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婷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江陰高級中學)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策略的探究
宋雅婷
(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江陰高級中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存在許多問題。分析其問題及產生的緣由,提出了有效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策略,進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課堂管理;教學策略;評價方法
隨著新課改,信息技術成為高中必修學科和會考科目。傳統的信息技術管理模式難以達到此目的,因此,本文分析了傳統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新策略。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互動性很強的課程,區別于理論學科的教學。如果只是按照理論學科的管理方式去教學,信息技術課堂將會缺少實踐和趣味。在此我們對該問題進行分析。
1.師生對該學科的認識不到位
學生把其當作一堂身心放松課,經常看小說、玩游戲等;教師把其當作考查課科,教學時只給學生演示軟件的使用,考前則突擊練習真題,忽略了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及思維的訓練;學校常會縮減課時或停課,對于相關競賽提倡力度不夠。
2.課堂教學無奈、無序
課堂紀律是每個信息技術教師面臨的難題。比如,在學習“獲取網絡信息的策略與技巧”時,網絡觸發了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會偷偷地打游戲、看小說等,而忽略掉學習任務,導致課堂混亂。
3.對學生關注不周全
課堂上常出現以下情形:基礎好的學生早早完成作業后無所事事,基礎差的學生則常掉隊,而這與新課改的目標相違背。
4.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
很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教學是軟件的認識及簡單操作,但這完全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和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扼殺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創新的能力。
1.了解學生的需要
首先了解學生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才能根據具體的需求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其次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的設置必須與學生需求相適應,例如,在講解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時,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制作出漂亮的電子賀卡可以啟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2.建立和諧的同伴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的學習。教師要民主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將學生的尊嚴放在首位。教師是引導師、助手和朋友,而非指揮者。
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堅持民主、平等、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多提問,調動學生發問的積極性,特別是學困生(學困生心理障礙多而復雜)。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師生之間有較大的相容性,而這對于教學活動高效順利地開展有很大的作用。
3.合理規劃教學設計
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的開放性加大了課堂管理的難度,所以,我們要合理規劃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在教學設計的規劃中:教學目標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唯一性;教學重難點要準確、清晰;教學方法要新穎,可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情景創設、實例和學習任務,可以采用課程整合,或是著眼于學生身邊的事情,要注意體現一般性與特殊性,不能讓學生解決了任務,將特殊性的東西認為是一般性的東西。
4.有效的教學措施
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把學生的行為引導到教學活動中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善于使用積極的語言,杜絕消極語言
課堂管理中應將學生消極行為的控制轉化為積極行為的促進,如教師在處理學生上課敲擊鍵盤這一行為時,應強調的是希望學生認真聽講,愛護公共設施。同時切忌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羞辱學生,而要尊重學生。
(2)采取選擇性強化策略
為了預防課堂違紀行為的發生,教師可以對某些學生采取選擇性強化策略。在課堂學習中,當某個學生出現不良行為跡象時,教師可以采用以情喚情的言語強化:通過簡單提問直接強化或通過贊揚其他學生來間接強化;也可以采用非言語線索,如目光暗示、動作指引和冷卻制動等強化策略。選擇性的強化策略,既可控制違紀行為的發生,又不影響課堂教學秩序,也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
(3)課堂駕馭能力
教師課堂駕馭能力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首先,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掌握最新技術,擁有寬容、真誠、幽默、負責等優秀品質;其次,教師要有很強的“洞悉”能力;再次,教師要具有同時處理多個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后,教師在處理個別違紀行為時,避免微波效應。
5.民主、平等和科學的評價方法
評價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過程。在評價方法上,應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要有針對性,要具體到細節,杜絕模糊性回答,言辭要準確,要民主、平等和科學地評價。
總之,只有提高課堂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及時掌控好課堂局面,才能實現新課改目標:在最短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教會學生生存、實踐和創造的能力,使學生快樂地成長起來!
[1]魏囡囡.新課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研究:以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地區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
[2]姜帥.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管理模式構建的行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3.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