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
體校中職生手機依賴的心理分析與對策
吳靜
(廣西體育運動學校)
我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體育專業中職生應該全面、健康地成長。目前,我校體育中專生基本人手一部手機,課上課下都在高頻率使用手機,體育中職學生手機成癮問題日益突出,對體育中職學生手機成癮的心理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期望體育專業中職學生能擺脫手機依賴,合理使用手機。
體校中職生;手機依賴;心理分析及對策
隨著國際上對體育競技的激烈競爭,我國體育事業在蓬勃發展,體育專業的中職生全面發展成為共鳴。新階段體育生在校園內出現了手機依賴的現象。手機依賴是一種長時間依賴于玩手機的行為,它和網癮一樣是過度地濫用手機,一旦沒有手機會導致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手機依賴嚴重影響體育生的訓練和學習。筆者在體校工作多年,選取了廣西體育運動學校中專部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23%的被調查體育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在8個小時以上,74%的學生在3小時以上。主要集在玩網絡游戲和聊天工具上。長時間依賴手機定會影響學生的正常訓練和學習。影響體育中職生的正常人際交往,體育生由于平時訓練特別辛苦,內心渴望交友,但又不愿把自己的心扉向自己身邊的同學和朋友敞開,他們選擇了手機聊天工具。久而久之,脫離正常的交往朋友圈子,使學生感到孤僻,從而導致交往恐懼癥不斷加劇。
體校生的內心需要我們關注,造成他們過度依賴手機的心理原因我們要探究。通過問卷我們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正是這兩個的原因導致了體校生手機依賴。
1.學習焦慮心理
體校學生盡管沒有普通學校學生的學習壓力,但由于他們學習基礎差,比賽訓練時間多,導致他們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學習往往感到焦慮,這就使得他們在課堂上依賴手機,逃避學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經常發現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問其原因,他們的回答往往是聽不進去文化課,對學習感到厭倦。
2.孤獨心理
由于中職生正處在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經常產生孤獨感與強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體育生平時訓練較辛苦,他們更加需要朋友的安慰,但由于自我意識處在發展期,他們又不愿主動向別人打開心扉。訓練之余他們通常用手機進行上網聊天、玩游戲等來釋放自己的孤獨感,仿佛手機才是他們最親密的好朋友。
1.豐富校園文化
體校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感到校園生活多姿多彩有意義,不需要用手機來打發時間,要讓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可以鼓勵班級內部舉辦圖書互借等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真正地閱讀并在閱讀中提高體校生的文化底蘊和學習熱情。同時多彩的校園活動能夠降低學生的孤獨感,讓他們多進行彼此間的交流。
2.開展心理輔導
對于有手機依賴癥的體育中職生,學校應早發現、早干預,以幫助他們盡快戒掉手機依賴,幫助他們重新回到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上來。當前可以采用的具體方法是:教師根據體育專業中職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設定不同學生的不同目標,例如,教師可以對那些重度手機依賴癥的學生規定他們,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由從前的8小時,降低到7小時,逐步減少。同時,還要讓患有重度手機依賴癥的學生學會放松,合理作息規律、多鍛煉身體,并鼓勵學生在放松狀態下逐漸地減少他們玩手機的行為,進而達到有效的治療。教師可以在給學生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運用獎懲方法加以鞏固。還有一種擺脫手機依賴癥的對策就是小組心理輔導法。體育中職生手機依賴癥患者對手機有著共同的體驗和認識,他們對自身所存在的手機依賴問題容易產生共鳴。在對他們的小組心理輔導中應采取“行為認知”模式,使小組成員先了解小組心理輔導的本質,然后從認知的角度鼓勵團體成員就手機依賴的問題進行成員之間的主題交流和討論,使他們了解自己的手機依賴程度,看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并讓他們自己主觀上希望解決它,從認知的層面與成員共同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和關鍵階段,進而根據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來確定目標、擬訂評估策略、制訂行動計劃。
體校生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正面、積極陽光的,但他們在內心深處,還是有很多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于是出現學生在校園內外過度依賴手機,甚至連過馬路時、上課時,都在低頭玩手機,對他們正常的學習和訓練生活造成了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了體校生對于手機依賴的心理原因,并針對這一不良現象提出了相關的改正措施。希望通過本論文能夠引起教育工作者對體育中職生手機依賴現象的重視并投入努力去改善這種不良現象。
[1]吳國建.高職生網絡成癮問題分析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0(30).
[2]于開祥.體校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新校園:中旬刊,2014(3).
[3]王薇.手機成癮的研究綜述[J].心理,2011(176).
[4]徐成芳,顧林.大學生手機依賴癥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對策[J].教育理論研究,2015(8).
·編輯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