負上級電視臺的轉播任務,及時傳播中央與各地級黨委的政策精神;另一方面要傳遞基層的基本情況和民眾的呼聲。但受到資金、技術、區域制約和人才匱乏等因素影響,縣級電視臺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關鍵詞:縣級電視臺;生存現狀;發展策略
縣級電視臺作為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擴大我國廣播電視覆蓋面和傳遞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繁榮及促進農村文化生活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發展與否關系著我國廣電行業的布局與發展前景。但縣級電視臺由于受到了資金、人才和設備等一系列制約因素的影響,發展相對緩慢,甚至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因此探討縣級電視臺的生存狀態以及未來發展策略規劃很有必要。
1.1 電視節目制作水平不高,尤其是綜藝娛樂節目。縣級臺的綜藝節目內容空洞,節目中多以鄉村文化、村民的日常生活為主,節目內容的實效性不強。縣級電視臺由于受到地域、人才和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節目內容缺少足夠的創意和信息來源。其綜藝節目內容更新慢,甚至有些將過期的信息作為節目來源,難以形成強大的綜藝效應;廣告業務也處在極低水平的發展階段,廣告規模小,虛假、低俗的廣告泛濫,可視性差。
1.2鄉鎮小型有限電視網絡對節目的轉播情況較差,管理不到位,隨意性強。甚至有些鄉鎮地區根本沒有有線電視網絡,隨著衛星直播系統越來越簡便,處在最基層的縣級廣播電視臺無論是在人、財、物,還是軟硬件上,與上級電視臺都相差甚遠,不利于在發展和競爭中取勝,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村用戶沒有電視可看或者常年出門在外,家中無人居住。
2.1 縣級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發展緩慢,除縣城和鄉鎮集貿市場所在地,網絡的覆蓋率不足以延伸到鄉鎮的大部分偏遠地區,廣大的農村老百姓只能收看上星節目,無法收看本土地方電視臺的節目。
2.2 縣級電視臺受財力、物力、人力及信息源少、覆蓋范圍狹窄等的影響,節目制作水平普遍落后,影響力有限,大多數縣級電視臺大都靠地方財政養活;各鄉鎮的有線電視網絡中傳輸的電視節目和套數不一致,農村少數居民無法收看到節目。
2.3 大多數的縣級電視臺,受資金等資源有限的限制,無法開辦更多更好的自辦節目,難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因此造成廣告收入低下,電視臺的運行發展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2.4 縣級電視臺的節目生產能力有限,技術裝備落后,使縣級電視臺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尤其是現在的網絡、手機等新型媒體不斷吞噬電視媒體的受眾,以縣級電視臺目前的發展情況想要與新型媒體競爭更是舉步維艱。
3.1 加強對縣內廣播電視的宣傳工作,認真做到黨委和政府要求的各項宣傳任務,爭取把電視節目做到精品化、個性化和專業化,通過加強對各縣鄉村的居民做調研采訪,詢問他們的意見和需求,不斷改進宣傳報道形式,使縣級廣播電視臺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更好地服務于民眾,從而吸引他們來觀看。嚴格執行相關部門的審片制度、重播重審等管理制度,加大對敏感問題、熱線節目的管理,確保輿論導向正確。縣級電視臺要努力發掘本地獨特的資源,做本土化節目。
3.2 加大鄉鎮區域光纖鋪設力度,擴大縣城區域有線電視網絡的覆蓋率,使農村新建點和縣城有線網絡實現并網;同時,加強對鄉鎮小型有線電視網絡的管理,把縣電視臺的電視節目納入其轉播內容,爭取更多資金支持,實現鄉鎮有線網的互通互聯。升級縣級電視臺的網絡發射設備,增強發射功率,擴大農村地區的網絡覆蓋率,盡快實現農村數字化電視發射,大力發展無線數字電視用戶,以增強競爭力。
3.3縣級電視臺要加強電視節目的監管力度,提高節目的制作水平和質量。縣級電視臺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結合先進地區的辦臺思路,學習他們的創新理念,研究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地的獨特管理模式,制作一批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地方特色類節目。
3.4縣級電視臺要在力所能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把提高經濟效益作為首要任務,加強節目欄目、崗位人員的管理,讓節目質量與效益掛鉤,實行績效管理,最大限度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縣級電視臺的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只有堅持合理規劃、精準定位,堅持服務于民眾,加強監管體系,縣級電視臺的發展策略的思考與定位要圍繞市場經濟的大方向發展,才能實現節目質量與廣告創收的良性循環,要注重人才培養,以人事改革為基礎,實施內部機制改革,為人才提供更好的機會和平臺,促進縣級電視臺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加春.縣級電視臺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及突破[J].東南傳播,2009,8(6).
[2]邵培仁,邱戈.論媒介身份研究的可能性和科學性[J].現代傳播,2006,9(2).
作者單位:(云南省鎮雄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作者簡介:張翔敏(1974-),男,云南鎮雄人,學士,記者,研究方向:新聞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