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英(瀘西縣廣播電視局,云南 瀘西 652499)
?
淺析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轉型
毛 英
(瀘西縣廣播電視局,云南 瀘西 652499)
摘 要: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如何轉型引起了學界和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本文通過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所面臨的內涵變化、工作流程變化等方面挑戰的描述,結合傳統媒體的轉型現狀,從新聞編輯受眾意識的轉變、適應新的閱讀方式兩方面對新聞編輯轉型提出了一些意見和見解。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
全媒體時代,人們對新聞編輯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這個時代比拼的已經不是傳播模式而是傳播內容。也就是說,新聞內容的制作環境面臨著一場巨大的變革,這些變革包括了內涵的變化與工作流程的變化,新聞編輯作為內容制造的一部分毫無疑問的要經歷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一)內涵的變化
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讓媒介的內涵異常生動豐富起來。印刷術的出現帶來了報紙,無線電的發明帶來了廣播,圖片傳送技術的出現帶來了電視,新媒體每一個功能的產生都是在原有媒體功能上的拓展與疊加。正是新媒體功能的層層疊加,才讓新媒體的內涵越來越豐富。新聞編輯作為信息制作的核心部分,內涵自然也會發生變化,并且隨著時期的不斷推移,新聞編輯的內涵會逐漸生動、豐富。如今,新聞編輯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從事一種媒體任務,也就是按照媒體的狹義概念來界定自身的職業。新聞編輯在從事文字編輯處理工作時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如新聞編輯為了呈現一篇新聞報道,可能會涉及影視版本和網絡版本。
(二)工作流程的改變
新聞編輯工作流程的改變應該是新聞編輯面臨的最直接的挑戰,之前新聞編輯只需要做好一種媒介的編輯工作就可以了,但在這個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編輯的工作變成了更為深層次的精加工,也就是說新聞編輯要對各種終端的特點都要有所了解,除此之外不同類型媒介的受眾特點也需要有所掌握,只有在二者的基礎上才能對素材進行差異化的編輯和制作。步入全媒體時代,報紙、網絡、電視三網融合已經迫在眉睫,新聞編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需要對加工的素材內容進行識別與分類,綜合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媒介的表現形式,確定哪些文字信息應該以怎樣的形式出現在怎樣的媒介終端上,這些都是為后來精加工處理做好鋪墊,當然這些工作在以前的新聞編輯過程中是很少去做的。另外,廣播電視的新聞編輯需要掌握傳統的編輯技巧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網絡操作技能、培養廣泛閱讀網絡評論的習慣,而這些傳統的新聞編輯根本不需要考慮。所以,全媒體時代中,新聞編輯面臨的挑戰是一定的,如何轉型的問題就凸顯出來。
(一)轉變新聞編輯的受眾意識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想要獲得受眾的青睞,就必須從受眾的興趣點出發,也就是信息的制造者需要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新聞編輯拉近與受眾之間距離的方式有很多,最為通用的一種方式便是要形成一種媒體所屬的自覺性。這種自覺性的解讀就是新聞編輯要具有一定的媒體代言人的意識,需要了解廣大受眾接觸的不僅僅是新聞信息而是新聞編輯跳動的脈搏。所以,媒體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需要新聞編輯時刻將受眾的需求與媒體的定位結合起來,放在最為突出的位置。新聞編輯可以通過閱讀官方網站的網民評論或是受眾發來的電子信件、微信短消息等形式來了解受眾心中所想與實際需求。當然,新聞編輯要在了解受眾所需的基礎上能夠果斷跳出單一媒體的狹隘,對其他媒體受眾的關注點也要予以掌握,這樣通過對各種媒體受眾興趣點的掌握來制定最終的編輯方針與編輯基調,必然會符合各種傳統媒體受眾的需求,贏得他們的支持,自然媒體的知名度就會上升。我們拿報紙來說,改革開放之后報紙十分重視編輯的受眾意識,一些新聞編輯嘗試借助微博、微信、論壇等平臺與受眾進行充分互動,充分了解受眾心中所需。還有一些新聞編輯則是通過直接發放調查表的形式,對受眾的需求進行統計分析,這些行為實際都是新聞編輯為了提高受眾意識的積極行為。
(二)適應新的閱讀方式
如今,網絡、手機、電視等新媒體形式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隨著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在新聞編輯過程中的應用,媒體的傳播范圍與傳播速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最為重要的是媒體的內容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改善。全媒體時代下,多媒體技術與新聞信息呈現了相互融合的業態,這對新聞編輯的思維方式與知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他們需要結合自身的愛好和要求來不斷調整自身的閱讀方式。具體來說,不斷適應新的閱讀方式新聞編輯要從以下做起:首先,新聞編輯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迅速抓住關鍵點,這是最為基礎的一點。新媒體的注入,各種各樣的讀本形式涌現出來,新聞編輯能夠借助多種形式的讀本來掌握它們的特性,以便逐步提升對新讀本的適應程度。例如,傳統的受眾只需要借助書、雜志、報紙等媒介形式,現在則出現了手機報、電子報、電子書、電子雜志等形式,新聞編輯要掌握這些新形式的讀本在內容與編排上和紙質讀本究竟有什么不同,廣大受眾在使用這些新媒介時都有什么明顯的改變,大眾的閱讀方式有什么特點,新聞編輯對于這些的掌握對于未來新讀本的編輯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媒介融合逐步深入,要想在全媒體時代下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優勢,核心競爭力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什么才是全媒體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呢?從媒體的實踐經驗來看,答案必定是人才。不論是技術的變革還是新媒體的運行都需要人才的推動,所以在這個以信息傳播為主的行業里,編輯自然在媒體信息制作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編輯只有具備新思維與新技術才可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生存下去。
參考文獻:
[1] 蔡雯.從面向受眾到面對用戶——試論傳媒業態變化對新聞編輯的影響[J].國際新聞界,2011:6-10.
[2] 石長順,唐曉丹.全媒體語境下電視編輯的角色轉型與功能拓展[J].中國編輯,2009:53-57.
[3] 姚國勝.信息時代如何做好廣播媒體編輯工作的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2:193-194.
作者簡介:毛英(1979—),女,云南瀘西人,大學,中職編輯,研究方向:新聞編輯。
中圖分類號:G2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6)03-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