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姝(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天津 300270)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蘇 姝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天津 300270)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學習生活的管理者、心理成長的領路人。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學生,每天都在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這項工作是一項非常瑣碎卻又十分精細重要的工作。而準確的自我定位是開展一切學生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輔導員,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職責和任務,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充滿實效。
思想教育 心理輔導 就業觀
目前,高校大學生人數大幅增加,大學生的思想日趨多元化、復雜化。不同社會事件的出現,對當代大學生或多或少產生的一些影響,會導致以后他們人生道路走向不同的發展;大學生涯中遇到的事件,不管是同學之間的矛盾,還是學習上的壓力,也對大學生心理上產生觸動;當代本科大學生就業工作前景,也愈來愈成為學生關注、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我們應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堅持不懈的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青年人的頭腦,通過教育培養和社會事件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可以著重培養一些骨干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及組織協調能力,通過骨干學生深入到更多學生中,讓更過學生參與進來,積極有效的開展學生思想工作。根據社會出現的一些現象,我們也可以從骨干學生中得到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真實看法,得以及時調整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的方法,與學生及時溝通、解決問題。
比如,目前社會上不少非法借貸項目出現,并且向大學生實施借貸,輔導員通過一些班干部得知有些學生因為種種原因有意向去借貸,得知消息后,輔導員首先阻止了學生準備借貸行為,而后對有關借貸之類的項目進行了解,發現有些項目不僅不能解決學生的燃眉之急,反而是火上澆油,雖然當時說的好處連連,學生卻不知之后借貸利率是普通人無法承受的,還好發現及時并制止,并且對全體學生進行開會提醒,以防上當。教育學生作為一名成年人,應當要有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作為接觸學生最多的輔導員老師,我們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工作中如何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之一。首先我們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因人而異,輔導員在工作中應研究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將學生進行性格、行為分類,區別不同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類指導。另外,還要重點關注特殊學生,如家庭經濟困難、網絡成癮、學業困難的學生。
從某些高校出現的種種事件,我們在不斷反思中,可以看到某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只是因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少,才導致一個個慘案的發生。作為一名輔導員,對自己所管理的學生應當足夠了解,及時發現,及時疏導。其實大學生出現種種心理問題是一個極其正常的表現,我們需要做的不是讓他們覺得自己特殊,因此埋在心里不愿吐露,正如大禹治水一般,“疏導”才是最好的辦法。平時,輔導員應當在學生之間樹立值得學生信任的形象,我們不應該讓學生認為輔導員只是會批評,相反,輔導員不僅不會批評,還會幫助他們妥善的解決問題。學生之間,尤其是宿舍內,小摩擦不可避免,我們在平時開會中,要教育學生不要因為朝夕相處伙伴間的小吵架就產生過大的壓力,平常心對待一些事情的發生。另外,我們也可通過得力的班干部更加深入的了解情況,逐漸開展工作,有時學生之間的工作開展會更加順利。對于學生生活上遇到一些事情,在心理上產生了一定的壓力,這些生活上的壓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有其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可以讓班級干部在平時多加關注,一旦出現,立即匯報給輔導員,輔導員便可以主動給該學生進行心理的輔導工作。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實踐工程,輔導員的工作只是一個子系統,因此我們輔導員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系統中的地位,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品格,幫助學生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并且擁有克服苦難、適應環境的能力。
大學生就業是一項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關系到他們今后的前途,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是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殷切期望,輔導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輔導員處于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長期與學生交流溝通,有利于將就業指導融入到常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強了就業指導的實效性。由于就業指導需要貫穿從大一新生到畢業生的每個階段,這就需要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有計劃地開展指導工作。對于大一新生,我們要讓學生樹立就業理念,給他們分析本專業前景、介紹往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讓他們了解當前的就業政策和形勢,在思想上提早做好就業準備。要幫助他們參照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的理論,去認識好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對大二學生,我們應該要求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盡量建立起合理的知識能力結構和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完善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大三學生,要讓學生們進一步思考就業的深層次問題,做好考研、就業或創業的抉擇。可以讓學生嘗試去參加招聘會或去有關人才市場了解當前的就業情況,提前做好求職準備。對大四學生,要組織他們參加各種專題講座,傳授擇業技巧,組織同學們開展模擬面試,幫助學生掌握求職技巧。對每個學生開展靈活多樣的個性化指導,幫助他們調整就業心理,鼓勵學生要把握各種機會。加強畢業生思想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多渠道靈活就業。
最后,作為一名輔導員,自身人格魅力也為學生的管理工作助力。正所謂“身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雖然不能在專業知識上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但是我們卻是學生心中的領頭人,教師人格的高尚,良好的品質會對學生產生輻射力、感染力,讓學生不自覺中嚴格要求自己,便能得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做到事半功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學生培養和管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相信,一份努力,一分收獲,春日播種,秋日方可碩果累累,桃李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