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康梅(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
?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
左康梅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
摘要: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要想跟上當代社會的發展步伐,跟上時代的潮流,革新教育教學模式已經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教師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程對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課程素養,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1.有效性教學的含義
有效性教學是指,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遵循一定的規律,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教育追求,達到教學目的。
2.有效性教學的內涵
有效性教學的內涵有三個,第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第二,樂趣叢生的教學,生動活潑的課堂;第三,加大教學資源整合力度,注重資源共享,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1.教學目的性太強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以教學目標為指向,教學過程程式化,教學內容重復化,把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閱讀水平的唯一標準。到現在,仍然有部分教師不能走出這個教學誤區。他們以考試題為標準,講課文,以考試時的題目模式設題訓練學生的能力,誠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卻無法很好地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除此之外,也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2.教學節奏紊亂
對于高中語文課堂來說,科學合理的教學節奏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現實中關于這一點做得并不好,大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周密的教學計劃,沒有合理的課堂安排,沒有緊湊的教學內容。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隨意發揮,教學內容沒有規律性,天馬行空,看似涉及面甚廣,實則思維混亂,無系統性,致使教學節奏紊亂,一方面浪費了寶貴的上課時間,另一方面使得學生獲得的知識七零八落,阻礙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3.課堂練習起了反作用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趣味,新課程教學規定課堂中要有適當的互動練習,這種想法是對的,然而現實中教師做的并不是很好,他們安排的練習內容要么太簡單,要么太難,沒有實際的討論意義,學生無法接受教師的安排,因此他們利用練習時間聊天,玩耍,而不是真正地去討論,降低了學習效率,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4.濫用多媒體課件
近年來,網絡科技迅猛發展,各種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非常普遍,不得不承認,課件教學模式有利于給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內容,創建新鮮有趣的教學環境,然而,現如今大多數的年輕教師唯課件為重,依賴于課件,丟掉課件就不會講課,忽視教材的作用,這必將會適得其反,制約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1.教師要適當地改變觀念,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
現今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目的性太強,僅僅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教學,教學內容局限性太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然而21世紀需要的是全方位覆蓋的人才,當然成績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一切,高分低能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教師要適當地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能力拓展,貼近現實,在提高學生考試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2.合理的教學節奏
針對教學紊亂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學流程,在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對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有個大體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也一定要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
3.有序的教學練習
無序的課堂練習可能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教學練習,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練習當中,要引導學生培養發散性思維,使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而且還能及時得到鞏固和檢查,加深知識的領悟程度。
4.正確使用多媒體技術,創新課程設計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多媒體,教師自身要熟悉基本的多媒體技術,把自己的所知所得滲透到課件中去,不斷創新課程設計,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要切實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為國家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王從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5).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