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
(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
為國之少年構筑“中國夢”
——淺議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彭輝
(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
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其豐富的愛國情感意義重大。
中國夢;中學語文教材;語文教學;自豪感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盛則國盛,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自由則中國自由”。一個世紀前梁啟超先生《少年中國說》中的文字至今讀來依然滾燙,時代在變,但是它所表現的精神未變,中國人的強國夢未變。
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名篇有著豐富的德育、美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這就使語文教學具備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教材的這一優勢,在教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具體而言,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
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傳統文化精粹篇章,如《論語》《孟子》《出師表》《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過零丁洋》等等,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人文情感,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傳達著儒家積極進取、勇于擔當的精神,不論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還是歐陽修的“太守之樂其樂”的與民同樂思想;不論是聞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還是鄧稼先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實際上都是儒家積極進取、勇于擔當思想的傳承與體現。我想,當我們引領學生領悟了這種精神時,學生的心中自會有一種民族的認同感,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
國防大學劉明福教授2010年出版了一本讓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高度關注的書,就叫《中國夢》,他認為中國在和強國的競爭中,中國必勝。而今,變革中的中國面臨著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種種危機,如何在教育中培育學生的品德,引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信仰顯得尤為重要。
以初中語文教材為例,文本中既有代表傳統文化的圣賢君子,他們傳承著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諧統一的崇高道德標準。如天下為公的理念、積極入世的態度、位卑不敢忘憂國的精神;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風骨……正是這些代代相傳的為人之道,在中華文明史上哺育了無數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為民族進步和國家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教材中亦有《斑羚飛渡》《大雁歸來》這樣的科普文章,在教學《斑羚飛渡》時,我抓住老斑羚甘愿作墊腳石讓小斑羚飛渡成功的場面重點分析,通過讓學生賞讀、質疑、探討去挖掘課文中的深刻內涵,學習并感受斑羚身上折射出來的團隊精神、犧牲精神以及以身作則、敢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在教學《大雁歸來》時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品味語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的思想,并且結合蘭州市“平沙落雁”的相關資料拓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大雁離開的原因,借此喚醒學生強烈的環境意識、平等意識,喚醒學生對于環境的責任意識。
這種在教學中具有針對性的德育滲透,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本身,它有利于學生以此為基礎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道德和民族精神。
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一文中寫道:“朋友!中國是生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有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至于說到中國天然風景的美麗,我可以說,不但是雄巍的峨眉,嫵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蕩,與夫‘秀麗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稱羨;其實中國是無地不美,到處皆景,從城市至鄉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飾和培植,都可以成流連難舍的勝景……”美麗的文字,美麗的中國,自然會引發學生的自豪感與愛國情。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描繪祖國如畫風景的篇章。有描繪山水美的,如《黃河頌》《三峽》《與朱元思書》等,以《黃河頌》為例,它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頌黃河,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頌黃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我想,當學生被這樣的文字感染過,他就會為母親河感到驕傲和自豪,他也會從母親河中汲取到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力量。文本中也有描繪生態美的,如《春》《濟南的冬天》等;還有再現建筑美的,如《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故宮博物院》等。這些作品,或是祖國自然美的呈現,或是蘊含著民族文化特色的景觀,它們能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啟發學生采擷智慧的花朵,在祖國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種強烈的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祖國富饒的土地、優美的山川,正如艾青所言:“為什么我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當我們愛著腳下的這方土地時,我們對祖國的愛也會變得更加厚重。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今天的夢想就是明天的現實。歷史昭示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在百折千回中迎來復興的曙光,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辛奮斗和埋頭苦干的精神。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圍繞語文教學的特點,通過盡可能多的渠道,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為祖國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國之少年。
劉明福.中國夢:后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M].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0.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