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文峰中學 朱晶晶
例談高中政治教學中追問時機的把握
江蘇省鹽城文峰中學 朱晶晶
追問,作為課堂提問的一種形式,它可以真正起到激發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從而使學生養成全面、深入看待問題的習慣。下面筆者主要就高中政治教學中追問時機的把握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高中政治 課堂教學 追問時機 把握
所謂追問就是教師根據學生對前面問題的回答,進行一系列有層次,有方法,追根究底式的再次提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追問作為課堂提問的一種方式,并不是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要進行追問,教師只有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把握住追問時機,追在點子上,才能為真正優化學生的政治學習服務。下面筆者主要結合自己的教學體會談談自己對追問時機把握方面的粗淺看法。
到了高中階段以后,雖然學生的思維較以前已經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學生受自身社會經驗所限,思考問題仍然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與局限性,以致于學生不能全面地、辨證地分析問題,更難深入問題的本質,有時還很容易受其他人思想的影響,對問題的看法產生偏頗,此時,教師可以通過追問的形式,追隨思維原點,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
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政治《如何對待金錢》一課時,我讓學生談談是如何看待金錢的?有學生說:“我特別不能理解的是爸爸媽媽對待金錢的方式,掙的錢不就是讓花的嗎?可是我還沒怎么花呢,他們就說這不準買,那不準買,說我亂花錢,我這樣有錯嗎?他們也太摳了!”面對學生在學習中認識上的偏頗,教師沒有批評學生,而是繼續追問到:“你說的話誠然沒錯,金錢是為人們服務的,可是你了解父母每個月的收入多少,開支多少嗎?如果每個月的支出明顯高于收入,遇到突發事情時可能會出現什么狀況,你想過嗎?”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明白了父母的金錢是來之不易的,要想改善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就應該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并且在金錢的用法上,要用之有度,用之有方,這樣教學,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當學生對金錢的看法或認識出現偏頗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行為沒有直接予以批評,而是通過巧妙地追問使學生明白了偏頗的根源,這就為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改變思維方式,從而得出對所學知識正確的認識和看法奠定了基礎,教學效果顯著。
對于高中生來說,雖然知道看問題不能光看表面現象,但是,由于受個人能力所限,還不會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地細致分析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能滿足于現成的答案,通過有效的追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追問下獲得對所學知識的深刻見解。
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歷史《權利的行使,需要監督》一課時,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權利的行使需要監督?有學生說:“如果沒有監督,這些權利的執行者就會無法無天,為所欲為了。”有學生說:“如果沒有監督,執行者一個人說了算,人民的生活就很難保證公平公正。”等等,從學生的發言來看,學生們雖然知道權利的行使需要監督這一論點是正確的,但是,對于為什么這樣,學生的認識還不夠深刻,明顯還處于認識的淺層。為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筆者又繼續追問到:“從電視媒體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政府辦公樓的豪華照片,或者一些政府采購單位蘿卜賣出了天價的現象,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對于權利的行使需要監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在學生對問題的看法認識較淺的時候,主要結合了當今社會上的一些現象進行巧妙追問,這樣教學,不僅把政治與生活有機地結合了起來,而且還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與認識更加深刻,為高效政治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
高中政治教學要求學生學會多層次,多角度地分析與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的開放思維得到有效地培養與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由于受思維狀態或者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以致于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看法處于一個比較狹隘的局面,當學生思路打不開時,當學生認識狹隘時,教師可以通過追問的形式,多給學生一些思考與啟發,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廣度得到拓展。
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政治《感受文化影響》一課時,筆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北京的胡同文化你了解嗎?北京胡同文化對老北京人的休閑方式有什么特點?學生在回答的時候,大都是圍繞著北京胡同文化給北京增加了許多旅游收入,或者是可以使更多的人對北京傳統建筑文化了解與研究等方面進行述說。這樣的認識見解雖然無可厚非,但是,畢竟還是處于一個比較狹隘的思想認識上,為了使學生能夠養成更加全面看待問題的習慣,筆者在教學時進行了這樣的追問:你知道北京胡同里人們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什么嗎?學生根據自己在媒體上見到的“棋友”“鳥友”“遛狗”等方式中感受到了北京胡同里的人們生活氣息濃,生活安逸、悠閑,滿足于現狀的文化信息。另外,教師還可以從北京的傳統建筑胡同把北京城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方正的建筑影響了人們的思想——中規中矩、循規蹈矩等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文化對人類潛移默化的影響,增強了學習效果。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在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或者認識過于狹隘的時候,進行了恰當的追問,這樣教學,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而且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從而使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加全面、客觀,深化了學習效果。
總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如能依據追問的特點,把握住追問的時機,那么,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更深刻,學生的課堂所學效果也更好!
[1]姜滇.追問策略在教學中的運用.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年23期
[2]周小芬.思想品德課的有效追問.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