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野
(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河南安陽 455000)
淺談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的途徑
袁 野
(安陽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河南安陽 455000)
馬克思曾說,任何一門科學都只有在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夠真正達到完善的地步。許多學科的專業課程都會應用到高等數學知識,因此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效果非常重要。但是高等教學“有方法無定法”,教師在開展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只有立足于學科發展和高數理論與應用實際,堅持以學生為本,深入研究探索,才能真正找到科學適用的教學方法,才能真正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步伐。鑒于此,本文對如何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效果進行了分析探討。
高等數學 教學效果 提高途徑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從精英型轉入大眾型,學生素質呈下降趨勢,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感到困難,從而提高高等數學教學質量、改革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方法已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1.很多學生認為學數學沒有用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接觸到了高等數學中比較簡單的極限、導數、定積分,但沒有深入學習其概念、定義,高考也只是考了一點點,學生認為自己掌握了高等數學的知識,再學了也沒有什么用,在將來實際工作中也用不到數學。[1]
2.高等數學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很多學生覺得學也學不會
現在學生不愿意動腦、動筆,碰到題目就在想答案。往往因為大學的高數題運算步驟比較多,想是想不出來的,不動筆又不畫圖,學生坐一會就有點困了,自然就認為高等數學非常難。[2]
3.高等數學的特點決定了教材本身就有難度
高等數學是變量數學,概念抽象,難以形象表述,其邏輯推理的方法和語言相對難以理解和接受。另外,高等數學相對初等數學有較大的變異性,對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有較高要求,學生只有在理解概念,掌握定理,對所學知識有整體的把握后才能進行廣泛的應用,而且還要求進行辯證思維,這樣,對于那些數學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
1.積極融入數學建模思想
數學建模,既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模式,又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開展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學會應用數學建模的意識和思考方式,來逐步解決一些復雜的現實問題。數學建模問題具有面向現實、應用性強、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因素復雜、數據龐大、結果具有彈性空間等特點,因此,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例如:在講授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極限的幾何刻畫、圖形面積計算等相關高數知識時,可以借機向學生講解和介紹數學建模、數學實驗、數學軟件等內容,鼓勵學生應用數學模型研究和解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3]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首先,增加一些提問環節和反問環節,引導學生逐步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增加讓學生在黑板上做題以及在課堂練習本上做題等環節,既能考查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也能通過加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高等數學的常規教學課程都有重點和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大部分小節的內容基本都是一些新的知識、新公式、新定理或原理,對于這部分知識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進行講解,通過黑板板書的方式詳細講解經典例題,在講解過程中滲透知識點與容易出錯的環節。接下來,在課堂上布置2-3道題目,讓學生當堂來做,以學生練習為主,將課堂上現學的知識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的方式反映出來,同時結合上黑板演算、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靈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
其次,每章的小結課,采取教師講解和學生板書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利用三分之一時間將本章知識點進行連貫與總結,講解部分較難習題,剩余時間讓學生通過自愿舉手或點名的方式上黑板對課后習題進行過程書寫,如果其他同學有不同的解題方法同樣可以書寫出來,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
最后,較為簡單的章節,指的是學生可通過自己提前預習基本能看懂的章節,每學期安排1-2次課讓學生自己當一次“小老師”,主要采取分組分內容的形式展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公共場合發言的能力,而且學生自己講解可以發現知識點欠缺或理解不透徹的部分,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重點加強與鞏固。
3.課前準備的全面化
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對所授基本內容進行預習,著重標注知識點、重點、難點,精選配套經典例題,設計整個課堂的流程與節奏,還要考慮在每個環節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進行講解,使得學生易于接受與消化。由于高等數學的有些內容枯燥而且不易理解,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背景知識或知識點的應用領域,這就要求教師在要熟練基本的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多查閱相關資料來拓寬知識面;另外不同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需在課前根據教學內容設定形式多變的教學情景。因此,教學相關知識、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情景設定等課前準備越充分,就越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4]
4.重視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從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沒掌握好的話,想辦法用最簡單的題目來說明問題。也許作業有可能做的非常好,這就要求教師對知識有很好的理解,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上課時可以提問學生做過的題目或者讓學生課前上黑板重新做。這樣一學期下來,學生對難點重點會掌握的很好,考試成績自然會很好,同時對高等數學理解的程度也會很高。學生取得了好的成績,對高等數學了解的多了,自然對高等數學學習興趣提高了。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自然會對各種數學課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從而對其本專業課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最終學生會發現大學生活是非常快樂的,學到了很多知識,學校也培養出了合格的大學生。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從課前準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激勵機制等四個方面展開論述,現代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盡量避免形成“一言堂”或“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良好地課堂互動模式,達到教與學的效用最大化,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逐步思考,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1]蘇玲玲.高中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教學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
[2]劉開軍.高等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探索與實踐[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5:174-175.
[3]張淼.提高學生的高等數學課程學習效果的教學研究與探索[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131-133.
[4]崔麗麗.提高高等數學課堂效果的有效途徑[J].學園,2014,07:75.