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輝(浙江省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淺析如何讓學生喜歡職業指導課
姚 輝
(浙江省衢州中等專業學校)
職業指導工作是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念,提高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幫助學生逐步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并順利就業。承擔學生職業指導功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的任務艱巨,作用不可忽視。我認為可以從如下五個方面著手,讓學生喜歡上職業指導課。
剛剛進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盡管他們對職業指導課認識不深,但他們入學時的心理,卻正是職業指導課首先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譬如,新入校中職生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一是“我們沒有升入高中而進了中職學校,還有發展成才的機會嗎?”二是“進中職學校是不是比考入高中的學生低一等,被別人看不起?”這兩個問題常常使這些新生的內心充滿困惑,情緒難以排遣,因此騷動不安,需要職業指導課盡快加以疏理。教師如果能夠用科學的理論和事實回答學生普遍關心的重大問題,結合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解答,必然能增強課程的說服力,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
當前,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加以研究解決,案例教學法為促進學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探索新路子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如,針對學校里少數學生比闊氣、比享樂、比吃穿,認為“艱苦樸素已經過時”和打電子游戲機等現象,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舉生活中的現實案例來說明游戲的危害和同學們應繼續發揚艱苦樸素的精神。這樣使學生學習的能動作用發揮出來了,內在智慧被發掘出來了,學習更切合實際了,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在職業指導課的教學中,除了書本上的案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一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例子用于教學。譬如,畢業生中的優秀典型,我們可以邀請往屆畢業生以書信的形式或者現身課堂親自講述他們的經歷,加強課堂講學的渲染力,最大限度地把學生吸引住。這些畢業生往往是和他們有共同經歷、相同感受的同齡人,而且他們之間有著共同的語言,他們的事例往往能夠使中職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業生涯設計是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的教學重點。職業生涯是從業者一生連續從事和負擔的職業、職務、職位的過程。職業生涯設計是從業者在對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為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而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設計作為中職生職業生涯成功的第一步,是樹立、形成和實現正確職業理想的關鍵。開展職業生涯設計,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接受德育的同時,提高職業素質,獲得終身受益的能力——職業生涯設計能力,實現順利就業,積極進取創業。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引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己將成為哪一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一個領域成才,將對學生職業理想的樹立和職業目標的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對個人事業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也是樹立職業理想的過程,一旦學生在心目中有了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就會依據職業理想的目標去規劃自己的學習和實踐,為獲得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而去做充分準備。
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必修課,其教學任務從根本上講就是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道德修養,早日成為“四有”人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出書本、走出校門、進入社會進行調查訪問,強化學生對在校期間加強道德修養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課程的實踐性。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讓學生接受理論學習,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和調查訪問活動至關重要。
教師必須有精通的專業知識和多學科上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程的任務和內容,要求任課教師要具備比較豐富而深厚的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哲學、法律、經濟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并且要能自如地綜合應用。我們的學生成長在信息發達的時代,他們的知識涉及多個方面,興趣也頗為廣泛。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課教師必須能夠精通相關專業知識和掌握多方面的社會資訊,并用通俗易懂的生動語言表達給學生,跟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比較容易駕馭課堂,把課堂氣氛點燃。因為學生要明理但不接受干巴巴的說教,要接受知識但只參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任課教師掌握豐富的知識,既為自己跟學生交流制造了有效條件,也有利于擴充學生知識面。
教師還要有較強的親和力,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最終能否接受老師的教育,除了要豐富課堂知識、簡化理論要點、綜合運用多種教學設施和教學方法外,關鍵在于師生之間的感情。因此,老師跟學生之間能夠建立良好的感情關系,使師生關系平等、融洽,老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學生對老師就會產生心理依存。那么,學生對這位老師的課堂自然分外投入,老師的教學效果就能更好。
李蓉.中等職業指導現狀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