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華
(博羅縣廣播電視臺,廣東 惠州 516100)
新形勢下的新聞編輯技巧探索
張曉華
(博羅縣廣播電視臺,廣東惠州516100)
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現代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各類新媒體技術也隨之出現。當前,電視廣播仍是新聞傳播的主流,在社會和經濟信息傳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為新聞編輯工作者,為確保新聞內容的準確性、客觀性,同時滿足廣大受眾需求,必須重視新聞編輯技巧的應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新形勢下電視新聞的編輯技巧,以期為媒體新聞編輯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電視;新聞編輯;技巧
傳統電視媒體在新聞傳播上具有鮮明的綜合性,新聞編輯流程較為固定。其流程主要是首先,制定新聞報道方針,明確新聞欄目類型,并擬定報道方案;其次,安排欄目播出時間,對日常新聞報道工作進行協調;再次,對采集的新聞素材、內容進行編輯、修改、整理,并確定報道組合方式;最后,對編定的新聞進行審核,再進行傳輸。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新聞報道和傳播情況開展實時監測,獲取播出后受眾的反饋信息,[1]為后續新聞編輯、報道、傳播等工作的改進提供依據。
而在新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形勢下,各種新媒體的融合趨勢加快,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及移動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論壇、微信、微博等各種自媒體應運而生,并迅速發展起來,越來越多的受眾可通過自媒體了解新聞,并發表個人看法,使得新聞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且網友的評論往往會加入電視新聞報道中。這樣不但需要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編輯已完成撰寫的稿子、圖片等,還需將網民的某些代表性觀點恰當地加入新聞報道中。這就需要編輯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傳統新聞編輯技巧,還需掌握新媒體下閱讀和編輯網友觀念的技巧。
(一)提升新聞內容吸引性
當前,電視新聞報道的方式較多,而人們對新聞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這就需要把新聞內容和受眾的實際生產生活、學習工作等緊緊聯系一塊,如此才能吸引電視新聞受眾,同時為廣大受眾提供有用的信息,引起人們的共鳴。電視新聞具有明確、簡潔的提要,有助于吸引電視受眾。[2]一方面,在編輯新聞時選用合適、得當的新聞題材;另一方面,選用和廣大群眾有著密切關聯之處為契合點擬定提要,以便受眾在最短時間內抓取電視媒體對某個具體新聞的立場及認知。
例如,某地區具有優美的人文風景,且民族文化有鮮明的特色,但地處偏遠,社會認識和關注度不高,電視媒體可和地方加強合作,在特定傳統節日時期通過撰寫文字、拍照或錄制視頻等方式將本地區的景觀、人文等傳播到網絡上,增加曝光率,在進行風土人情、景觀宣傳上開展新聞報道,吸引受眾,讓更多受眾去了解這個地區。
(二)展現新聞信息創新性
新聞是現實社會的一個真實反映,這是新聞最為基本的要求。為保證電視新聞報道更為切合廣大受眾的觀看習慣,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必須進行一定的調整,提高新聞傳播效率。而要進行合理、有效的調整,關鍵在于對新聞內容編排的創新。[3]
一是創新新聞內容。首先,要選取最為合適的一個主題,保證所選新聞題材和當地的社會經濟建設、民生建設等有良好關聯性,同時能夠讓新聞題材有一定的新穎性。其次,編輯人員還需有一定的平民意識,保證新聞內容能夠更為貼近社會民生,還應不斷拓展新聞層次和素材源,以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
二是創新新聞形式。就是在新聞報道中,適當增加互動問題和內容,就是新聞報道者和受眾電話連線,一同討論新聞熱點,或和新聞評論者連線進行互動,以強化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和感染力。
三是新聞策劃創新。在電視新聞編輯中,策劃是一項重要工作。在進行新聞策劃時,應以受眾的實際需求為基礎,保證新聞內容含量。另外,除選取重點、熱點新聞稿件外,還需編輯不同類型的稿件,如軍事、財經等方面,以增強新聞的吸引力。
(三)強化新聞信息實用性
在自媒體發展、信息爆炸的今天,要想增強電視新聞的實用性,就需要從海量信息中找尋滿足受眾探知需求的新聞。所以,要選取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新聞題材,主要涵蓋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新聞編輯人員應抓重點,提煉凈化,對新聞的有用性不應過于渲染,避免對受眾失去指導效用。此外,應保證新聞內容能全面、真實地反映廣大群眾最為關心的實際問題,貼近民生,如此才能增強新形勢下電視新聞的實用性。
(四)重視新聞傳播時效性
時效性是新聞最為主要,也是最為基本的特點和要求,如果喪失這一點,新聞就是“舊聞”。因此,在電視新聞編輯中,要特別重視新聞傳播的時效性。編輯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把新發生的事件、出現的問題最為迅速地報道出來,對于一些特別重大的事件還需進行全程、實時報道,如自然災害的發生、救災等,以便人們能及時掌握災情和救災情況,確保社會穩定。要做到新聞及時性,就需要及時采訪收集新聞素材和信息,并在第一時間編輯好稿件,同時要以簡潔、明了的新信息充分發揮出電視新聞的時效性。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有良好的協調、組織力,不但要和外界不同方面有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還需和內部不同環節有良好的協作關系。
(五)增強新聞言論感染力
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在新聞編輯中,還應重視并強化言論感染力,這有助于吸引電視受眾,使電視新聞欄目的價值得以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的“發聲”,是有助于強化新聞主題的,可通過多種方式來強化言論感染力,如編前話、本臺短評等。而這就需要新聞編輯人員要有良好的獨立工作能力,且要有一定的創新創作能力,如此才能編輯出優質的新聞稿件。
在經濟迅速發展、新媒體廣泛應用的形勢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掌握編輯技巧極為重要。基于新形勢下新聞編輯流程的變化,在新聞編輯中要重視新聞內容的創新,強化新聞吸引力,并要在新聞策劃、形式上加以創新,把握好新聞內容的實用性、時效性,做好新聞評論,如此才能促進新聞編輯工作的良好發展。
[1]陳曙.淺議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J].傳播與版權,2014(5):28.
[2]黃雄.關于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廣播新聞編輯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4(7):88.
[3]李潔.探析新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J].新聞世界,2015(06):83-84.
G213
A
1674-8883(2016)15-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