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寶應縣實驗小學 張 玥
淺談蘇教版小學語文低段童話教學
江蘇揚州寶應縣實驗小學 張 玥
童話中滲透著豐富的想象,教師引領孩子們走進豐富又美好的童話教學中,讓孩子們愛上童話,愛上這個世界?!巴掝悺蔽谋镜慕虒W方式包括創設情境,反復對話,觀圖察意,親身體驗,續編故事,走出課本和營造氛圍等。
小學語文 童話 體驗
童話,是兒童文學中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兒童欣賞的故事。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童話”這類文本分布于低、中、高三個學段,其中又以低段較多,加之本人近兩年的低段教學經歷,因此,將從低段童話教學入手加以剖析。
據統計,蘇教版語文教材第一冊有《我叫“神舟號”》等5篇童話,第二冊中有《蘑菇該獎給誰》等9篇童話,第三冊中有《小鷹學飛》等6篇童話,第四冊中有《蝸牛的獎杯》等10篇童話?!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閱讀目標中要求“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把童話放在首位,從而確立了童話在第一學段語文閱讀材料的首席地位。實踐表明,上好童話課對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都是剛入學的兒童,天真爛漫,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且該部分學生是從游戲為主的生活過渡到以學習為主的生活階段。據統計,近半數的家庭在早教環節都會給孩子講一些童話故事,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如《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等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已深植于該年齡段兒童的心田,孩子們也特別愛讀這樣的故事,并因此萌發了各自的小夢想。因此,在教師教授“童話類”文本時,學生易融入文本深處,體會文本情節,并更易獲得融洽的課堂氛圍。
針對童話教學的現狀和童話教材的特點,我對童話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1.創設情境,展開想象的翅膀。
一堂優秀的童話類文本課,應該聲情并茂、情趣盎然。要創設如此情境,首先需要教者深入挖掘文本的情境因素,使之成為文本學習的有利“載體”和“前奏”,這樣的方式能更快地引領學生進入童話世界,展開想象的翅膀。
2.反復對話,走進童話世界。
大多數“童話類”文本都以對話體的形式出現。如《小鷹學飛》一文中,就有三組小鷹和老鷹的對話,而且每一組對話各有特點。學生在學習文本過程中,通過自己品讀、男女生讀、分角色展示讀等朗讀方式,逐步打開未知童話世界的大門。當然,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更多的應在孩子的讀中加以引導,如《小鷹學飛》中“小鷹急促地喘著氣,對老鷹說:“現在……我總算……會飛了吧?”該段文字,學生在初次朗讀時,不能體會“省略號”在其中的作用,因此很難讀好,這時,我并未將省略號的作用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用引導式的語言問學生:“小鷹已經很努力地往上飛了,它一定很累了吧?你能用你的朗讀讓大家知道它累了嗎?”這時學生會設法把該部分語言描寫讀得慢些,我再讓學生猜猜這里省略號的作用,學生就很容易能體會出來了。而通過反復朗讀,學生也更自然地走進文本,整個故事孩子也漸漸熟悉了,為文章主旨的揭示埋下了很好的伏筆。
3.觀圖察意,放飛想象的翅膀。
低段課本中幾乎每篇課文都配有插圖,尤其是童話類文本,所配插圖更為生動、可感。同時,對于低段學生來說,這些色彩鮮艷、生動可感的插圖,他們也非常感興趣。他們通過觀察插圖來感知人物形象,再現童話場景,了解故事的梗概。
4.親身體驗,體會童話的魅力。
童話類文本的情節性較強,內容較為豐富,孩子們也較為感興趣。但其中會有一些較難理解的詞語,若教者只是簡單灌輸給學生,顯然對于孩子的理解和記憶是不利的。如第二冊《烏鴉喝水》一課中,“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里的“漸漸”一詞,孩子較難理解這一過程,我就讓孩子在課前做好“烏鴉先生”的頭飾,找來一個瓶子和一堆小石子,在課堂上讓這些烏鴉先生將小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去。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既體會了“漸漸”這個詞的含義,同時,也加深了對故事的認識和理解。
表演使課文中抽象的內容一下子變得生動、形象起來,還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增強了他們對課文情景的真實體驗,滿足了學生表演的天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5.續編故事,展現童話的神奇。
在低段童話類文本中,有不少故事都是沒有最后結果的,需要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續編故事,當然續編沒有固定的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6.走出課本,打開童話的城堡。
教材文本僅僅只是范例,教師由此教給孩子一定的閱讀方法而已,而孩子對童話的閱讀不應隨著課堂的結束而停止,學生在課堂中學到了方法,獲得了啟示,得到了引領。作為語文老師,應及時保存孩子們閱讀童話的熱情,并延伸至課外,提供與課文相關的童話閱讀資料。
7.營造氛圍,升華童話的魅力。
童話中滲透著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的描寫,通常童話里的主人公形象都比較鮮明、獨特,作為語文老師,可以借助這一特點,在班級中不定期地開展“小小座談會”“閱讀交流會”等,讓孩子們暢談近期所閱讀的童話中的主人公形象,同時,也借機讓孩子簡單描述故事的內容,鍛煉其說話的能力。這樣的氛圍打破了原有教學中的師生關系,讓孩子們自己坐在一起談童話,更能讓孩子自覺、自愿地去閱讀,讓童話的魅力根植于每個孩子的心中。
作為一名普通的語文老師,我們所能做的不是編織美麗的童話,更多地應是將這些美麗的童話帶給學生,引領孩子走進美麗的童話世界,愛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