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婷婉
(陸豐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洪婷婉
(陸豐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社會的進步,計算機的普遍應用,會計電算化已成為企業進行賬務處理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計算機進行會計電算化賬務處理。因此,會計電算化在學校的會計課程設置中必然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主要流程就是首先運用管理學知識對企業的基本信息及崗位分工等進行設置,然后利用財務知識和計算機知識將企業日常發生的業務輸入計算機,由計算機自動生成一系列財務數據等功能。但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尚處于不完全成熟階段,在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問題,軟件也需要維護,所以學生在學習這一學科時,必須具備會計學的相關知識和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針對目前出現的問題探索出效果更好的教學方法。
會計電算化;教學方法;課程設計;學生實踐
傳統的電算化教學方法一般都是利用課本教材中的案例進行操作,教學內容過于格式化、固定化,理論與實操脫軌,沒有聯系,這容易形成一種現象:遇到不同案例的相似題目,學生就不懂得如何操作處理了,這樣的教學質量是不過關的。
學生方面,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之前將學習目的錯誤地定位為“能夠進行軟件的日常操作”。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僅僅能夠進行財務軟件的簡單操作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的。很多學生在參加工作后還要重新學習會計電算化。
教師方面,首先是教學手段單一。很多學校在會計電算化的教學過程中只是采用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這樣就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教學效果不佳;其次是教師缺乏企業實踐經驗。現在從事電算化教學的教師大多數都不符合條件。既系統學習過計算機專業知識,又學習過財務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很少,很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大都是從高校畢業后就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在企業的實際工作經驗,也缺乏會計電算化的實際教學經驗。
老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非常重要。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會計電算化教學應包括課程設計、教學實驗和應用實踐三部分內容。對此提出幾點個人建議。
1.課程設計
學校在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方面應有層次地分配,第一學期最好開設基礎會計及財經法規課程,先把基礎知識學好,練好基本功,第二學期開始學習會計電算化,先了解會計軟件的不同類型,例如金蝶與用友軟件的不同操作流程以及各種軟件的各個功能模塊的具體內容及操作原理,這樣才能使學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2.改革教學方式
首先,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邊講解理論邊進行演示,參考過教師的演示后學生再進行動手操作,經過聽、看、練的一系列教學過程,使老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做聯系起來。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時也熟悉、掌握了財務軟件的操作過程,使電算化的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針對學生上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出現問題的原因與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其次,利用案例教學。在學生學習和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熟練掌握財務軟件操作流程的基礎上,通過分組討論,自行設計案例,然后分角色進行上機操作,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案例資料及賬套信息。例如,在學習總賬的時候,要求每組學生在討論確定企業的基本信息后進行角色崗位的分配,每個崗位都具有相應的職責和權限,每個組員必須各司其職,保證案例順利完成,經過這樣的實踐練習,學生不僅牢固地把握住各知識點,還鍛煉了動手能力。
最后,需要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學校應注重培養會計電算化教師。比如,邀請一些具有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才到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把教師安排到大中型企業進行掛職鍛煉,了解會計電算化在這些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只有老師的實踐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3.學生實踐
建議開啟校企合作模式,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鼓勵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習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學校可積極與企業聯系,盡可能為學生創造條件和機會參加社會實踐,了解電算化軟件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同時也可以為這些企業輸送優秀會計人才。這種實踐活動最好安排在學生三年級的實習中,既可作為崗前培訓,又可作為教學過程的總結和延續。在實習過程中,一方面要求學生身臨其境地掌握會計核算軟件功能結構,數據處理流程,懂得簡單操作與維護,處理一般財務業務;另一方面還要能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下新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或新的商務模式(如電子商務)等對傳統會計電算化內容擴充的要求。
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會計電算化軟件也在不斷地發展,同時,會計信息化已成為我國會計事業發展的主流,會計電算化實踐教學更應與時俱進。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更新教材和軟件,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將學生培養成具有高超操作水平和較高管理水平的應用型人才。
李聞一.會計電算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會計之友,2008(4).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