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禹
(西北民族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文藝座談會背景下的高校書法教育問題研究
鄭嘉禹
(西北民族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文藝座談會召開以來,高校書法教育事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然而現階段書法教育卻存在諸多問題,其現狀和前景堪憂。找出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商討解決問題的對策,對于普及和發展高校書法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
文藝座談會;高校;書法教育;問題;對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精神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書法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與發展關乎中國精神的弘揚。
(一)書法學習沒有連續性,高校學生的書法基礎薄弱
書法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今的教育體制嚴重制約了書法課程的普及。眾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擠過高考這個“獨木橋”,學校單純追求升學率,大部分學校的書法教育已經被取消。即使是有些學校開設了書法課程,也因為課程安排少,學生沒有興趣也沒時間去練習,最終,好多同學到畢業的時候連毛筆都拿不穩,給高校書法教育課程的開展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書法教學沒有系統性和理論性,學生盲目跟從
書法學習要有系統性,須將篆、隸、楷、行、草這五種字體融會貫通,才能游刃有余地進行創作。但是,在當今高等院校的書法教育中,并沒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理論持續性教材將這五種字體系統地進行介紹,導致學校各自為政,完全按照書法教師的想法來教學生。倘若稍有變故,便會前功盡棄,讓學生們茫然不知所措,只好跟隨下一任老師繼續茫然地學習。假使同學們能夠上手,過不了多久,本學期課程結業,老師換人,但是同學們根本沒有掌握字帖,下學期又是一種新的臨帖方式。有的同學甚至到了大學畢業,已然臨習過書法史上各大家的墨跡也未入門。
(三)高校書法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
現今,非書法專業的書法課程要么不開,要么只作為文化素質選修課來開設。一般占2個學分,除去考試等一般只有30多個課時。這樣的課程設置,首先,課程少到同學們根本無法入門,其次,開放的選課人數少,普及面太窄,再次,學生限選一次,根本無法持續深入學習。
師資力量薄弱是現今書法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文化素質選修課的老師一般依托本學校的書法專業方向的老師,而在沒有書法方向專業的學校要么不開,要么只能退而求其次找老師。途徑有二:一是學校內找專業相近會寫的老師。所謂專業相近,如漢語言文學專業、藝術專業等。這其中,不論老師是否受過專業的訓練,是否對書法的技藝和理論已經領會,只要能寫,便上講臺,理論知識照本宣科,一知半解,寫起字來用“龍飛鳳舞”“氣勢恢宏”來糊弄學生。二是找當地書協的知名書法家來擔任。這些老師雖然名氣很大,能夠出手示范,但大多數并沒有大學老師所必需的文憑、學歷和教師資格證。由于書法教師的短缺,學校不得不降低聘用標準,從而導致教師素質不高,嚴重影響了高校書法教學的質量。
(一)學校創造環境,引導學生自覺進行學習
首先,大力扶持校園社團文化。校園社團是學生拓展興趣愛好、豐富同學們業余生活的主陣地。一個好的社團文化不僅會提高學生的高雅審美素養,而且還能健全大學生的獨立人格。在提高審美素養方面,書法協會更是如此。學校應該給予場地、經費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派遣專業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并給予同學們自己發揮的自由空間,讓同學們自發的學習書法。其次,學校各級應該定期和不定期的舉辦書法大賽和藝術節,進行書法優秀作品展出,并出版和刊印作品集。讓書法走入同學們的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書法的積極性。
(二)政府主導,轉變思路,重視書法發展
首先,教育部門出臺相應的方針、政策,將書法納入到國民素質教育體系中,形成系統的教育評價體系。每年定期評價,將書法作為一種修養、一種大學生的高尚情操量化到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系中來。對書法方面表現突出的,獲得各種獎勵的,國家應該成立專門的藝術獎學金予以精神和物質方面的獎勵。其次,制定持續的教學大綱,出版一套實用的書法教科書,形成系統的書法教學體系。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教材的編寫程度和要求應該有所不同。比如自然科學方面的專業應該側重理論的層次,將文學、歷史、書法史、歷代書法通論、書法名作賞析等課程融入,先培養同學們對書法的興趣;人文社科類專業本來對這些方面就有所涉獵,應該加大在書寫技法、章法方面的訓練,讓學生不僅能夠欣賞而且還能寫出一手好字來。同時,教育部門還應當組織考核,在當地書法家協會和各種團體中選拔真正有能力的書法老師,加之以教師的上崗培訓,配之以合理的聘用制度,緩解當下書法師資緊缺的問題。
(三)網絡宣傳,學校造就氛圍促進書法發展
首先,網絡宣傳。當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主要是網絡,據研究表明,92%的大學生認為網絡已經成為生活中獲取資源的重要途徑。利用好網絡資源,如QQ、微信、微博等宣揚書法知識,介紹古代優秀書法文化,增加同學們對書法的了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從喜歡書法進而到崇拜書法。其次,學校創造氛圍。在圖書館、食堂、教學樓和宿舍樓等同學們密集的區域,懸掛名家書法。對學生進行耳濡目染,用書法藝術作品取代學校的各種低俗廣告、網絡用語和快速成功案例的宣傳,抵制社會浮躁之氣的侵襲,讓大學校園真正成為同學們靜心做學問,提高自己修養的圣地。
(四)市場轉變人才標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轉變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標準,有些職業加入對書法這一項的考核、評價要求,讓同學們感覺到學習書法有用,能夠帶來切實的利益,這樣書法發展的活力才顯現出來。例如,從國家招聘公務人員開始,對一些從事宣傳、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等文化單位的公務人員在書法方面應當有硬性要求。對于國家招聘各級教師,必須增加對書法的考核內容,對于書法好的人員應當適當給予加分和政策方面的傾斜。從而調動書法普及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形成良性循環,促進高校書法事業的發展。
G719.22
A
1674-8883(2016)15-0356-01
鄭嘉禹(1992—),男,甘肅天水人,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發展史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