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紅(河南省太康縣轉樓鄉前樓小學 河南 475400)
淺談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的培養
張雪紅
(河南省太康縣轉樓鄉前樓小學 河南 475400)
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教育家說過:“注意力是我們唯一的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須經過它才能進來。”如果學習時學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難集中在一定的學習對象上,導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發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認識教材,所以,對于才入學一個學期的一年級學生而言,培養他們的注意力是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采取多種方法來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淺談低年級 學生注意力 培養
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不管是誰,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總會很投入、很專心,孩子也是如此。小學生的注意與興趣有密切關系,直接興趣是小學生無意注意的源泉,小學生的注意受興趣所左右。他們對于感興趣的活動和游戲,注意力不但容易集中,而且維持時間比較長。例如:小學生對小狗感興趣,他們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觀察小狗的一舉一動,走路和吃東西的樣子,并能在注意的過程中發現或獲得一些真實的知識。相反,如果孩子在入學前接觸的書本知識很多,走進課堂后發現老師講授的都是自己屢見不鮮、耳熟能詳的東西,那么,大多數小學生都會不由自主地精神不集中,東張西望。因此,我們應該把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與培養注意力結合起來。總之,培養良好心境,消除不良情緒,對于注意力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是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誰都會很投入,很專心,小學生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喜歡做小動作、東張西望的孩子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總是心不在焉或應付了事,而在游戲、比賽中,他們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興趣極高,接受知識輕松,處于主動學習狀態。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直觀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培養孩子廣泛興趣與培養注意力結合起來,同時教師要調控教學節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發現學生疲倦時,穿插一些趣味性的東西,讓學生唱一唱,動一動,加快節奏,增加密度或增添一、二個小游戲或進行表演比賽。這樣,歌曲、表演、游戲等教學活動此起彼伏,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
在一節課的開始,學生的興奮點有時還停留在上節課的內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教師的態度要和藹可親,幽默風趣、聲情并茂、講做結合,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聽課興趣,才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引入新課時,我們只要引用一些學生熟悉、比較直觀的事例,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簡明,并通過巧妙地設疑提問,就能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鉗住,啟迪他們的思維、‘開發他們的智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實踐證明,游戲引入法、直觀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喚起學生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時,刺激大腦興奮中樞,使學生處于興奮狀態,迅速進入角色,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鳥兒要奮飛,老師的鼓勵是翅膀;花兒要澆灌,老師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歡聽表揚的話,何況孩子,如果想讓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進步,那么仔細觀察孩子在學習中注意力集中的點滴進步吧,及時予以鼓勵。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教學中要多夸夸孩子們。
小學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要求學生上課坐好、舉手發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就應充分地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
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必須遵循幼兒注意發展規律,合理組織活動,并配以各種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孩子對活動的目的意義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就越強烈,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力就越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也就越長。比如:一個平時寫字、做題總是拖拖拉拉、漫不經心的孩子,如果你許諾他認真寫字、做題,按時完成任務之后就獎給他一朵孩子們都想得到的小紅花,他一定會踏下心來,集中注意力認真地寫字、做題。培養兒童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其具體實施方法也不盡相同。教師可根據孩子專注力發展的特點,采取適當的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訓練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只要你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努力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的。
例如我在講《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植物王國的奇聞軼事有很多,那么你們知道植物是靠什么傳播種子一年一年生長繁殖,讓綠色鋪滿大地呢?這節課我們將更深入了解課文,相信你們從文中一定會找到答案!通過這樣的設疑導入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再講到“紛紛”一詞時,利用教學插圖創設蒲公英去旅行的情境,感受蒲公英這一朵那一朵隨風四處飄落便是紛紛的意思,最后引導學生用“紛紛”造句,學生很快理解并掌握了這一詞語的含義。
總之,對剛上學的孩子的注意能力不能要求過高,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內容和活動來吸引 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對注意力集中困難的學生多一些關注,通過適時的提醒幫學生維持注意力;教師還應該結合課堂學習內容組織一些專門的訓練注意力的活動,促進學生注意品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