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賽(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寧波 315100)
?
淺談新形勢下高校后勤工作中服務育人
王君賽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后勤部門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后勤服務,必須將后期保障與育人服務進行有機結合,強化服務育人的觀念。本文將深入地分析我國高校后勤服務的現狀,詳細地闡述高校后勤服務中的問題與缺陷,根據實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為我國高校后勤服務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高等教育后勤服務育人
高校后勤部門的核心任務是服務師生,保證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礎。高校后勤部門的產生與高等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高等教育已經經過數百年發展,高校后勤也逐步形成了服務育人的模式。上世紀80年代,清華大學后勤部門率先提出了服務育人的理念,對這一理念進行了詳細闡述,并結合實際后勤工作提出了可行的實施方案。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轉向大眾教育模式,高等教育的對象、模式、目標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校后勤工作也必須根據時代的發展而轉變。目前,我國的高校后勤服務工作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包括高校后勤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后勤服務過度市場化、后勤服務理念落后等。現有的高校后勤服務已經難以滿足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需求,本文將從服務育人的內涵出發,深入地分析我國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的概念,并根據實際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促進我國高校后勤服務的發展。[1]
1.高校后勤工作服務育人的內涵
改革開放以后,后勤的概念逐步滲透到各個領域,泛指提供物資保障的服務。服務育人的概念主要針對教育行業,在為服務對象提供物資服務的同時,以先進的理念感染、熏陶學生,服務育人的內涵已經逐漸滲透進入高校后勤服務的各個環節中。[2]
1.1后勤內涵
高校后勤服務體系可以為師生提供基礎的生活保障,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校的總人數越來越多,以我校為例,2004年我校招生人數為857人,2015年我校總共招生2178人,2004年到2015年,我校的招生人數翻一番,平均每年的增長率為12%。學生人數的增加,對后勤服務的考驗越來越大,而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的后勤服務狹義理解是高校的物資保障服務,廣義理解是高校科研教學中的行政部分。傳統的高校后勤工作僅僅是物資保障,并未將服務的理念納入后勤體系,現代化的高校后勤體系將學校的日常事務納入了管理范圍,包括全校基本建設、校園管理、醫務室日常管理、環境維護、水電維修等,高校后勤服務體系具有計劃、決策、組織、調控等多種功能,現代化的高校后勤服務體系需要將服務科研、服務教學、服務師生作為主要目標,將管理育人以及服務育人作為根本宗旨。[3]
1.2服務內涵
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務內涵是指通過高校豐富的物質與文化基礎感染學生,為學生提過優質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服務不同于課堂的正面教學,需要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熏陶學生。[4-9]
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作用主要體現在后勤服務的各個環節,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高校后勤工作的育人理念必須跟上改革的步伐,實現與高等教育中的教學育人同步化,高校后勤工作的服務育人已經成為大學生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校后勤工作人員必須重新進行自我定位,履行服務育人的職責。
1.高校后勤工作服務育人的實現方式
現實高校后勤服務育人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包括行為育人、環境育人以及體驗育人,通過高校后勤人員的自身行為教導學生,為學生創建和諧的育人環境,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真實生活,提高學生的內在修養。主要體現在行為育人、環境育人和體驗育人。
目前,我國高校后勤部門的服務育人工作仍然存在較大的問題,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二是高校后勤體系管理水平落后。
1.高校后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高校后勤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包括后勤工作人員服務育人意識不強、對服務育人理解不夠、服務育人水平較差以及服務育人重視不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善:(1)加強宣傳教育;(2)引導學生重新認識后勤工作;(3)定期培訓,提高后勤工作者的服務水平。
2.高校后勤體系管理水平落后
高校后勤體系管理水平落后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缺乏長效的內部監控機制、市場化與教育公益性調和不夠、后勤管理缺乏反饋機制。針對高校后勤服務體系的管理問題,本文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改進措施:1加強專業隊伍建設,高校后勤服務體系的構建依賴于專業的管理團隊,在現有的后勤管理團隊基礎上引進新的管理人才,改進高校管理體系;2堅持育人為主,充分權衡市場化運作與后勤服務核心目標之間的關系,保證管理體系以人為本、以育人為本;3加強內部監管體系建設,高校后勤部門必須將內部監管納入管理體制,通過合理的考評制度,提升后勤服務質量。
傳統的高校后勤服務模式存在較大的問題,已經難以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后勤服務管理模式落后,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同時,現有的高校后勤服務體系過于商業化,忽略了服務對象的特性。高校后勤工作服務育人的理念符合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需求,通過與學生的溝通滿足了學生的生活需求與精神需求,新型的高校后勤服務模式可以將市場與公益進行有機地結合,正確地處理了服務與育人的關系,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國高校后勤服務體系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韓瑜.育人視野下高校后勤隊伍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研究[D].延安大學,2014.
[2]左強.新時期高校后勤服務育人問題研究[D].南京工業大學,2013.
[3]李敏.高校后勤育人的途徑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4.
[4]田曉明.高等學校服務育人工作改進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
[5]譚皓.高校后勤隊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6]徐韶峰.隱性課程視野中的高校后勤工作[D].中南大學,2010.
[7]魏國勇.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3.
[8]胡鐵巍.高校后勤實行企業化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4.
[9]陳軍華.高校后勤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